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一封被拒收的扶贫感谢信

西安晚报 2017-07-20 05:01 大字

打了大半辈子光棍的杨书清怎么也不会想到,到了67岁这个年纪,家里竟会多出一位如女儿般悉心照顾自己的“亲人”。

家住新筑街道陆东村的杨书清,与90岁高龄的母亲相依为命。母亲身患多种老年病,行动不便,身边离不得人,他也就无法外出务工做活,致使家庭经济条件始终不好,日子过得艰难。脱贫攻坚工作开展后,西安国际港务区管委会招商三局副局长张荣荣成为了杨书清家的扶贫干部。杨书清说,他永远不会忘记张荣荣第一次来家中的时间,“因为从她(张荣荣)来的那天起,我家里可以说一天一变样,这么好的干部分配到我家帮助我脱贫,真是我和我母亲的福分。”

那天是6月11日,在张荣荣看来,第一次的造访略显贸然,但杨叔的热情令气氛很快变得融洽,“我也是从农村走出来的孩子,杨叔也仅仅比我父亲大一岁,聊了几句后感觉他在心理上接纳了我,和我拉起了家常。”

其实,杨书清原本对于帮扶干部也“摸不清底”,“一开始想着,帮扶干部会不会到咱这儿就是走个形式,但见到张荣荣后我就知道我想多了,她给我的第一印象就特别好,人很踏实很细心。”

与杨书清交谈时,他不止一次向记者提到张荣荣的细心,“我原来的手机经常无法使用,她知道后很快就买了一个给我送来,而且还充了不少钱的话费。我爱写字,但没有像样的桌子,过去一直趴在柜子上写,她看到后就联系了一家爱心企业,给我送来了桌椅。我家里做饭是过去那种土灶台,夏天做饭时很热,她不仅给我送来了电磁炉,还隔三差五从单位食堂带些菜和馒头过来。”

一个多月时间里,张荣荣去了杨书清家近20次,尤其是上周,张荣荣联系街办以及村上,给杨书清家进行屋内刷新、房顶加固和厕所翻修工程时,她几乎每天都要来看看。“杨叔家离管委会不远,有时候中午走着走着就过来了,看看装修期间有啥需要解决的,随时遇到问题我好及时处理。”

记者到访期间,杨书清带着记者看他家里的每一处变化:房子更亮了、墙面变白了、厕所更干净了……杨书清说:“我无儿无女,有时候我就在想,即就是我有个女儿,也不会比张荣荣更细心贴心了吧。”

爱写字的杨书清,把他的这份感动,把他对张荣荣以及党的好政策的感恩之情,写了满满三页纸。“那天杨叔把信交给我时,我看了内容后脑子有一瞬间的发懵,我只是做了该做的,只是在履行永康书记说的‘要跟贫困户结穷亲戚,常走动\’的要求。在切实感受到杨叔和奶奶生活的不易后,从一开始的心疼,到后来联想到自己儿时农村生活感同身受搭建起了亲情后,做了对亲人应该做的小事,根本衬不起杨叔的颂扬。”张荣荣说,这封感谢信更像是对她的一种鞭策,也反映了她工作做得还不够。“我已经把杨叔和奶奶当成了亲人,但从杨叔写这封感谢信的行为来看,他可能还没有完全适应我这么一位亲人,他们还是觉得有人帮了自己就要有所回报。”

张荣荣当时没有收下感谢信,她告诉杨书清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应该的,不值得这样称赞。然而,朴实而执着的杨书清第二天又让村上干部陪着,悄悄把信件送到了管委会,“张荣荣做得就是好,我就是想感谢党、感谢政府,给我带来了这么好的一位亲人!”记者闫斌

新闻推荐

再曝光! 荣成路段晚 6 点后“违停”满街 车辆掉头困难,非机动车在车流中挪移

本报讯(记者李宜航)7月15日,市民刘女士拨打晨刊热线8881111称,荣成路段违停现象屡禁不止,尤其在上下班车流量高峰期,路段拥堵严重。“这些车主都是抱着侥幸心理,要是发现一辆(违停)就直接用拖车拖走,车主们...

荣成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荣成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