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绳编编出浓浓文化味 本报小记者体验非遗“绳文化”

齐鲁晚报 2019-04-09 05:31 大字

本报威海4月8日讯(记者李孟霏陈乃彰通讯员王洪秀黄蓓)3月24日上午,春寒乍暖,本报30余名小记者来到经区蒿泊小学,体验亲子绳编活动。

活动中,孩子们分为两组,一组跟随黄蓓老师学习用平结编蜻蜓,一组跟随王洪秀老师学习用蛇结、平结编手链。

由于很多学生是第一次参与到绳编中来,两位老师耐心详细地讲解编制方法,并手把手的示范,在老师的指导下,孩子们很快地掌握了窍门。

“老师,绳编结实在是太神奇了,从头至尾只用一根绳就可以编出这么漂亮的物件,我们的祖先太聪明了,中华文化真是深不可测!”小记者们的热情被点燃了。挑、压、绕、穿、抽、拉,七彩绳线在孩子们的指尖缠绕跳动。虚心的请教,认真的琢磨,多彩的绳编作品在孩子们的手中诞生了。

一个多小时过去了,教室里彩绳飞舞,色彩斑澜,大家都在自己的努力下,和家长一起携手编出来具有浓浓传统文化味道的绳编,其中的乐趣也只有他们自己了解。

绳结,跳跃在孩子们指尖上的智慧。它点燃了孩子们内心深处情感的火花,喷发出创新思维的烈焰;它使孩子们在指尖的神采中领略美、感悟美、传递美、创造美,为孩子织就出一片美育的天空。

据了解,“绳编”是蒿泊小学的实践拓展性课程之一,提升了师生的综合素质,丰富了学校的教育内涵,更打造出了蒿泊小学昂首迈向优质教育的品牌。学校先后荣获“威海市规范化学校”、“威海市绿色学校”、“全区德育工作先进单位”、“青年文明号”等荣誉称号。

新闻推荐

威海集中整治近海管理秩序 圈占海域、沙滩,违禁渔具,“渔霸”及保护伞,都在举报范围

本报威海4月3日讯(记者陶相银通讯员姜斌)4月3日,在石岛商港码头,石岛边防派出所民警张贴《关于开展全市近海管理...

威海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威海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