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市总工会充分发挥劳模创新工作室等平台作用
□一颖 张志刚
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近年来,威海市以“职工全员创新”品牌创建为核心,营造创新环境,构建创新平台,建设创新体系,推动职工全员创新在企业开花结果。
威海市聚合社会力量,构建起“党政支持、部门联动、工会组织、职工参与”的工作格局,营造职工全员创新良好社会环境。威海市出台《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实施方案》,市政府每年评选表彰“威海工匠”,并纳入“威海英才计划”,优先推荐参评威海市劳动模范。威海市总工会联合政府部门制定发布《关于组织开展全市职工技术创新竞赛活动的意见》《关于鼓励一线职工岗位创新的若干意见》《职工技术创新奖励项目管理办法》,颁布多项奖励措施,全方位推进各项政策措施落地生效。此外,威海市总工会与主流媒体合作推出347期一线职工创新典型专题报道,倡树劳动光荣、创造伟大的时代新风。
威海市强力推进并持续深化劳模创新工作室创建,使其成为承载创新、传承技艺、育人成才的重要平台载体。威海市总工会以一线职工和基层班组为工作重点,以高技能人才为引领、以骨干技工为支撑、以全员参与为目标,在车间班组建立创新工作室,并赋予创新工作室“学习培训、技能传承、创新攻关”三项职能,创新工作室定期开展业务学习、技能培训和师徒结对活动。目前,已建立市级创新工作室741家,区(县级)创新工作室865家,各类企业创新小组9869个,全市各级创新工作室吸纳创新骨干6.8万人,参与创新的职工达15万多人,建档立卡的师徒对子达2.4万对。
威海市建立健全创新激励机制,成为实现职工全员创新的有力保障。威海市总工会每年选树威海工匠、职工创新明星、带徒名师;每年命名市级创新工作室、示范工作室;每年评选100项以上职工技术创新成果、100项以上合理化建议“金点子”和500名优秀职工;每三年表彰100名职工为威海市劳动模范,均给予相应奖励。威海市总工会规定企业要将职工创新成果产生效益的1%—5%奖励创新团队或职工个人,并纳入工资集体协商,确定每年7、8、9三个月为职工职业技能竞赛月,各级工会每年举办技能竞赛工种80个以上,人社部门授予工种优胜者“技术能手”称号,工会授予“金牌职工”称号。
威海市完善创新服务体系,使职工全员创新不断深化,助力企业新旧动能转换,实现高质量发展。威海市总工会与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创新创业园合作,开发建设了威海市创新技术对接转化服务平台,组织威海12所高校的专家教授、高技术人才和专业技术服务公司、全市企业技术研发中心、创新工作室上线进驻平台,并在平台开辟了创新工作室联盟,全市工作室之间加强交流,形成了浓厚的创新氛围。目前,平台已进驻专家、教授、高技能人才1316人,专业技术服务公司40家,科研成果324项,进驻企业698家、创新工作室741家,提出技术需求174项。
新闻推荐
本报威海11月26日讯(通讯员张越佳)日前,环翠区税务局“三个持续”保障减税降费政策落实到位。一是持续开展政策宣传...
威海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威海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