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2021年政府工作关键词解读 大步迈向精致、幸福、现代化
整理:郑莉 制图:巩晓蕾关注威海两会
□ 本报记者 彭辉 郑莉
1月25日,威海市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召开,威海市委副书记、市长闫剑波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指出,今年威海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为:生产总值增长6%以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4%,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6%,外贸进出口稳定增长,实际使用外资增长5%,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不低于经济增长速度,城镇登记失业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涨幅均控制在3%以内,全面完成年度节能减排降碳任务和环境质量改善目标。
今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是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年。目标既已划定,如何迈好第一步,见到新气象?通览政府工作报告,这八大关键词给出解答。
做强产业:构建现代经济体系
对接省“十强”产业,大力培育七大产业集群,将更多产业集群和企业纳入省“雁阵形”产业集群及领军企业名单。培育发展服务型制造业,新认定工业设计中心10家以上。加快建设服务贸易产业园等数字经济园区。全域推进国际海洋科技城建设,培育海洋电子信息产业,打造海洋休闲装备制造基地。
落实“链长制”,全方位推进十条优势产业链垂直整合、横向协作。完善“四张清单”,实现问题快速推送办理和企业需求实时对接。培育壮大冲击新目标企业方阵,形成“微成长、小升高、高壮大”梯次衔接格局,争取高新技术企业数量突破800家。
抓牢项目:加快释放内需潜力
突出制造业招商,主动融入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体系,紧盯世界500强、中国500强、大型央企和有实力民企,开展定向招商、精准对接。深化开发区配套改革,按照集群化、专业化、差异化的思路建设更具特色、更有效益的产业园区。推进294个市级重点项目、165个新旧动能转换项目、249个重点工业项目、139个重点科技项目建设。
实施“新基建”三年行动,加快布局产业互联网、数字服务网、公共基础信息网,新建5G基站1500座。深挖消费需求潜力,再创建一批省级服务业集聚区、服务业特色镇。实施旅游全要素提升计划,推进90个重点文旅项目建设。
聚力创新:全面塑造发展新优势
依托“1+4+N”创新平台体系聚合高端创新资源,新增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20家以上。实施关键技术攻关工程,争取全年获批省级科技创新项目20项以上。持续深化与驻威高校合作,构建产学研合作共同体。
实施“人才兴威”三年行动,持续擦亮“英创会”品牌,提升各类人才引进数量和质量。精细化实施产业领军人才工程。新设立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3家以上。深化职普融通、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在人才集中区域和企业设立人才驿站、专家驿站,落实绿色通道制度和保姆式服务机制,推进人才公寓建设。
扩大开放:加快城市国际化步伐
引导企业立足国内大循环,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促进内需和外需、进口和出口、引进外资和对外投资协调发展。做大做强国家级跨境电商综试区,推进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
巩固放大对韩开放优势,主动抓住RCEP签署、中欧投资协定谈判完成的机遇,组织筹备威海—仁川地方经济合作联委会会议。推动“四港联动”取得实质性进展,尽快启动中韩整车运输并常态化运行,加快多式联运中心及配套产业园建设,推进建设辐射日韩的区域性国际综合运输枢纽和货运平台,打造韩国及国际商品集散地。举办第四届市长国际经济咨询委员会年会。
深化改革: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深化事业单位改革试点,提高公益服务质量水平。争创国家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构建亲清政商关系,破除制约民营企业发展的各种壁垒。实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做强做优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推进工业企业“亩产效益”评价改革。实施千名民营企业家培训计划和“青蓝接力”行动。
加强营商环境综合监测,完善企业诉求“接诉即办”平台。扎实开展“市县同权”改革,全面推动减权放权授权。大力推进“照后减证”、审批改备案、告知承诺改革试点,依法完善信用监管机制。加强跨地区、跨部门、跨层级数据共享和业务协同,推动更多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办”“掌上办”“自助办”“一次办理”。
突出特色:深入推进精致城市建设
加强市域规划统筹。深化“美丽城市”建设试点,实施198项城建重点工程。实施城市更新行动,继续开展城市体检,奏好化解城市成长烦恼“四部曲”。打造3处特色商业街区,延续城市历史文脉,塑造滨海特色风貌。推进93个老旧小区改造,新增30个口袋公园。实施4处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智能化改造。打通3条断头路,新增1050个公共停车位。推进“三线”整治,实现西海岸至天鹅湖182公里滨海步道全线贯通。
扎实推进新型智慧城市建设试点。推广“红色物业”经验,推进100个小区信息化改造。持续开展文明促进行动,巩固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果。实施好信用“五进”工程。加快推动绿色发展,擦亮精致城市的生态名片。
统筹兼顾: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重点提升20个乡村振兴样板片区,打造滨海型现代渔业示范带、山区型特色林果示范区、差异化乡村旅游样板。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深化供销系统综合改革,创新农业专业化社会化服务方式。建立区域性优质小麦良种繁育基地,规划建设国家级海洋生物遗传育种中心和海洋生物科创中心,打造5个现代水产种业园区;推行田长制,实施16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建设全国绿色养殖示范区,打造沙窝岛现代渔港经济区。
创建省级美丽宜居乡村示范村27个。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新增农村清洁取暖2万户,创建省级清洁村庄680个。增强集体经济薄弱村造血功能,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5万元以下村庄清零,10万元以上村庄占比超过70%。
保障民生:提高社会建设水平
落实灵活就业社保补贴、技能提升补贴等优惠政策,开展职业技能培训3万人次。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完善大病保险制度。完善公共租赁住房保障制度,扩大住房公积金制度覆盖范围。建设32处分散特困供养服务站。新建农村老年餐桌100处、镇街养老服务中心7处,70%以上老旧小区配备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实施妇女儿童发展“两个规划”,新建“希望小屋”60个。今年确定为群众办20件实事。
新建幼儿园7所,新建改扩建中小学10所,推进普通高中改革省级试点工作。开展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升三年行动。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打造25个农村社区文化中心社会化运作示范点。打造200个特色突出、引领性强的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
新闻推荐
获批海洋领域五个国家级“试点示范” 威海:海洋强市建设 “领跑” 全国
“十三五”成就巡礼□记者陶相银通讯员李忠蕾报道本报威海讯“十三五”期间,威海坚持“科学用海、科技兴海、...
威海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威海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