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尚揉进传统花饽饽艺人成网红小小的工作室也升级成了公司百年“吉昌”花饽饽开枝散叶亚欧美文/图 本报记者 陶相银

齐鲁晚报 2018-06-15 05:48 大字

初衷平凡也伟大为老父做早餐不重样

“最初,就是一帮喜欢美食的吃货老饕想‘以面会友\’的小圈子交流。”

说起妻子孙海燕的成功之路,马骋忍不住先说了句大实话,“没想到象滚雪球一样却一样圈子越做越大,就做成了生意,以致于从50平米的创意面点工作室做成了现在颇具规模的食品公司。”

现年51岁的孙海燕曾是威海刺绣厂的美术工艺设计师。早在1995年,她和同为刺绣美术工艺设计师的丈夫马骋双双辞职下海,夫妻俩做过多年服装贸易,也曾利用自身的美术功底设计创立自己的服装品牌,十几年前又转战餐饮业。

孙海燕的另一个身份是威海“吉昌”花饽饽的第5代传承人。

“吉昌”花饽饽始自清朝同治年间。当年,文登商人李吉德创立“吉昌粮肆”字号,将胶东花饽饽卖到天津,其妻子李张氏自创一套做法,蒸出的花饽饽样式精美、口感松软,深受百姓喜爱。李张氏的花饽饽工艺独特、造型精美,在官府为祭天征集的祭品中独树一帜并获得时任文登知县的赞赏,“吉昌”花饽饽的美誉由此流传开来。“吉昌”花饽饽的制作技艺是母女相传,百余年后,这一手艺传给了孙海燕。

虽然从小就跟着母亲做花饽饽,但把“吉昌”花饽饽做成生意还从来不是孙海燕的选项。求学、成为端“铁饭碗”的工人、经商,这些人生历程跟花饽饽毫不沾边,即是在2009年母亲倾囊相授“吉昌”花饽饽的制作技艺后,孙海燕也没想到能把它发扬光大,“最初的想法,就是保住先人传下来的手艺。”

几年前,孙海燕考取国家高级营养师,负责为家人制作营养美食成了她的“专业”,给年迈的父亲做营养早餐,她希望能天天不重样。她坚持每天做,坚持每天把早餐照片发到微信朋友圈。没想到的事,经朋友转发后,她竟火了成了网红达人!

马骋说:“我们学工艺美术的人都有这个职业病,那就是讲究搭配什么样的美食就得配什么样的美器,这一年她光买盘子、碟子就花了一万多块钱,攒满了3个橱柜。”

粉丝+市场倒逼“吉昌花饽饽”升级成“磨爱麦”

成为网红,令孙海燕始料未及,越来越多的人联系她,有人要拜师学艺,有人要订购她做的饽饽。

这促使孙海燕把传统胶东面点尤其是祖传“吉昌”花饽饽做得更好,她索性把生意推给丈夫一个人打理,自己到处学艺,“去过河南、山西、陕西这些面食大省,也常去荣成、文登、招远、栖霞等地农村找老人学做花饽饽。”

农村妇女不懂系统传授,孙海燕只能大量订购并全程观摩参与,睡农家大火炕,边帮人家做边学习,像海绵一样吸取各地花饽饽的制作技法手法。结合祖传“吉昌花饽饽”技艺,孙海燕在家操练,“才仨月,就把家里‘糟蹋\’得不像样,但也形成了自己独到的风格。”

2016年底,孙海燕在新威路租了一间门店,专门制作花饽饽。身为国家级高级营养师,孙海燕懂得如何把面食做得有营养,十几年的工艺美术设计功底也让她把花饽饽做得花样繁多且匠心独具。

这里本是她跟吃货朋友们“以面会友”的所在,但如她的营养早餐一夜成为网红一样,精美的花饽饽经过互联网迅猛传播,拜师者、求购者纷至沓来,“磨爱麦”创意面点工作室应运而生。

花饽饽受欢迎的程度远远超出孙海燕的预期。随着生意越来越多,生产规模扩大,雇工也从有到无,至今已有8人,威海磨爱麦食品有限公司也随即注册成立。今年3月,孙海燕把公司从新威路搬到了威高民俗文化邨。

“磨爱麦”的车间里,孙海燕和工人们一起工作。

没有网店也没公众号花饽饽还能卖到日韩和欧美

孙海燕和她的“吉昌”花饽饽成名于网络,但孙海燕没有开淘宝店,也没有办过公众号,她只把作品上传至朋友圈便引得纷纷转发,继而有客户上门求购。“朋友圈拉来的订单能占70%,人家来订货,我们询问一下干什么用,给谁吃,再给一些建议,商量好之后接着就做,再通过快递发出去。”

去年春节前一个月,孙海燕早早地就拒接订单了,“之前的订单都干不完了”。春节前的订单有60多万元,夫妻俩再加上几个工人天天从早到晚地忙碌才总算完工。

今年端午节,孙海燕推出了新产品——端午“福”“旺”粽。这种创意粽子用面粉取代了粽叶,“大家都知道粽子叶不能吃,但剥开粽子叶,总会有米粒、馅沾在叶上,扔了可惜,还弄得一手黏糊糊的。”马骋说,“我们的粽子外面是绿色蔬菜汁染色的面,里面还是糯米和各种馅,你拿过来直接吃就行,好吃不沾手。”粽子上还印有“福”“旺”字样,这是粽子叶不能实现的传统文化符号。

这种“福”“旺”粽一面世,大量订单随即涌来,“磨爱麦”又进入“备战”状态。

为了使“吉昌”花饽饽更有生命力和影响力,孙海燕摒弃了“母女相传”的家规,对求学者倾囊相授,至今已授徒30多人,她们近在威海本地,远则来自台湾、浙江、陕西、甘肃,她们也在各自所在的城市把胶东花饽饽开枝散叶。

孙海燕传承了“吉昌”花饽饽,也发展了“吉昌”花饽饽,这门老手艺在新时代有了新活法,“吉昌”花饽饽不仅远销至全国各地,甚至飞到了日韩和欧美。

孙海燕说:“我们都觉得花饽饽的市场空间巨大、市场价值非常大,不是几家公司能够覆盖的庞大市场,如何发展如何壮大一直都是我们在思考和探索的命题。”

新闻推荐

万米高空,荣成女医生出手救人事发青岛—旧金山MU767国际航班,一乘客吐血、血压下降

本报威海6月13日讯(记者孙丽娟通讯员孙进平)6月12日,荣成市人民医院腹部中心的苏丽华副主任医师搭乘东航青岛—...

荣成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荣成市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