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打造样板片区,实施产业助推计划,推广服务体系建设,解决“三农”领域突出问题 “三字诀”撬动乡村振兴“拦路石”
村一级产业难以形成规模,资源禀赋难以取长补短;农村缺人缺钱缺政策,使得好项目难以落地;社会化服务缺失,使“农民老龄化、农村空心化、农业兼业化、农地撂荒化”有加剧趋势……
面对这些乡村振兴路上的“拦路石”,威海以创新意识念好“三字诀”:“领”字诀,打破行政村区划束缚,集中十个左右村庄打造样板片区,握指成拳、优势互补,引领全市乡村振兴;“推”字诀,实施产业助推计划,本着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为农村提供政策、人才、资金等多全方位支持;“服”字诀,在镇级打造农业社会化服务中心,村级成立土地股份合作社,系统解决“地往哪转、人往哪走、钱从哪来”的问题。
□本报记者彭 辉
本报通讯员殷进领
握指成拳,样板片区领跑
荣成市荫子镇是一个山区农业镇,与环翠区、文登区相邻,交通便利,地理环境较好,水源丰富。目前,这里正在打造威海乡村振兴十大样板片区之一的“荣成市荫子美丽田园样板片区”。片区涵盖前荫子夼、北流水、头甲等10个村,涉及耕地1.5万余亩,引进了山东省土地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从村落改造、产业调整、环境美化、文化复兴等四方面同步推进,直接受益群众达到4000多人。
“打造样板片区,我们10个村握指成拳,土地连片开发,水源共建共用,规划一体实施。也只有这么大的体量和规模,才能引来实力雄厚的合作伙伴,如果还是拘泥于各村单打独斗,这个项目就不可能实施起来。”荫子镇党委书记原涛说。
记者了解到,威海在全省率先制定出台了市级层面的乡村振兴战略规划,以建设精致化城乡统筹示范区为引领,分类探索滨海型、山区型、城郊型乡村振兴实现路径,力争把样板片区打造成为乡村振兴的“试验田”“先行军”。按照“四区共建”(高效生态农业园区、就业聚集区、农村新型社区、乡村旅游区)理念,威海制定了《乡村振兴样板片区建设规范(试行)》,要求充分挖掘样板片区内可利用的资源底数,清晰具体招商项目,建立优质高效的主导产业,带动样板片区内农民长期稳定增收。
为了让各个片区达到“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效果,威海聘请了7个乡村规划师团队共29名专业人士,为每个样板片区配备一个团队。每个乡村规划师团队每月至少2次到片区实地调研,查找样板片区规划和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对美丽乡村规划落实情况进行蹲点指导,对村庄规划建设、布局安排等提出切实可行、兼顾经济实用与美学要求的意见与建议。乡村规划师团队接受市委农办管理考核。
目前,威海市又规划县级样板片区37个、镇级田园综合体33个,形成市、县、镇三级片区(田园综合体)齐头并进的局面,覆盖了所有涉农镇街和28.2%的行政村。
补足短板,助推产业动能
8月12日,威海市召开乡村振兴“双招双引”对接大会,国内著名专家、商会、知名企业代表等共计200多人参会,各区市、开发区进行了重点产业项目推介,现场共签约项目17个,总投资166亿元。这是威海市首次举办全市性的农业产业项目对接活动。
产业发展组织化程度低、三农人才匮乏、融资渠道窄,是当前制约农村产业发展的短板。威海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张辉介绍,针对这些短板,威海推出了“产业助推计划”,把工作重心放在为产业发展提供动能培植、科技支撑、政策支持、机制创新上来。
协会助推特色产业发展、商会助推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发展,是威海提升农业产业发展组织化程度、小农户对接大市场的创新之策。今年4月份,威海市农业农村局在充分调研摸底的前提下,明晰了全市20个具有代表性的特色优势产业,确定了协会带基地、协会创品牌、协会领发展的产业振兴路子,目前20个优势产业已组建协会15个,年底实现全覆盖。筛选了外地驻威商会企业200家,与200个重点农业产业基地实现结对,通过注资入股、服务营销、技术咨询、管理推介等形式,让商会成为产业基地的“源头活水”。
针对科技支撑弱、招才难等问题,威海出台《威海市乡村振兴人才激励政策十二条》。8月12日,威海市政府与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签订了战略框架合作协议,双方将共建威海市乡村振兴专家咨询委员会,开展百名专家联基地活动,创建创新研发平台,共建优势特色产业体系创新团队,共同开展科技创新项目联合攻关,构建起院地企联动、政产学研金服用协同的农业创新体系。
在拓展农业产业项目的“钱途”方面,争取今年以来威海农业招商项目已签约落地123个,总投资额达272亿元;在谈项目47个,意向投资51亿元。经多方争取,威海有14个项目入选全省乡村振兴重大项目库,签约落地6个,累计发放贷款9.6亿元。推进鲁担惠农贷,全市已有2000多家企业适度规模经营主体纳入信息库,累计发放贷款8700余万元。
整合资源,服务激发活力
威海市文登区高村镇沙柳村村民孙德智,自打把自家的几亩地流转出去,和老伴加入了村劳务合作社,成为挣工资的“职业农民”。“流转土地地租收入一年1850元,俺两口子在村里引进的农业项目上打工,一年收入好几万。一样是种地,收入能顶以前的10倍。”孙德智对当前的生活很满意。
把“孙德智们”从土地中解放出来的,是高村镇成立的全国首个镇级农业社会化服务中心。服务中心设立农业类“一站式”政府服务窗口、培育引进农业社会化服务公司,主要有土地规模化经营、庄稼医院、农安监管等10项基本服务功能。还建设土地信息服务平台、农机信息服务平台,建立劳动力信息服务平台和各村劳动力信息电子化档案,让农民务工和经营主体用工双向高效对接。
高村镇试点成功后,按照服务半径3公里、辐射面积3万-5万亩的标准,威海已建设48个镇级社会化服务中心,实现全市所有涉农镇全覆盖。统筹涉农资金,市县财政按照每个集体经济薄弱村不低于30万元标准,专项用于扶持农业社会化服务工作。
镇级社会化服务中心提供土地托管服务,推动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菜单式”生产服务,由专业服务公司对耕地、播种、收获等每个环节明码标价,统筹开展订单种植、产销对接、质量追溯、品质评定等服务40余项,平均每亩土地能够节约生产经营成本100元,农作物产量提高10%以上,每亩土地增收150元左右。
通过龙头企业+社会化服务中心+农户模式,威海解决农民就地就业13.2万人次,带动农民增收15%以上。依托社会化服务中心,威海培训带动新型职业农民4000多人、家庭农场852家、农业合作经济组织1886个、专业大户628户。农业社会化服务中心催生了农机、土地、劳务等合作经济组织,目前威海90%以上农户都以不同形式进入合作经济组织。
新闻推荐
28日上午,在滕家岗南北路上,来往的车辆拥堵,一名行动不便的残疾老人正拄着拐杖,速度很慢,等待过马路,正在老人犹犹豫豫地...
荣成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荣成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