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区89个“梦工场”完成技改万余项

威海晚报 2019-05-30 09:28 大字

近年来,威海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总工会积极响应“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号召,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打造劳模(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为抓手,全力释放企业职工的创新活力,目前已建成省、市、区各级劳模(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89家,完成技术改造和技术革新12667项,创造经济效益近5.6亿元。

鼓励企业创建创新工作室

威海高新区总工会对劳模(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高度重视,为鼓励企业积极参与创建,制定了《高新区劳模(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管理办法》,对创建工作进行明确规范,并建立了严格的考核机制,考核合格的,高新区总工会将给予1万元的资金奖励,并择优推荐参加市级创新工作室创建,对达到市级标准的再给予2万元资金支持。

在各种利好政策的驱动下,创建工作在高新区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一些先进典型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你们现在看到的这些创新成果都是我们工作室成员的心血,创新工作室成立至今,我们已经获得16项国家专利,极大提高了公司的效益。”日前,威高集团医用高分子制品股份有限公司“田世丹创新工作室”带头人田世丹一边向记者展示他们的创新成果,一边兴奋地说,“这都得益于工会的帮助与支持,如今,我们的创新工作室已经成为职工们最钟爱的创新驿站!”

创新“梦工场”带来巨大效益

小小工作室,创新大能量。“田世丹创新工作室”是高新区创新工作室的杰出代表。在高新区总工会的规范创建下,越来越多的创新工作室正成为广大职工开展技术改造和创新的“梦工场”:

克莱特菲尔风机股份有限公司“肖仁勇创新工作室”带头人肖仁勇带头研发的“零变型工装模具”,完成了国内高铁风机领域很多人认为不可能完成的事,仅这一项创新成果,每年就为公司争取到2000万元以上的高铁订单;

威海恒科精工股份有限公司的“丁忠召创新工作室”,由早期丁忠召一个人的“单打独斗”成长到现在以他为带头人、8名技术骨干为主要成员、广大一线职工广泛参与的喜人局面,工作室成立以来,共提出创新成果250多项,为公司创造经济效益1400多万元;

外资企业新兴迪基塔尔电子有限公司打造出学习型、知识型、技能型和创新型的职工团队——“青峰创新工作室”,工作室成立仅一年的时间,就有12项实用性创新课题荣获威海市级职工技术创新奖……

“传帮带”孕育出“工人创客”

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也,众智之所为,则无不成也。随着创建工作的深入,高新区内的劳模(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已由“亮点”到“亮片”、由“成型”到“成势”、由“花开数朵”发展成“满园争芳”。参与创建的单位越来越多,涵盖的范围扩展到工业、农业、文化、教育、医疗等各行各业,工作室类型也由最初单一的技术创新类发展成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服务创新等多种类型,达到市级以上职工创新工作室标准的就有77家。

围绕发挥创新工作室作用,高新区总工会积极开展“传帮带”活动,充分发挥领军人物、技术骨干的作用,全区89个劳模(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共整合出2000多人的技能工人团队,通过“一带一”“一带多”的形式,结成师徒对子5380对。创新大舞台,职工“唱主角”,“工人创客”们在引领高新区发展过程中正辐射出越来越强大的创新能量。(威海晚报记者 常会会 通讯员 夏丽萍)

新闻推荐

男子等红绿灯时突倒地 小伙用专业手法救助获赞

潘尹良(左三)在现场看医护人员对患者施救宋先生供片5月20日11时许,市区世昌大道与古寨东路交叉路口上演感人一幕:一骑电...

威海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威海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