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獐子岛”前路危局
“跑路扇贝” 新华社发
以扇贝著称的獐子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獐子岛”,股票代码002069)的危机真的来了——虾夷扇贝再次大面积死亡导致巨额损失,而且在未来一年主营产品虾夷扇贝将面临几乎“颗粒无收”的局面,其营业收入必将受到影响。
面对内忧外患的局面,獐子岛将何去何从,成为摆在獐子岛管理层面前无法避免的事实。
1信任危机爆发
11月11日晚间,獐子岛公告称,公司于11月7日开始启动了秋季底播虾夷扇贝存量抽测活动,发现底播扇贝在近期出现大死亡,其中部分海域死亡贝壳比例占80%以上,公司初步判断已构成重大底播虾夷扇贝存货减值风险。
伴随着虾夷扇贝(主营产品)三次突如其来的大面积死亡,其股价也从2014年獐子岛首次因扇贝“死亡”(冷水团)停牌前的15.46元/股,到截至11月13日收盘,其股价创下历史新低,仅为2.54元/股,下跌83.57%。总市值18.06亿元,不到最高时200亿元的10%。
消息一出,投资者一片哗然,纷纷质疑獐子岛是不是又在撒谎?5年扇贝3次突发大范围死亡事件,投资机构公开表示早已将獐子岛列为禁投对象。再加之2019年6月份,证监会认定獐子岛在近几年内盘点虾夷扇贝和采捕虾夷扇贝结转方面涉嫌虚假记载。
“确实是不明原因的突发大面积死亡,但是投资者等外界已经不相信我们所说的了。”獐子岛一名不愿具名的内部人士直言,“无论事实怎样,总是觉得你在造假。”
的确如獐子岛员工所言,自獐子岛发布扇贝再次大面积死亡的公告后,媒体和投资者纷纷调侃和质疑扇贝死亡。
不仅是媒体和投资者,包括监管部门中小板监管部在獐子岛发公告当天就火速发函问询:10月底还正常,仅在几天后便出现大面积死亡,是否存在隐瞒减值迹象的情况。
獐子岛给出的答复是:没有。但外界似乎并不买账,仍然是各种调侃和质疑。而这种不信任也是有原因的。
2014年10月,獐子岛的扇贝“跑路”震惊整个A股市场。当时,獐子岛公告称,因北黄海遭到几十年一遇的异常“冷水团”,公司2011年和部分2012年播撒的100多万亩即将进入收获期的虾夷扇贝绝收。受此影响,獐子岛2014年巨亏11.89亿元。
但事后媒体的报道纷纷指向“冷水团”是“人祸”而非“天灾”。獐子岛群众和獐子岛公司内部员工纷纷向媒体反映,獐子岛存在播苗造假、提前采捕、公司管理不善等问题,正是这些人为因素导致虾夷扇贝产量降低,而并非“冷水团”。
但最终,该事件在人们的一片质疑声中等来的结论是:獐子岛虾夷扇贝死亡确系“冷水团”所致。但獐子岛群众和公司员工仍坚称,“冷水团”是捏造的,并在2016年初出现2000位獐子岛居民实名举报“冷水团”事件系“弥天大谎”。
这是引发外界对獐子岛信任危机的开端。
2018年1月,獐子岛发布公告称,公司发现部分海域的底播虾夷扇贝存货异常,亏损6.29亿元。经过调查,公司解释称扇贝死亡的原因是“饿死的”。对于这种说法,外界却并不买账,于是信任危机再次加重。
直到这次又发布扇贝死亡信息,信任危机上升到新高度。外界各种调侃纷纷出现,比如“骗我可以,注意次数”“扇贝又死了,每年一次的表演开始了”“今年我不跑了,我死给你看”等等。
2内部矛盾
獐子岛集团坐落于黄海深处一名为獐子岛的岛屿上,獐子岛镇政府亦坐落于此岛。獐子岛镇由獐子岛、大耗岛、小耗岛、褡裢村四个岛屿组成。人民公社成立后,渔民以“大寨”为榜样,过上了集体生活。通过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公社居民任劳任怨、多积累少分配,一点一点积攒,截至上世纪70年代,这家公社创造出了单船捕捞和总捕捞量的全国纪录,獐子岛被称为“海上大寨”。
獐子岛集团每天都会从海中打捞出价值百万元以上的虾夷扇贝、海参、海螺、鲍鱼等海珍品。獐子岛位于黄海深处、北纬39度,海水交换能力和自净能力强,是世界公认的最适宜海洋生物生长的地区。当地百姓因此自豪地称这片辽阔的海域为“海底银行”。
“如今的獐子岛股份有限公司就是在‘海上大寨’家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獐子岛集团董事长吴厚刚曾表示。
《经济日报》曾在2010年报道时称,獐子岛集团是獐子岛集体旗下的上市公司。而如今所谓的集体企业只是句空话。百姓已经多年未从獐子岛集团拿到过一分钱分红和补贴。
吴厚刚就任董事长后,其兄吴厚敬、其弟吴厚记等亲戚也进入集团公司,并在后来身居要职,分别任山东荣成分公司负责人和物资采购部门(包括扇贝苗采购)负责人。
2006年9月28日,獐子岛渔业在深交所上市。拟公开发行不超过3000万股,第一大股东长海县獐子岛投资发展中心(集体所有制企业,代岛上居民持股)发行前持5390.48万股,占比63.57%;发行后持5390.48万股,占比46.96%,总资产8.75亿元,净资产2.96亿元。
上市第一天,獐子岛股票以60.89元的开盘价成为国内1341家上市公司中的第二高价股票。由于资本市场的放大作用,獐子岛股票市值从8400多万元陡然提高到70亿元。
伴随着股价的上涨,獐子岛集团市值也不断攀升,曾一度达到200亿元。这不仅让吴厚刚进入亿万富豪的行列,作为獐子岛集团股东的獐子岛渔民身价也都过了50万,家家户户资产超过百万元。
然而,上万名獐子岛的居民却没有与獐子岛集团一起突飞猛进。
公开资料显示,截至“冷水团”爆发前一年的2013年底,獐子岛集团上市已有7年,自2006年至2013年盈利总额将近18亿元。不过,獐子岛大股东集体企业的多名成员称这7年时间中,他们只分得过7000多元的红利。而分红的依据、规则,集体企业的利润最终用途,他们并不清楚。
3利益纠葛天平
多名獐子岛居民告诉记者,受“冷水团”事件的影响,2014年獐子岛亏损11.89亿元。也就是从这一年之后,2018年又出现扇贝饿死而导致巨亏,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便再未从集体企业、獐子岛大股东长海县獐子岛投资发展中心获得过分红,至今已经4年。
不过,獐子岛居民每年可以从集体企业获得2000、3000、4000元不等的临时生活补贴,具体标准为:60周岁以下的每人每年2000元;60~70岁每人每年3000元;70岁以上的每人每年4000元。2014年的“冷水团”事件使公司亏损严重,当年的生活补贴减半发放。
獐子岛的居民只有海域使用权没有可以利用的土地,当他们把海域使用权和之前的集体企业作为股份出资后,便失去了最基础的自然资源生产资料——海域使用权。如今他们多年得不到分红,只能拿到微薄的补贴。这便是利益纠葛的关键所在。
獐子岛居民所占的股比从上市时的63.57%下降到如今的30.76%。对于这个变动,居民也表示不理解。
再加之今年7月,证监会初步认定,獐子岛及吴厚刚等相关当事人构成信息披露违法,公司涉嫌财务造假、虚假记载,吴厚刚等相关人员将面临证券市场禁入的处罚。其中原董秘孙福君因市场禁入等原因已于日前离职,其他高管对证监会的禁入处罚进行申辩目前还未有结果。
不久前,獐子岛对高管进行了调整。背景则是其债务压力,截至2019年6月30日,其资产负债率已经高达88.09%。
4何去何从
在面临内忧外患的关键时刻,獐子岛将何去何从,如何渡过难关?
2018年在扇贝“挨饿”后,对于接下来的持续盈利能力,獐子岛方面曾称,在主营产品虾夷扇贝养殖上作出重大战略调整,放弃前些年通过大面积养殖增收的路子(事实上这个效果并不明显,反而是降低了效率),改为小面积精“耕”细作,提高单产。同时通过建立大面积的隔离区以抵御部分灾害的入侵。
獐子岛集团称将压缩虾夷扇贝种植面积至约60万亩。按3年轮收轮播方式,推动该60万亩精选区域恢复至2006年公司上市前后的传统稳定高产模式。同时,海参、海螺均为公司贡献毛利率超过60%,设立海螺资源养护区100万亩将有助于海螺资源的可持续增长。
另外,通过把握时令特点、优选销售渠道,实现海洋牧场珍品(扇贝、海螺、海参、鲍鱼等)的终端化、高值化、品牌化经营,提升鲜活海珍品的盈利水平;扩大加工食品业务规模,坚持推进由食材企业向食品企业升级等措施来实现弥补虾夷扇贝存货核销与减值带来的收入、利润缺口。
财报显示,截至2019年第三季度,獐子岛的营收结构并没有大的改变,虾夷扇贝仍是第一大主力产品。
2018年年报显示,海螺、鲍鱼和海参等海珍品虽有所增长,但因所占比重较小,一时难以弥补扇贝死亡所造成的损失。除海珍品外的其他业务,营收在降低。
据《中国经营报》
新闻推荐
好习惯成就好人生,为了培养学生更好的自我管理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荣成市第二实验小学进行了一次“桌洞整理”行动,...
荣成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荣成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