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能手,每年创效200多万

威海晚报 2019-05-28 10:56 大字

创新能手,每年创效200多万

——访豪顿华工程有限公司机械加工工程师李新占

进入公司20多年时间,他从一名对机械加工技术懵懂的实习生成长为技术骨干,完成了人生的华丽蜕变。如今的他,每年完成创新改造项目达20多项,创效200多万元。他就是威海市劳动模范、豪顿华工程有限公司机械加工工程师李新占。

1996年,李新占进入豪顿华工程有限公司工作。那时,大家对数控技术还不是很熟悉,车间里数控机床还是手动的,他是公司里为数不多的几个能操作数控机床的工艺员。

工作中的李新占 资料片

“进厂时安排我操作工作台直径达4米的CNC立式镗车中心,该镗车中心既有车的功能,还有钻、镗孔、铰孔、及攻丝等功能,面对这样一个功能齐全且国内最先进的大型镗车中心,我在技校所学的数控知识和实操经验根本应付不了。”李新占说,工作之初,就遇到这样一块难啃的硬骨头,但并没有把他吓倒。他通过查阅机床说明书熟悉代码指令,不断进行模拟演示;遇到加工技术问题,就向师傅请教;下班后,在宿舍学习数控刀具及使用参数等,这使得他在很短时间内便掌握了镗车中心的操作技巧,获得公司领导一致好评

“作为新时代的技术工人,不仅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走上工作岗位后,李新占逐渐感觉到自己掌握的知识和技能远远不够。经验是在工作与学习中积累出来的,工作中遇到不懂的问题,他就一遍遍向车间里的老师傅请教,晚上下班回到家中,再认真回想一天来的所学,总结记录下自己的感想。几年下来,他的专业技能不断提升,操作逐渐熟练和稳定。

从车工、工艺员,到工装、编程,再到机械加工,20多年的摸爬滚打,让李新占对这一整套流程所有的骨骼血肉都很熟悉,练就了一身绝活:别人发现不了的问题,他能发现;别人解决不了的问题,他能解决;别人能解决的问题,他能解决得更快更高效。

起初,公司生产车间所用的压缩机核心部件气盘全要依靠进口,价格很高。2014年,公司派李新占去法国学习压缩机气盘加工技术及编程方法。凭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头,回国后,李新占将所学积极用于实践,最终,实现了压缩机核心部件气盘的国产化。2016年,公司生产了近20台。

2016年,李新占从工装、工艺、刀具选型及非标刀具制作等多方面综合考虑,成功攻克轴流风机叶片加工难题,不仅打破了长期依赖进口局面,而且效率不断提升,已经赶超国外,加工工时从最初的每件6小时提升至每件仅需2.8小时,年产量2000多片。这项成果在2016年“威海市职工合理化建议金点子评选”活动中获得一等奖,李新占因此被授予“威海工匠”“最美经区人”等荣誉称号。

“劳模是一份荣誉,也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今年公司将有越来越多的先进设备投入使用,也有多个新产品正在开发,这是机遇,也是挑战,我将把这份感谢与感恩化作行动,以更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兢兢业业做好自己的本质工作,同时做好传帮代作用,为公司发展作出更大贡献。也祝公司越来越好,业绩再创辉煌。”李新占说。(记者 常会会)

新闻推荐

当事人情绪激动突发疾病法院干警紧急施救助平安

“法官,我感觉自己喘不过来气儿了……”近日,在威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人民法院二楼审判庭走廊,吕女士在调解过程中因情绪过于激...

威海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威海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