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故事 一座大楼聚来70多位博士硕士

大众日报 2020-08-11 09:52 大字

□记 者彭辉

通讯员焦真伍侯玲蔚 报道

本报威海8月10日讯“我们这座智慧大厦现有博士硕士70多人,可以说是威海高端人才最为密集的一座商务楼宇。”威海服务贸易产业园运营方——威海智慧谷投资运营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周军,今天自豪地告诉记者,“作为全国服务贸易创新发展17个试点城市中唯一一个服务贸易实体园区,我们把‘服务’作为双招双引的一张王牌,全力打造‘人才高地 白领乐园’。”

服务贸易以技术密集和智力密集为显著特征,园区把高校作为撬动招才引智的“杠杆”,早在园区投入运营之前,就遍访国内知名高校,先后与200余家高校达成了合作关系,探索“人才+项目+产业”的创新型模式,开展“嵌入式”校企合作,为园区订单式培养人才;积极对接北京大学海洋研究院、中船重工716研究所、哈工大天智创新研究院等大院大所,带动一批高层次人才进驻。“我们与高校达成共识,把高校毕业生实习阶段作为引进人才的重要机遇期。”周军介绍,这样学生心态比较稳,企业也愿意全力培养,实习生留用率很高。园区建立4个海外人才工作站,搭建88人的“专家智库”,形成一整套引才体系,成功帮助企业引进人才700余名。

园区以打造“白领乐园”为目标,采取合院式、高层低密度的建筑风格,全方位满足办公、商务、生活、休闲娱乐等需求。在智慧大厦排队进驻、新建写字楼“未用先满”的情况下,园区留足了健身、休闲、娱乐空间,在智慧大厦整整拿出一层作为健身空间,所有园区员工都可以免费使用。园区为每位员工办理了“服务一卡通”,与周边200多家商户达成了合作,员工持卡消费可以享受较低折扣。在先期整合周边空置房屋153套解决住房的基础上,园区规划建设了750套人才公寓,近期将投入使用。周军说,正是出于对园区生活配套的充分认可,有的企业员工即便“跳槽”也不愿离开园区,而是在园区内企业重新就业。

人才聚集带来产业集聚。目前,威海服务贸易产业园已形成服务外包、电子商务、科技研发、信息技术、总部经济等五大产业集群,已有软银全球外包软件园、阿里巴巴跨境电商本地服务中心、日立解决方案山东研发中心、浪潮“一带一路”国家云服务运营中心等180家企业进驻运营,其中世界500强企业9家,吸引各类人才2000余人进驻,获评山东省现代服务业集聚示范区、山东省科技企业孵化器、山东省示范数字经济园区。7月31日,国务院服务贸易发展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发布《关于印发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经验和第二批“最佳实践案例”的函》,威海市打造特色服务贸易集聚区成功入选第二批最佳实践案例。

新闻推荐

山东威海定远舰遗址 第二期水下考古调查开工

据新华社电(记者王阳)10日,“2020·山东威海定远舰遗址第二期水下考古调查工作”在刘公岛定远舰遗址考古工作平台“丰旺...

威海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威海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