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步两万公里走到群众心坎上 访全国先进工作者、威海市公安局环翠分局党委委员、一级高级警长戚恩雨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陈乃彰

齐鲁晚报 2020-12-15 05:09 大字

6时许,到塔山早市巡逻,为新来的摊主和暂住人口照相、登记;7时许,到塔山中学门口护送孩子们上学;8时20分,回所里交接班;9时许,到社区走访巡逻;20时许,再到社区巡逻到22时……这是戚恩雨接手塔山片区以来,给自己列的一份“时间表”。

自2007年调入威海市公安局环翠分局竹岛派出所塔山警务区以来,他已围着片区徒步走访超过两万公里,所辖区域的162栋楼房、393个单元、4240户人家、12626张面孔,像“刻章”般地印在他脑子里。

扑下身子沉入社区 走到群众的心坎上

“社区警务工作没什么捷径可走,最有效的办法就是眼勤、手勤、腿勤、脑勤,不停地走、认真地记、用心地做。”戚恩雨说。

2007年,46岁的戚恩雨主动请缨前往社区一线,但满怀的热情被一盆盆冷水浇了个通透:由于大伙不认识戚恩雨,入户走访时,居民连门都不肯给他开。

虽说进不了门,但戚恩雨还是找到了“闭门不开”的原因:“冒昧登门,再加上对我不熟,大伙有防备心理在所难免。”

思来想去,戚恩雨研究出一套拉近距离的“攻略”——先混个名熟,再混个脸熟。那段时间,他每天都会找来白纸折上百余个名片大小的信息卡,写上自己的单位、名字、电话,挨家挨户地发。

名字混熟后,他又每天围着社区巡逻,不管遇到谁还都要“唠”上几句。巡逻中,发现啥问题尽量当场解决,解决不了的也会记在本子上,隔天拿出解决办法。慢慢地,社区里跟他打招呼的人越来越多了,居民家的情况也在一次次的“拉呱”中熟悉,一份居民信息台账逐渐整理出来。久而久之,经他之手整理的走访情况表摞起来已有4米高。

密切联系社区组织 织密安全防护网

一人不成众,独木不成林。在戚恩雨的社区治安防范工作中,组建的“3队”发挥了不小的作用,即防范宣传队、看门望锁队和门店联保队。

他把每栋楼的楼长发动起来,组建了159人的防范宣传队,及时把预警信息传到每家每户;塔山社区退休老人多,他就把每栋楼身体健康、热心公益事业的大爷大妈发动起来,组成了一支72人的“夕阳红”看门望锁队;针对辖区门店数量多、较分散、不便管理的难题,他在400余个门店和经营网点中组建了联保队,相邻的10个门店为一组,有效防止了扒窃等案件的发生。这三支治安志愿者队伍,就像一张安全大网,覆盖了塔山社区的每个角落,让小偷小摸不敢来、来了作案跑不了。

“别看塔山片区面积不到1平方公里,但涵盖学校、商铺、住宅、市场等多个板块,最大的特点就是人多事杂。”戚恩雨坦言,面对这样的情况,如果单靠社区几个片警、居委会几名工作人员扛起所有事务,精力肯定不够,服务也难让老百姓满意。为此,戚恩雨找到社区居委会,共同协商将辖区楼宇划分成16个网格,建立16个微信群,由各网格长担任群主,戚恩雨、社区工作人员、网格内所有居民为群成员,涉及网格内的大事小情,随时在群里发布,便于戚恩雨及社区工作人员随时随地掌握辖区发生的变化。

社区微信群的上线,让社区工作者、民警、单元长之间的工作联系更加紧密,社区发生任何事情总能第一时间传到警务室和居委会工作人员的耳朵里。

获得“全国先进工作者”的称号,对戚恩雨来说既是鼓励也是动力。“我会珍惜荣誉,继续奋斗在社区一线,发挥先进示范带动作用,做好‘传帮带’工作,积极带动身边的年轻人投入到社区警务工作中,为社区群众营造良好的治安环境。”戚恩雨说。

如今,还有半年就要退休的戚恩雨,依旧沿着“老规矩”,奔走在警务区的大街小巷。

新闻推荐

田夫营长的战斗故事

□孟祥南10月27日,《烟台日报》刊发了彭守业先生的《寻找田夫营长的家乡》一文,读后深受感动。抗战时,在牟平、文登一带,田夫...

威海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威海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