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奖全接触2 梁晓声:我给自己的定位是拾遗补缺者

华商报 2019-08-29 03:23 大字

>>作者简介

梁晓声,作家、学者。1949年生于哈尔滨市,原名梁绍生,祖籍山东荣成。北京语言大学人文学院教授、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著有《今夜有暴风雪》《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雪城》《返城年代》《年轮》《知青》等作品数十部。多部作品被译介到海外。

梁晓声,在不少人心目中是拥有男神地位的作家。

凭百万字巨著《人世间》摘得第十届茅盾文学奖的他今年70岁了。这部作品从构思到完稿,用了八年时间。

一座北方省会城市,五口人的周氏普通家庭,十多位平民子弟的人生,在3600多页的稿纸上跌宕起伏。115万字,上、中、下三卷本,全手写。《人世间》的责编李钊平曾透露,第一卷,纸上的字认认真真一丝不苟,放到格子里稳稳当当。第二卷时,字慢慢胀开了。到了第三卷,字里行间已经开始拳打脚踢了。梁晓声说,《人世间》是自己文学生涯所有长篇作品中写得最累的一部。

在获茅奖之后,梁晓声接受了华商报的独家专访,他讲述幼年的阅读,对儿童文学的关爱,对年轻人的理解,让我们见识到了一个全面而立体的梁晓声。

谈阅读:最初的阅读底色 会有些不同

身为作家,梁晓声对文字的魅力一直很敏感,也提倡多读书。他说,听音乐、看电影都是放松,读闲书也是。

我的阅读历程是这样的,学龄前到二年级的时候,住的院子里邻居多,别人家女孩多,我们家男孩多,父亲不在家,母亲不愿意男孩在院子里惹祸,担心他们出去玩会让人家觉得厌烦,所以基本上把我们圈养,她在家里一边儿干活,一边给我们讲故事,那是一个听故事的年龄。

我基本上没有看童书的经历,首先当年童书很少,即使有,家里也不会有闲钱给孩子买,那时候两三毛钱都可以买好多菜。也知道有儿童文学,还有针对中学生的中国少年,但是很少接触。

我自己的阅读分为几个部分,一部分是小学三四年级时开始接触小人书。当时我哥哥大我六岁,父亲不在家,母亲又出去工作,我有两个弟弟,一个妹妹。我一上学的话,那么小的弟弟妹妹在家里了,所以我在小学的时候是经常逃学的,我是一个逃学生。

因为你去上学的时候,突然看到弟弟妹妹那么小,瞪着大眼睛看着你,如果把他们留在家里,一切的不忍和不安全都会牵挂着(我)自己,想一想就不去了。

哥哥就会往家里借一些小人书,那些小人书基本上是成人故事书改编的,有民间故事,有印象的比如画中人,还有牛郎织女、天仙配。实际上这些母亲也讲过。到小学四年级的时候,我就开始看成人书籍了,看儿童书的阶段非常短,因为我哥哥开始看成人书籍,家里就有这类书。

不知道你们是否见过小人书铺,当年在哈尔滨市有很多,非常的幸运,在我家的街区,是一个接近城市边缘的区域,附近的几条街道上有四五处小人书铺,是临街原有的房子墙边“接”出来的违章建筑,每个小人书铺至少有200本小人书,就是我们现在看的连环画。他们会把书皮撕下来,串起来,挂在窗玻璃上,然后编上号。我们要学会一种能力,通过书皮儿看到一些信息,比如说是中国或外国?是哪种类型的故事?然后一分钱可以看一本。四大名著我都是先看的连环画。还看了大量的外国小人书,西方启蒙时期的那些名作《悲惨世界》《巴黎圣母院》《基督山伯爵》《茶花女》等等,基本上中国当时翻译过来的西方启蒙时期的作品,从美国、德国、法国、英国,甚至包括奥地利或者比利时的全都有。因此,使得和我这一代作家中在乡土背景下成长起来的作家,最初的阅读底色,会有些不同。

后来有一段时间,邻居家里有一位叔叔是收废品的,会收回家里很多书,我翻出来过两个版本的法国革命史。另外呢,我们学校29中学也有教师图书馆,我当时住在学校里带新生。因此看了一系列的希腊悲剧选集,罗马神话故事,甚至当年我读到过后来拍成电影的《大白鲨》。

我觉得如果说一个人的心灵成熟史和精神成长史,和阅读史有关的话,虽然时间前后加起来从小学三四年级到中学之后,应该是七八年的时间吧,但是已经有阅读史,这个对我影响比较大。

谈感悟:原来世界上还有这样一些人

这么认真地讨论文学是什么?

梁晓声说,人和好书之间一定有缘分,一个多读书的人,只要他读书读到三年以上,眼睛扫过书架时就会把对他最有价值的那本书找过来。

下乡之前,我实际上一边看成人书籍,一边看连环画,因为有些成人书籍不如小人书铺的连环画那么丰富,我甚至在小人书铺里还读过一些理论书籍,比如《拜伦传》《海涅传》,还有高尔基的《论文学》,以及一些文学理论。

我现在还记得别林斯基的一句话,大意是:如果创作思想影响一个作家笔下的人物塑造的话,还是要以人物塑造为第一任务,因为这个人物一旦形成,他就有了自己的命运,作家不应该以自己的创作思想,去左右笔下人物的命运。后来我领悟到他讲的就是不要主题先行嘛。

还记得看过屠格涅夫和托尔斯泰在交谈的时候说:现在一些年轻人,开始教导我们怎样写小说了,因为他们两位都是大作家,别林斯基是年轻的理论家。

早期看这些内容觉得有意思,也没有想过当作家。就是觉得眼前打开了另一个世界,原来世界上还有这样一些人,这么认真地讨论文学是什么、作家应该怎样写作这回事,既有技术性问题、经验性问题,也有文学理念和思想的问题。

谈文学:我给自己的定位是拾遗补缺者

而不是一个批评家

网上会有一个讨论,下一批茅奖的得主是什么样的人呢,年轻一辈能接这个班的能力吗?

根本不要谈接班这件事。文学这件事往大了说是文化,具体来说是文学,甚至包括文学的衍生品、电影、戏剧等等,都有自身调节的内在功能,也有自己的步伐,它的方向也是随着时代的演进而不断变化的,这个变化是世界性的。当然在中国也是比较明显的。

差别在哪儿呢?我不能说我这一代人,我只说我自己,我写作一定要找到目的性,或者说写作的意义一定要和时代本身结合起来,就是作品对时代的意义,这一点在少年时就印在了头脑中,又经历过新时期文学十年的实践,所以至少在我这里,一定要找到它的意义何在,这个意义何在,指的就是社会性意义。

可能年轻人会觉得出版了、发行了、印数很多,大家喜欢看,这不就是意义吗?这可能和我们也有些差别,但不要觉得大惊小怪,也不要担忧。至少我的想法是与其你去做出指导年轻人写作的这种导师的姿态,还莫如你自己觉得现实社会中缺哪一部分,你就自己实践好,所以我给自己的定位是拾遗补缺者,而不是一个批评家。看到缺这样的题材、缺这样的意义、缺这样的价值阐述,你写了岂不是比你说很多更起作用吗?

谈读者:作家是为有阅读习惯的人服务的

20世纪80年代初,梁晓声发表《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今夜有暴风雪》,成为中国知青文学的代表作家。从上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梁晓声转向为平民代言,关注回城知青、下岗工人、进城农民、莘莘学子等,这些平民身影,出现在他的《返城年代》《年轮》《知青》等虚构作品和《中国社会阶层分析》《郁闷的中国人》等作品中。

我一直觉得出了书,总是很用力地去自我推销,或者还有一些营销的策略,这是很奇怪的事。对自己的书我觉得我写了,我出了,在创作上的自我完成了。有多少人看这跟我无关,我为什么要去说服别人看我的书呢?你写是你的自由,而别人也有看或者不看的自由。

我觉得作家是为有阅读习惯的人服务的,我知道有阅读习惯的人很少,同样,有阅读习惯的人又分为看这种书的,看那种书的,那我作品的受众,一定是更小的,可能每一万个人里边有一两个,虽然很少,但是他们存在。我就是为他们服务的人。

谈孩子:一个中学生的话让我印象深刻:所有的人都有心脏 但不是所有的人都有心灵

梁晓声今年首次推出儿童文学作品《梁晓声童话》。包括《白鸭阿呷》《“小飞蛾”漫游记》《奇异的松鼠》《咪尼与凯迪》《两个孩子》五册图书,通过五个引人入胜的童话故事,强调儿童的品格教育,引导少年儿童养成勇敢、善良、谦让、友爱等美好品质。

一是向连环画致敬,向童话致敬,因为我小的时候没有读童书的阶段,所以这可能是一个情结。另外,写完《人世间》这种长篇之后,自己也想稍微休整一下身心,然后又可以给孩子写几个我认为有意思的故事。

我前面说过,我是在读了那样一些书的情况下开始接触文学的。因此我就会把文学放在整个文化的大层面来看,觉得作为一种文化的载体,文化的这个生态缺少什么,我自己用实践来补上它。

我为什么写童书呢?这些童书所讲的故事都是跟心灵成长有关的,善、友爱、互相帮助、生活的坚韧性。

我们现在的家长,对于童书的理解大致是:我要为孩子买书,我的孩子要看书,什么样的书能使我的孩子变得聪明?大家把读书尤其是童书和智力的增长之间直接联系起来,实际上往深了说,在这个浮躁的大时代,就是要我的孩子在智力上可千万别落伍,再进一步说就是我的孩子,怎么样能够在智力上出人头地,成为优胜者,大家更担心的是智力。

我做过中学生作文比赛的评委,有一个女孩子在作文开篇两句话给我印象很深刻,她说:所有的人都有心脏,但不是所有的人都有心灵。这是中学女生说的。心脏是健康的问题,心灵也有一个健康的问题。

某些国外的家长们更担心的是孩子的心灵健康问题。因为他们有一种经验是:如果一个孩子从小的心灵成长缺少阳光性的价值观,那无论他有什么样的能力,哪怕他聪明绝顶,他总是会跌跟头的。但是我们的家长是不信这个的,我也没有必要去专门写篇文章谈这个,我就写一组这样的童话好了。

谈年轻一代:我逐渐看到年轻人的不容易和他们的优点

梁晓声对年轻人非常有包容心,他觉得像八零后、九零后和零零后,他们实际上承受着社会各层面的多重压力,这种状态,就承受力而言,是强过他们这一代的。

最初的时候,我也有文章写过大学为什么变得像幼稚园,在大学看的那些书低于一定的阅读层面,但这些话语是作为大学中文老师,在中文课堂上面对中文学子来说的,当你面对整个80后一代,我也逐渐看到年轻人的不容易和他们的优点。

在今天,无论是新闻记者,还是其他行业,都是八零后在做工作,有时候做得也不差,比如一些好看的电影,如《哪吒》《我不是药神》,还有我的《人世间》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广播,是八零后制作的,也是他们先发现它,一定要做它,所以我个人认为我跟他们之间反而没有特别深的鸿沟。

你再看中国现在的科技和建筑工业,桥梁公路、城市建设等等特别发达,很多都是八零后在担任工程师。你也会看到各行各业都有他们中间的优秀分子的身影和事迹,比如说快递小哥,送纯净水的这些孩子们,你从他们身上都看到了那种人生的坚韧,和我们当年是一样的。

另一方面,你看现在的八零后谁不加班?每天加班十二三个小时,这对我们当年还不是常态。还有一点,就是他们今天所面对的各种各样的欲望的诱惑甚至说是刺激,比我们那个年代经历的要多,但他们还是要把自己的人生进行下去。

谈计划:我觉得我必须学电脑了

梁晓声一直习惯于手写稿,但谈到之后的计划,手写稿的痛苦他必须面对了。

我现在身体不好,写作是件非常苦的事情,因为我只能用铅笔在A4纸上写,写出的字都像指甲盖那么大,这样来写小散文还行,写长篇的作品的话太难了。我觉得我必须学电脑了。华商报记者 刘慧 王宝红

>>编辑推荐

《人世间》(三卷本)是著名作家梁晓声饱含深情的总结性作品,展现了作家丰厚的生活积累和健旺的创作活力,标志着梁晓声新现实主义小说创作的新高度。

《人世间》以北方某省会城市一个平民区——共乐区为背景,刻画了从这里走出的十几位平民子弟跌宕起伏的人生,展示波澜壮阔的中国社会巨变。

这是一部关于苦难、奋斗、担当、正直和友谊的小说,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至改革开放后的今天,他们中有人通过读书改变命运成为社会精英,梦想的力量荡气回肠。更多的则像父辈那样努力打拼辛劳谋生。

小说中人物的性格命运各有不同,善良正直、自尊自强、勤劳坚韧、尚礼乐群等人性中的幽微之光。

平民视角、悲悯情怀、激烈的戏剧冲突、纵横交错的复式结构,通过一个个可亲可感的人物全景,展示中国社会的发展进程,都让小说具有某种“史诗”品格。

新闻推荐

威海农副特产青岛大集来了

“特产”又到家门口

荣成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荣成市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