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生物医药产业向创新要效益 我国骨科产品首次打入欧洲市场

大众日报 2021-03-12 09:44 大字

编者按 日前,省发改委公布了《山东省第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名单》,共有12个,威海的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和高性能复合材料产业集群名列其中。

“高光时刻”的到来绝非偶然。早在2018年2月,威海市就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促进重点产业做大做强,增创实体经济发展新优势,加速构建具有威海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下面,请跟随记者探寻两大产业集群的成长路径。

□记者 陶相银

通讯员 王伟 吕鹏 报道

本报威海讯 日前,在山东威高骨科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威高骨科)车间生产线上,一排排脊柱胸腰椎钉棒系统植入物正源源不断地加工、检验、报装。“截至2月份,我们向意大利出口了4000多件这种产品,同时也在比利时、捷克等国家拓展业务,这是我国骨科产品首次打入欧洲市场。”威高骨科副总经理辛文智说。

威高骨科的业绩快速增长得益于企业坚持以技术创新调整产品结构。目前,该公司高科技含量和高附加值产品达80%以上,100多种产品打破国外垄断,30种产品列入国家火炬计划、国家“863”计划等国家项目。

威高集团一直在向创新要效益。去年,威高集团自主研发的移动PCR实验室正式投产、量产。这种相当于微缩版医院的移动实验室,是威高集团去年针对疫情防控推出的8种系列产品解决方案之一。订单纷至沓来,车间满负荷运转。截至去年年底,8种系列产品累计实现销售收入2亿多元。威高集团2020年共有生物可吸收支架、血液辐照仪等45个新产品获批上市,高分子量聚乙烯材料、放疗定位膜、肾造瘘球囊套件等12个项目进入产业转化阶段。

围绕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发展,威海市以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为统领,以新医药与医疗器械产业精细化、智能化、高端化为核心,依托重点园区和龙头企业,引进建设一批公共服务平台,重点突破一批关键共性技术,研发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新产品,不断加快高端医疗器械和化学原料药及制剂等方面研究开发和产业化的步伐。

目前,威海市生物医药产业集群拥有医药和医疗器械生产企业102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28家,主要产品涉及医疗器械、化学原料药及制剂、儿童药和中成药10大系列2000多个品种规格,60多个产品达到国内外先进水平。输注器械、植入介入器械、医疗装备、检测检验设备仪器、生物医学材料和生物诊断试剂等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25%以上。透析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达55%,脊柱内固定系统占据8%以上的国内市场份额,心脏支架国内市场占有率达30%。

“近几年,威海市生物医药产业集群主营业务收入保持年均25%以上的增长速度,按这样的增长速度,到2022年,主营业务收入将突破1000亿元。”威海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威海正形成以威高集团和迪沙集团为龙头,一大批中小配套企业协调发展的产业格局,随着产业布局更加合理,产品结构更加优化,集群效应更加明显,威海将成为国内最大的医疗器械产业聚集区和国内重要的海洋生物制品研发生产基地。

新闻推荐

威海:爱心粥屋暖人心

本报讯威海经济技术开发区海峰路有一个“爱心粥屋”,只有清晨才“营业”。在这里,志愿者们无偿为附近的环卫工人和困难群体...

威海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威海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