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别『中国肝胆外科之父』 吴老,一路走好!

华商报 2021-05-27 03:54 大字

>>吴老说

让别人去享受“人上人”的荣耀,我只祈求你们善尽“人中人”的天职。

有些医生永远只能收到医疗费,但我愿你们收到更多别人的感念。

>>学生说

“用药贵了会被骂,病历写得再好,也会被他挑出毛病。”

“吴老骂你,是因为他没有放弃你。”

“他总是能在你最熟悉的领域找到你想不到的错误。”

“他身上就是有这样的魅力,让人见了一面就愿意追随。”

1922年,吴孟超出生在福建省闽清县。因家境贫困,1927年,5岁的吴孟超随母下南洋到马来西亚投奔父亲。在大马割橡胶,吴孟超练就一双“拿刀巧手”。

1940年春,年仅18岁的吴孟超独自回国,考入同济医学院。在战火轰鸣的年代,他选择凭自己仁心和医术悬壶济世。

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吴孟超大学毕业,正式成为一名医生。面对当时中国肝癌高发,防治一片空白的现实情况,在恩师裘法祖的建议下,吴孟超决意向肝脏外科这一“禁区”进军。

2006年,吴孟超荣获2005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他毅然捐出了600万元人民币的奖金。

97岁仍主刀做手术的吴孟超曾说:“一个人生命有限,你不抓紧一下就过去了,所以我要抓紧时间,分秒必争,为国家,为人民多干点事。”

2021年5月22日,有着“中国肝胆外科之父”之誉的吴孟超在上海逝世,享年99岁。这名老党员、老战士带着对患者不竭的爱走了。

5月26日,上海市龙华殡仪馆,天蒙蒙亮就有市民陆续赶来,与吴孟超院士告别。上午8时30分,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原第二军医大学副校长吴孟超同志遗体告别仪式开始。

大厅内《国际歌》奏响,这是吴孟超生前最喜欢的一首曲子。鲜花丛中,吴孟超面容安详,穿着生前最喜欢的军装,覆盖鲜红的党旗。身后的照片笑得十分慈祥,两旁的挽联写着:一代宗师披肝沥胆力拓医学伟业,万众楷模培桃育李铸就精诚大医。

悼念的人群缓缓进入大厅,他们面朝遗体,手持鲜花,鞠躬绕灵,与站在左侧的吴孟超家属一一握手,除了轻轻地道一声“保重”,还有更多地表示“感谢”。

送别的人中,有八旬老者,也有2岁多的幼儿,有的与吴老从未谋面,却都心怀敬仰,在吴老灵前深深鞠躬,或站立敬礼。

大厅外,80岁的援越抗美老战士杨友泉,拿着2009年和吴孟超的合影,与身边人分享着《怀念吴老为我“算账”》的故事:“我当时已经被肝病折磨了44年,想找吴老换肝,可吴老给我算了一笔账,用剩余一半的肝还能再活22年到90岁,瞬间给我了人生希望。今天我还活着他却先走了,但他会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我来自杭州”“我来自威海”“我来自广州”……大厅前的路被全国各地的人群挤满,他们依依不舍、缓缓前行,在灵车驶出时,再次深深鞠躬,齐声道:“吴老,您一路走好!”“吴医生,感谢您的救命之恩”

26日下午,阴霾了许久的天空也终于控制不住自己的“泪水”。大雨中,送别的队伍绵延数里,院外的环卫工人,院内的医护人员,还有穿着病号服的患者以及家属,他们站在雨中等着吴老来,就怕错过最后一面。据新华社

斗重山齐 不言而信

学生和同事们眼中的吴孟超院士

5月26日上午,上海龙华殡仪馆。吴孟超院士的学生和同事们,几乎都来了。

回国、学医、参军、入党,“中国肝胆外科之父”吴孟超的一生,犹如一曲壮美的乐章,将青春和生命融进了祖国的山河。

在吴老带领下,我国肝癌手术成功率从不到50%提高到90%以上,从死神手中夺回超过1.6万名患者的生命,创造了医学界的传奇。在吴老的身后,一批年轻有为的肝胆外科医生,已经积厚成器。

麻醉科医生陆智杰与吴老搭台做麻醉多年。“吴老是严厉的,不要指望他会表扬你,他不吭声就是对你最大的褒奖。”陆智杰回忆,每当高难度的肝脏手术顺利完成后,吴老就开心得像个孩子,会在房间里转圈。等到医生回答“血压心率都正常”后,他才挥挥手,一言不发走了。

陆智杰印象中最深刻的是一台肝巨大肿瘤手术。病人在手术中出了1万毫升血,相当于全身血液换了两遍。等病人顺利返回病房后,吴老看着陆智杰,嘴里吐出3个字“辛苦了”——这,成为吴老一生对陆智杰唯一的一次“表扬”。

护士长程月娥和吴孟超搭档30多年,在程月娥的印象中,吴老特别爱干净。“吴老曾说,如果我真在手术室倒下了,记得给我擦干净,不要让别人看到我一脸汗水的样子。”程月娥说,吴老逝世后,她和同事们把老人家护理得干干净净,给吴老换上了最心爱的军装,一路护送到龙华殡仪馆。

吴老生前喜欢穿军装。每年大年初一,吴孟超都会穿着军装,带领值班医护人员,到病房里去给住院病人拜年。“吴老说,大年初一不能回家的病人,得的都是大病,要投入多一些。”海军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护理部主任李丽跟随吴孟超工作多年,从未见过吴孟超对病人说句重话,他的严厉都给了学生。

挨骂,几乎成为所有学生们的共同记忆。一个人挨了骂,另外的人就会上前安慰他:“吴老骂你,是因为他没有放弃你。”

跟随吴孟超36年的博士严以群写的“医嘱记录单”,吴孟超翻来覆去看了几遍没发现大毛病,仍把桌子敲得“咚咚”响,说是字写得不好。“他总是能在你最熟悉的领域找到你想不到的错误。”严以群说,他办公室的墙上,挂有一份和规章制度钉在一起的检讨书,那是当年他代开一张处方单后写下的3000字反思。

对于胆道外科医生姜小清来说,吴孟超这个名字分量更重一些,“师父师父,亦师亦父”。姜小清在吴老身边工作了40多年,没少挨骂。“用药贵了会被骂,病历写得再好,也会被他挑出毛病。”

姜小清现在已经是科主任,成为全国著名的胆管外科专家,他首创的姜式吻合法,术后并发症低,他主刀的手术用药少、耗材省。“都是被吴老骂出来的。”姜小清说。

吴孟超骂人总能骂到点子上,很多学生被他训多了,也就训成了一流专家,养成了同样的严谨作风。

吴孟超生前常对学生说:“让别人去享受“人上人”的荣耀,我只祈求你们善尽“人中人”的天职。有些医生永远只能收到医疗费,但我愿你们收到更多别人的感念。”

消化内科医生胡冰在冷雨中排队。在军校读书时,胡冰就经常听到“吴孟超”这个名字。后来吴老来学校与青年学生座谈,谈到了自己的求学经历、工作感悟和勇闯肝脏禁区的历程,他鲜明的人格魅力深深地吸引了胡冰。“他身上就是有这样的魅力,让人见了一面就愿意追随。”胡冰说。在填写留校个人意向时,胡冰不假思索地填报了“肝外科”,并且如愿以偿一直跟随吴老,在这个领域一干就是30余载,如今已是全国知名专家。

吴老走了,载着吴老骨灰的灵车没有直接驶向墓地,而是前往海军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安亭院区。那里,是吴老战斗到最后一刻的地方,90多岁高龄的吴孟超还在这里奔波甚至亲自上台手术,他要把这里建成一座世界一流的肝胆医院。

“他对病人只有济世苍生,没有贫富贵贱。”海军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院长许劲松说,那是一种信仰。据新华社

新闻推荐

吴孟超遗体告别仪式在上海举行从医70余载,成功救治近1.6万名患者,被誉为“中国肝胆外科之父”,2005年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5月26日,6名礼兵护送吴孟超院士灵柩。当日,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原第二军医大...

威海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威海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