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曦中的白发身影
◎李良荣
惜别母亲的头一天晚上,老人还没看完“新闻联播”,一反常态早早“收工”,回屋休息。还不到晚上8点,母亲就走过来好几趟,笑着对我说:“明天要起大早赶车,早些睡吧。”我说:“好啊,妈,我定好了手机闹钟,您放心睡。”可我明白,说归说,母子相别的滋味藏在心里。是夜,娘俩都睡不安稳。那天夜里,我翻来覆去“烙烧饼”,每次起身,总看见母亲房间依然亮着灯,娘担心儿子误了点,赶不上车,不敢合眼啊。
早晨3时45分,我悄悄起床,生怕惊动九旬老母亲。可走到客厅,见母亲房门半开,她已经穿好衣服,叠好被子啦。洗把脸、烧开水,嫂嫂和妹妹提前包好了荠菜饺子。母亲劝我说,吃饱肚子,路上不饥困。我的心头顿时一热,说不出一句话来,像个孩子一样,听着母亲的话,却不敢看母亲的脸,只是低着头,大口大口地吃着饭。见我放下碗筷,母亲笑了。临行前,又往我随身背的兜里,塞了两个苹果,说是图个一路平安。
4时45分,我要赶往桃园街道嘉和社区西侧的公路上候车。初春的石岛,乍暖还寒。老母亲穿上过年穿的紫红外套,用桃木梳梳了梳满头的白发,手扶楼梯扶手,一级台阶一级台阶走到单元门外,坚持和离家远行的66岁儿子话别。一再叮嘱我:“外边冷啊,先搓搓脸。”我说:“好,妈您回家吧。”走到北楼转弯处,回头一看,老母亲依旧站在寒风里,那有些驼背的身影,似乎变矮变小了。我禁不住鼻子发酸。母亲的身影在我的泪眼中变得模糊了,唯有那一头白发,在晨曦中闪着银光。
相见时难别亦难。回想在老家的这半月,竟与平时是那么不同,与母亲朝夕相处的日子总是转瞬即逝。无疑,母亲也自是想儿子。不过,我才回老家待了五六天,母亲就开始唠叨:“我现在挺好的,你早些回去吧。儿媳一人在家,我不放心。”可怜天下父母心,能不能别为我考虑这么多!老伴听闻,在电话里对我说:“妈岁数大了,多陪些日子。”我左右为难,母亲红着脸说:“这件事儿,得听我的。”逼着我回潍坊。母亲一辈子通情达理,总是替别人着想。我只好遵从老人意愿,朝母亲点了点头。母亲那布满了皱纹的脸,笑成了花儿。
临行前两天,嫂嫂送来了鲜鱼和大饽饽,妹妹拿来了糕饽饽和甜掉牙的“蜂蜜罐地瓜”,母亲让我一一“笑纳”。当天深夜11时,母亲悄悄披衣起身,和好发面“引子”,次日6时和好面。妹妹过来帮忙揉面时,母亲已经揉好啦。醒好面、蒸熟,还专门在面花中央点上了粉红的“饽饽点”,母亲说:“滴上了‘哈水\’(荣成话,指的是蒸馏水),面花样不俊。”我觉得,老妈亲手蒸的面花,揉进了比金子还珍贵的慈母心,格外香。馒头刚一出锅,我顾不得烫嘴,干着吃了一个。母亲说:“好吃就好,留着捎给媳妇尝尝。”有妈真好,母亲健在就有一个温馨的家。我把91岁老母亲刚蒸出锅的面花照片,发到朋友圈,赢得朋友一片点赞。我把朋友留言念给母亲听,她笑着说:“你也不怕人家笑话,动不动就夸自己的老妈啊。”
5时许,妹妹送我坐上客车。紧靠车窗,举目东望,我想着母亲,想起我孙子惜别老奶奶时,主动在长着老年斑的母亲的脸上吻别的情景。
新闻推荐
本报荣成5月21日讯(张文静)5月11日,由中国地震局指导、中国灾害防御协会主办的第二届全国防震减灾科普讲解大赛总决赛...
荣成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荣成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