西南联大大师群星闪耀时

半岛都市报 2019-12-27 00:49 大字

半岛记者孟秀丽

半岛都市报记者刘宜庆的《西南联大三部曲》日前由辽宁人民出版社出版,该套书分为《绝代风流:西南联大生活录》《先生之风:西南联大群英谱》《大师之大:西南联大风云记》三本,共百万余字,分别围绕联大师生的生活状况、学术研究、救国实践的主题,从不同侧面详细讲述了20世纪中国优秀的知识分子和他们的学生,是怎样在残酷的战争中坚守学者本心的故事。

聚焦西南联大大师群像,堪称绝代风流

《绝代风流:西南联大生活录》写的是西南联大师生的衣食住行、生活史,以及战争岁月里教授们的婚恋情况,名人轶事等。刘宜庆介绍说,这本书首次出版于2009年,主要关注联大师生的日常生活趣事和吃穿住行状况,集中呈现有温度、有情怀的生活细节,由此折射出那个时代的幽微精神:在炮火的逼迫下,北大、清华、南开等校师生是怎样艰苦跋涉来到昆明?在空袭频繁的年代,他们的教学环境如何?他们如何请客吃饭?他们怎样谈恋爱?他们如何娱乐?他们有着怎样的文化生活?在物质极其贫乏的情况下,他们的一饮一啄,一言一行,爱恨情仇,都演绎成了时代的文化史。

《先生之风:西南联大群英谱》是最有书卷气的联大历史,分学院、分学系地讲述了大师们在联大时期工作和研究中的趣闻。在书中,有狂狷的刘文典、坚韧的郑天挺、温文尔雅的梅贻琦、诗人气质的闻一多、不善辞令的沈从文、幽默风趣的陈寅恪、沉迷武侠小说的金岳霖、给学生大讲自己恋爱史的吴宓,还有张伯苓、蒋梦麟、傅斯年、杨振声、钱穆、钱钟书、吴晗、赵九章、陈岱孙、曾昭抡……他们在艰难困苦的战争岁月里,利用一切条件,坚守在学术研究的道路上。刘宜庆书写联大教授们在课堂上和讲台下的风采,让人思考和感悟为何中国最穷的大学,能创造出中国教育的黄金时代。

《大师之大:西南联大风云记》首次出版于2013年,展示最富血泪和硝烟味的联大岁月。在这本书中,刘宜庆完整还原联大学生从军始末、吴晗从政、闻一多被暗杀、昆明学潮、一二一惨案。身处时代动荡中的联大教授和学生们读书不忘救国,救国不忘读书,西南联大的命运与山河破碎的国家紧紧相连。为武装国防,教授们废寝忘食忘我科研,以期能研制出原子弹;为抵御外辱,学生们前后三次掀起从军热潮,奔赴前线战场,为祖国抛洒热血;为反抗独裁,联大人用尽各种方式抗争,即便面临恐吓、暴力、抓捕、暗杀。他们用自己的一生,撑起了中国文人的脊梁。

《西南联大三部曲》整套书涉及西南联大全部5个学院的269名大师、8000名学生,其视野绝不只局限于联大8年,而是将叙事跨度延伸至整个20世纪,更全面地展现每一个个人,和整个知识分子群体的命运归宿。

江湖夜雨十年灯,把每一条史料放在心头焐热

刘宜庆笔名柳已青,半岛都市报文艺体育新闻中心常务副主任,中国作协会员,青岛市文联首届签约作家,青岛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关注晚清民国知识分子群体,致力于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生活史和心灵史研究;著有《红尘往事:民国时期文人婚恋传奇》《浪淘尽:百年中国的名师高徒》《百年风雅》等作品。

《西南联大三部曲》是刘宜庆历时十年之久精心打磨的一套著述,以百万字的篇幅,聚焦西南联大知识分子,全景式还原中国教育的黄金时代。刘宜庆介绍说,其实早在2009年出版《绝代风流》的时候,他就规划要出一个“三部曲”,这十年间,每有新的线索、史料他都要仔细甄辨、去伪存真、及时增补,最终经他亲自修订与增删,出版今日的“三部曲”。

写历史人物传记,笔下要有史书做底子,把握历史的规律。想要更贴近史实,多读不同的历史著作实为必要。在写作时,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而对民国历史的审视,是不同于教科书式的书写,“要用大历史观来关照近现代历史的部分”。据刘宜庆介绍,作为媒体人,怀揣“打捞历史”的责任感,他将每条史料都在心头“焐热了”让其有了“正常的人性的温度”才动笔。

三本书之外是十年的时光,刘宜庆颇多感慨。在这十年间,他博览历史书籍、细究史料,把西南联大相关学者的日记、书信全收集起来,利用工作闲暇读日记、书信、年谱、传记,边读边记笔记,长期积累素材,进行西南联大的书写。同时,刘宜庆重访各地学者、联大校友、大师后人,向北大教授张友仁、西南联大荣誉校友易社强、闻一多之子闻立雕、萧涤非之子萧光乾、冯至之女冯姚平等历史亲历者求证,增补了16万字全新内容、500余张独家照片,最终成就这套“有人情味的联大著作”。

谈及书中没有写到的人物,刘宜庆称:“十年写书,不断增补,但仍有遗憾,有疏漏。”刘宜庆遗憾书中未提及的人是郭永怀。郭永怀是荣成人,两弹元勋之一。郭永怀李佩夫妇都是西南联大的学子,后在美国留学时相恋,其爱情故事本是段佳话,但郭在飞机失事中遇难,留下孤单的李佩,教书育人度余生。郭永怀遇难时和同事紧紧抱在一起,夹护着将要为周总理汇报用的重要资料,周总理得知此事后不禁落泪,痛惜国宝级的科学家郭永怀的离去。

听刘宜庆讲述学林故事,鲜为人知的战时事件、文人大师的爱恨情仇,每一条史料都饶有趣味,并对战时生活还原,充满人性的温度。刘宜庆说:“十年过去,因为这套书的相伴,也见证了身边的人、事、环境之变迁。在成书之际写后记时,我的内心有难以言说的激动。平时写作不敢有过多激动的情绪,因为写历史要求我们不能渗透过多的感情,要保证史料的准确无误,但其实我的笔下是暗藏感情的。”

新闻推荐

春运火车票今开抢

2019年进入尾声,一年一度的春运即将拉开大幕。今天起,2020年春运首日火车票将正式开抢。根据春节假期安排,2020年春节放假时...

荣成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荣成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