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模式再优化 威海“拿地即开工”标准流程发布

大众日报 2020-07-10 09:52 大字

□记者 陶相银 通讯员 李忠蕾 报道

本报威海讯 7月2日,记者从威海市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威海市于日前印发了《关于进一步规范和优化工程建设项目“拿地即开工”审批办理流程的实施意见》,以“拿地即开工,手续我来办”作为服务理念,优化审批模式。

“拿地即开工”审批模式,适用于威海全市新供地的工业项目(包含仓储物流项目),但关系国家安全和生态安全,涉及重大生产力布局、重大公共利益的项目以及跨区域建设的大型项目除外。“拿地即开工”的审批模式打破了传统工程建设项目的分阶段审批方式,通过重置体系、再造流程,使项目立项、环评、能评等多项手续多个环节同时起步、并联审批、限时办结,改变了之前一个部门审批结束再交给另一个部门的“接力跑”审批程序。现在,在项目提出建设意向时,所有行政审批服务部门即可全部提前介入,通过联席会议,提高项目政策支持的精准度和有效性,后续实施统筹办理,并行审批。

在审批过程中,以项目投资单位自愿申请为前提,推行告知承诺制,项目投资单位书面承诺其符合许可条件,愿意承担不实承诺或违反承诺的法律责任,行政审批服务部门据此作出行政许可决定。对承诺不兑现或存在弄虚作假等行为的,记入企业和个人诚信档案;情节严重的,列入严重失信企业名单,降低信用等级,增加违规和失信成本。

在项目确认后,由行政审批服务部门会同招商和项目推进部门,指定代办员,为项目咨询、受理、办理提供“一对一”全程帮办代办服务,以提高项目申报和办结的效率。

新闻推荐

威海毛纺织集团厚待少数民族职工引发“连锁反应” 一名“大班长”引来30多个工人

□本报记者彭辉本报通讯员封代勇6月29日,山东省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在济南召开,威海毛纺织集团有限公司...

威海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威海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