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威海)区域创新中心用“两种属性”新体制激发创造活力 昂起一条创新链龙头
□ 本报记者 付玉婷
天气渐冷,但记者在威海市产业技术研究院采访副院长张健带领的五人创业团队,感受到的全然是一种紧张快干、热火朝天的气氛。
几个月前,一则“威海市产业技术研究院面向全国公开招聘院长”的消息,让这家成立不久的新型研发机构首次走入公众视野,引发关注。
威海产研院是山东省首家拿到事业法人单位证书的产业技术研究院,对整个威海的科技创新体系来说,其作为一座“航标灯塔”,将在全市产业技术战略和规划研究、产业关键技术攻关、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及科技企业孵化等方面发挥统筹引领作用,构建起“1+3+N”的科技创新发展格局。
1是一中心,即研究院;3是工信部电子信息技术综合研究中心、哈工大威海创新创业园、高性能医疗器械创新中心等三平台,未来还将以组建或加盟方式派生出更多专业研究院(所),也就是N。
张健介绍说,威海的创新生态要素是比较齐全的。但同时,科技与产业“两张皮”的现象比较明显,亟须探索一条加快“科学”到“技术”、“技术”到“产品”转化的路子。2017年10月,威海市委、市政府正式提出建设国家(威海)区域创新中心,随后经多方问计、对比借鉴江苏等地先进经验,历时近两年,在威海区域创新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基础上设立事业单位性质的威海产研院,兼备“两种属性”的国家(威海)区域创新中心的体制机制基本成型。
“两种属性有利于扬长避短、优势互补,最大限度激发与释放创新创造活力。”威海市科学技术局四级调研员刘俊说作为研究机构,这里引进和招聘的高层次人才可继续保留其原有事业单位身份;有了事业单位的“名分”,合作高校也不必过多担心国有资产(主要指科研成果股价和转让)流失的责任风险;但同时,经费支配、资源调动等又都采取市场化导向,建立成果导向的绩效评价机制和分配机制,让高端人才从一般科研管理的“既定套路”中解脱出来。
作为一项新生事物,产研院仍处在理顺体制机制、探索发展路径的过程中,省智库高端人才李海波提醒,一定要避免将产研院建成第二个科技部门,要以项目为单位成建制地作科研,直接服务于产业。
研究如何更好服务于产业,正是张健与团队最近调研走访的主要目的。9月17日,威海产研院团队与威高高性能医疗器械创新中心交流了解到,某些需要生物涂层的医疗器械产品群,因为一项生产工艺方面共性技术的突破,增加了产量,且利润率十分可观。
“这为产研院选择服务产业的具体切入点提供了思路。”张健表示。双方当天达成这样一项共识,针对医疗器械行业,产研院的服务重点应瞄准生产环节的公益性技术展开突破。张健透露,产研院聚焦威海七大千亿级产业集群,联合高校院所、骨干企业,采用“项目经理制”着力研究攻关一批关键核心技术与“卡脖子”技术。
记者从威海市科学技术局了解到,威海市级财政扶持“1+3+N”创新平台体系的形式也已确定:在前期已投入4亿元用于平台载体建设和设立子基金与项目直投的基础上,今年起连续三年,每年再安排1亿元专项扶持资金、1亿元专项基金,前者用于支持产研院组织重大技术创新项目、引进创新人才团队、公共科研基础设施建设等,后者主要用于设立子基金和项目直投。
新闻推荐
亲爱的全人类:您好,我是威海市环翠区码头小学五年级的谷嘉芸。今天我写信的目的是希望大家能够保护动物,守护我们的...
威海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威海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