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东美食老字号 盛家火烧万里香
【威海记忆档案】
类别 老滋味
名称 盛家火烧
特点 又脆又香,便于携带
盛家火烧民俗展示馆里的火烧在荣成市石岛管理区斥山街道盛家村中央,有一处气势不凡的四合院,大门处有这样一副对联:胶东美食老字号,盛家火烧万里香,横批:麦味飘香。大门两侧的白墙上则写有“盛家火烧——威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盛家火烧最盛家”等,以及盛家村先人们加工火烧的画面。这处四合院便是盛家火烧的制作工场。
盛家火烧是盛家村一门传统手工技艺,迄今已传承600多年。盛家火烧为手工完成,保持传统制作工艺,传承着荣成沿海的民俗饮食文化和风土民情,是荣成特色面食中的亮点。
盛家火烧出锅了自元末明初传承至今
盛家火烧的历史最远可追溯到元末明初时期。据盛家火烧第七代传承人盛元淑介绍,当时盛家始祖盛伯全带领三个儿子,从河南汝南老家来到石岛,最终选择如今的盛家村定居,同时将火烧制作手艺带到村里,此后世代相传,发展成为荣成市乃至胶东地区的美食老字号。
由于盛家火烧非常好吃,明代中期以后,全村家家户户都会制作,相传盛家火烧发展到高峰期时,全村每天可制作火烧五六十担,耗费白面600多公斤。上世纪五十年代前,石岛和斥山街头就有30多家盛家火烧销售摊点。
制作盛家火烧上世纪30年代,盛家村村民盛德本到朝鲜谋生,在朝开设了“三把火火烧店”,华侨和朝鲜人都非常喜欢,经常顾客盈门。
抗日和解放战争年代,盛家人积极支援前线,经常为八路军、民兵、支前民工等烙制火烧。火烧因口感香甜、半月不坏、易于储存、便于携带、富有营养、耐饥强身等特点,成为前线大受欢迎的“拥军干粮”。
2006年,盛家火烧被评为“荣成市首批优秀旅游食品”,2008年又入选“威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麦秸烧火是一大特色独特的“三把火”制作技艺
盛元淑说,盛家火烧主要分三种口味,分别是无糖火烧、含糖火烧和加馅料火烧。无糖火烧不加任何辅助材料,原香原味,适合血糖高的中老年人食用;含糖火烧在面粉中加入适量的鸡蛋、白糖揉和烘烤而成,出锅时香气四溢、酥软适中;加馅料火烧在火烧面皮中加入红糖、豆沙揉和烘烤而成,香甜可口、甜而不腻。
盛家火烧制作工艺的每个环节都有严格的要求,需精选上等专用麦粉,火炕发酵,人工和面,麦秸烧火,铁锅烙制。烙制过程是制作盛家火烧最为关键的步骤,核心工艺为“三把火”。
火烧下锅烙之前,要先在锅灶里添上麦秸,将锅烧热。锅热后,正式开始烙火烧。每烙一锅,用白布蘸着少许花生油擦一下锅,这样锅滑易烙,也容易将火烧烙出好颜色,然后开始烧“三把火”。
一把火:火烧下锅时快烧,为的是给火烧的一面烙出一圈好看的花眉。
二把火:将火烧的另一面烙成金黄色。
三把火:就是将锅盖上草编圆圈、高粱秸盖子和木制锅盖后,将火烧半蒸半烙,盖锅5分钟至10分钟,火烧厚度会膨胀到3厘米左右,逐渐熟透。
烙盛家火烧用的是老式锅灶,铁锅上面有三层捂盖,第一层是紧贴锅沿放的草编圆圈的裹布垫子;第二层是垫子上加盖高粱秸制作的裹布大圆盖子;第三层又在高粱秸盖子上再盖上厚厚的木制锅盖。这三层捂盖,既透气保温又保湿。和面有专用铁锅,揉制火烧用木制案板,制作火烧用钢制模子。
盛家火烧出锅后,一面酥脆,一面柔软,中间白里透黄,层次分明,吃起来又脆又香,而且便于携带,便于贮藏,备受当地群众和出海渔民的喜爱。
?争相购买??品尝盛家火烧留住乡愁再现辉煌上世纪,因为种种原因,盛家火烧的发展速度一度放缓。改革开放后,尤其是近年来,当地将盛家火烧作为一种传统名吃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起来,并不断发扬光大。
盛家村拿出12间原村办小学房屋和整个大院,作为盛家火烧的加工车间和展销中心;投资10余万元,改造房屋、新增铁锅、案板等设备,于2016年成立“荣成市盛家火烧有限公司”,实行企业化运营。同时,将盛家火烧第7代传承人盛元淑等三位火烧制作巧手招入公司,进行火烧生产并指导具体加工。设立产品和文化展销部,在淘宝网开设盛家火烧专卖店,广泛对外销售。对于很多出门在外的荣成人来说,吃到盛家火烧,就是品尝到家乡的味道。
如今,盛家火烧不仅在胶东地区远近闻名,而且飘洋过海,走上了外国人的餐桌,还搭上了电商的快车道,线上线下平均每天销售火烧600个左右。盛家火烧民俗展示馆经常接待慕名而来的各地游客,火烧已经成为当地乡村旅游的一张闪亮名片。
在盛家火烧产业的带动下,盛家村拓宽经营思路,将结婚用的喜饼和胶东特色大馒头也纳入经营范围,同样在火烧加工车间里加工制作,不仅丰富了产品的类别,还形成了典型的面食系列文化产品。(威海晚报记者 王志强 沈道远 文 杨志礼 图)
新闻推荐
本报4月11日讯(记者梁莹莹通讯员王丹)记者从中国铁路济南局集团烟台车务段获悉,自4月12日起每逢周五、周六、周...
荣成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荣成市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