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海首日,市民纷纷争抢“第一船”, 海鲜价量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不少船老大直言,面对捕捞、雇工两难的局面

今晨6点 2018-09-02 08:30 大字

昨日中午12时,为期4个月的2018黄渤海伏季休渔正式结束,全市4950条渔船解禁出海,渔民开始憧憬许久的秋季作业。不少慕名而来的尝鲜市民中午时分就纷纷赶赴市场,争抢开海后第一船“鲜货”。

YMG记者姜晓通讯员高立平周可明王亮

首日渔获与去年基本持平,经济鱼类占比略涨

“海螺大的10块,小的5块,你要是多装点,我还给你便宜些。”昨日下午的东口鱼市,刚返航不久的船主刘刚刚把卸下的渔获搬上码头,便被前来选购的市民团团围住,等着活蹦乱跳的海鲜上秤。“今年第一网和去年差不多,也都是一二百斤鱼,也就是小鲅鱼明显比去年多了,爬虾、螃蟹、巴蛸、海螺等值钱的东西也比去年多。尤其是螃蟹,个头和数量都比去年强,今天上岸后估计就靠着它们卖钱了。”

下午4时,记者抵达初旺渔港,一艘艘较早出海作业的渔船,陆续归来靠港,渔民们开始卸货,鲅鱼、梭子蟹、爬虾、海螺、巴蛸等海产品应有尽有。船主初名禹告诉记者,开海首日山前初家村渔民出海积极性普遍较高,除去部分正在维修、养护的渔船,全村200多条渔船大部分都选择了出海作业。“从目前归港渔船的反馈来看,作业情况不算太好,出海一趟,只能捕到一些小鲅鱼,不到半斤沉。按照往年经验,鲅鱼是‘越打越大\’,希望今年秋天天气好点,争取干到入冬下第一场雪。”

码头边,一位渔民正从船上卸下一条长近1米的“刀鲅”,笑得合不拢嘴。但类似的丰收并不是多数,船主赵明明略感无奈:“一条船出海,最多能捕捞到五六千斤小鲅鱼,两条小鲅鱼能有一斤重,一斤也就卖2.5元左右,一次出海回来,只能收获一两万块钱。”而往年占据了渔获大头的小杂鱼同样为数不多,不少加工厂也纷纷停产,码头上少了鱼贩和饲料加工企业大量收购、货车忙着运输的壮观景象。

价格与去年基本持平,鲅鱼个头价格都挺诱人

去年9月1日,首次实行的4个月伏季休渔令开海首日海鲜“价量齐升”。经过连续第二年的“休养生息”,今年开海首日的海鲜从个头、数量和价格上和去年开海首日基本持平。记者走访发现,今年鲅鱼按照个头大小,价格普遍在5-12元/斤,牙片鱼10元/斤,蛏子15元/斤,鲍鱼5-6元/个、毛蛤7.5元/斤,海虹则便宜到2元/斤;而相对较贵的爬虾20-25元/斤,螃蟹25-40元/斤,对虾35-40元/斤,即便价格不菲,前来询价、购买的市民却络绎不绝,扛着泡沫箱、提着水桶的尝鲜客,几乎个个脸上都写着满载而归的喜悦。“今年5月封海以前,我就特意多囤了一些海鲜,虽然4个月时间里海鲜每周都没‘断顿\’,但吃冻的肯定不如吃鲜的,今天中午11点,全家就开车从新桥赶过来等着买刚下船的海鲜,买了鲅鱼、辫子鱼和爬虾,花了150多元,过几天肯定还会来。”前来东口市场采购的市民卢静告诉记者。

在东口海鲜市场,此起彼伏的叫卖声不绝于耳,人气最旺的鱼摊大个海鲜不到半小时便被一扫而光。“今天海鲜价格和去年第一天差不多,也就螃蟹、爬虾能贵个一两块,不过买海鲜的人明显多了不少,等大船来了,海鲜价格肯定更便宜。”鱼贩孙大姐一边忙着装袋收钱,一边对记者说。

秋季渐成惟一作业季,渔民增收指望“多打鲅鱼”

尽管今年开海首日市场反响不错,但对于渔民而言,秋季渐成惟一的作业季。“从前年开始,村里上半年出海的渔船比例就越来越低,去年休渔期提前到5月1号,很多船东干脆放弃了春季作业。一则春天本来洄游到烟台海域的经济鱼类就少,出海一趟打的东西寥寥无几;二则出海成本越来越高,整体算下来是赔钱的。”初名禹说,“大家基本上也都形成了共识,等到秋天开海再集中出海作业,哪怕是赔,也能少赔点。”“短期来看,秋季作业在一年中出海次数和收成中的占比将越来越高。从长远来看,伴随着燃油补贴逐渐降低,渔民靠海吃海肯定越来越难,如果海持续‘瘦\’下去,未来渔民整体收入肯定要出现滑坡。”初名禹告诉记者,不少渔民为了保证持续出海,靠港期间依旧对渔船进行了维修甚至大修,确保渔船性能。“今年秋天渔船出海估计仍不会少,是不是要弃船上岸,恐怕要到明年停发燃油补贴后才能看出端倪。”

“鱼贩子来收小鲅鱼,一般在2.2-2.5元/斤,中鲅3.5-4.5元/斤,6斤以上的大鲅鱼行情能好点,18-20/斤,目前来看鲅鱼基本不愁卖。再就是小鲐鱼,贵的时候能卖到1块钱出头,贱的时候也就几毛钱。”在初旺码头,一位正在往车上装箱的渔民告诉记者,“今年大家都估摸着鱼情能好一些,但开海第一天来的鱼贩子不多,鲅鱼的收购价和去年基本持平甚至略低。但如果今年秋天一直是这个价格,渔民也只能指望多打点鲅鱼了。”

燃油补贴停发“倒计时”,工资不菲却仍面临用工难

2016年休渔期开始前,山东省渔业部门下发通知,2016年发放的2015年度渔业油价补贴标准,比2014年度降低30%左右,2016-2019年度,捕捞渔船的油价补贴标准,分别在上一年度的基础上逐年递减约18%。自2018年起,对达到限制使用船龄的老旧捕捞渔船,不再发放补贴;自2020年起,对作业类型为拖网的捕捞渔船,不再发放补贴。同时,2017年度减船转产渔船不得申报当年度油价补助。“初旺渔港有将近400条渔船,其中以二三十米长、功率404千瓦的一对钢壳船为主,但这批渔船基本上是上世纪90年代村里陆续采购的,船龄普遍在20年以上,个别超过30年,是典型的老旧渔船,明年基本上领不到燃油补贴。”初旺渔业公司经理赵经民介绍,“以山后初家村里较多的200千瓦渔船为例,早些年燃油补贴在70-80万元,2016年前还能领到16-17万元的燃油补贴,去年基本上降到10万元以下,而明年没了燃油补贴,所有的作业成本都将直接从渔获里出,渔民增收的难度进一步加大。”“这几年用人成本越来越高,有时候一年忙活下来,船东挣的都不一定有船上的工人多。”船东初乃跃说,“一个大车(轮机长)3个月工资6-8万元,‘二船\’也差不多得这个数,连船上帮忙搬卸的伙计,一个月工资也得1万5到2万,这还不算工人们日常的伙食费。出海一趟1天基本得1吨柴油,去年油价又比前年上涨了20%,一秋冬忙活下来,油钱往少里算也得60-70万元,加上渔船维修和保养,这50多天至少得打上100万元的鱼来,才基本能保住本。”而由于烟台市渔船以近海捕捞为主,作业时间较短,今年不少雇工因此不愿在烟台市受雇,而选择雇工时间较长的威海荣成等地,不少船老大也面临着“一工难雇”的困境。

放不下本行干不了新行当,弃船“上岸”仍需时日

出海收成难料、燃油补贴逐渐停发、成本又逐年攀升,世世代代从事捕捞业的渔民如何转型?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山后初家村的渔船外包较少,多为渔民独立使用、经营,但目前出海渔民多为50岁以上的中年人,40岁左右的已算年轻,多数渔民家庭的子女都选择不随父辈出海作业。

部分船主介绍,前几年的休渔期,还有一些渔民到附近的养殖场打点零工。但近年来,养殖场的用工旺季和出海作业时间基本重合,多数渔民放不下渔船,很难到别处从事“本行”;而如果到周围的工业企业打工,则面临着年龄、技能和经验的尴尬。渔民除去出海捕捞,掌握的其他劳动技能并不多,加上开海后又要出海,也让不少企业犯愁。但即便如此,现在渔民在工厂打工的时间,普遍比出海作业多。

去年,山东省下发《关于海洋捕捞业压减产能的意见》,纳入国家数据库管理的减船计划2782艘,总功率17.9万千瓦,按比例逐年压减,到2019年年底全部压减完成;纳入市县减船计划的特殊渔船3418艘、12.3万千瓦,到2020年压减2000艘,到2025年年底全部压减完成,主动登记的涉渔“三无”船舶由当地政府在规定时间内处置完成。烟台市去年以来持续实行海洋捕捞产量负增长,制定并实施海洋捕捞业压减产能意见,优先压减老旧渔船、木质渔船以及双船底拖网、帆张网等对渔业资源破坏较大作业方式的渔船。

对于是否主动将渔船报废,渔民的声音也分为两派:一些马力、功率较小,基本依靠夫妻或家庭出海作业的渔船,报废渔船另谋出路的意愿较为强烈,而一些拥有大马力渔船的船主,则冀望休渔期带来的渔获量质齐升,维持几年好年景。

新闻推荐

全市退休人员养老金已发放到位

本报荣成8月27日讯(邹良虎)日前,全市退休人员养老金调整工作结束,调整补发的养老金已全部发放到位。2018年度退休...

荣成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荣成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