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老院长 乐当“和事佬”

威海晚报 2019-02-19 09:44 大字

近3年里成功调解案件678起,“档案索引”记满了6个笔记本

退休老院长 乐当“和事佬”

威海新闻网2月19日讯 (记者 张玉婷 文 姚威 图) 近3年工夫,成功调解案件678起,案件记录记满了6个笔记本;今年元旦至今,调解259起……很难想象,这样大的工作量是由一名年过七旬的老人完成的。作为环翠区诉讼服务中心的一名人民调解员,徐承刚用行动,用热情,让自己成为当事人眼中最贴心的金牌人民调解员。

等待调解的案卷堆满案头。

“我觉得,解开这个疙瘩的钥匙说不定就是你,你还是和老太太再沟通沟通。”2月13日下午,环翠区诉讼服务中心203室,72岁的人民调解员徐承刚,正在接待两名因家庭纠纷而找来调解的当事人。在捋清调解点后,他对其中一当事人提出了建议。

当天下午一点半一上班,徐承刚便着手调解这起纠纷。起初,双方各说各的理儿,毫不相让,经过徐承刚一个多小时苦口婆心地调解,其中一方最终松了口,表示回去考虑考虑。送走两名当事人,已是下午3点多。

在接待两名当事人的一个多小时里,徐承刚边听边调解,同时,还不时地在用裁好的纸条制成的小本子上记着什么,记完一张便将其取下,放进旁边一个绿色的工作笔记本里。

面对记者的疑问,徐承刚笑着说,纸条上记的是他和当事人交谈中的要点,以备下一次调解时好用。毕竟自己年纪大了,记忆力不行了,所以就顺手记下来。“好脑子不如个烂笔头。”徐承刚说,这样做,能提醒自己别遗漏了啥,让调解过的案件不留尾巴、不留后遗症。毕竟,有些时候会出现案中案、一案派生多案的复杂情况。一旦处理不妥,势必给当事人造成伤害,给自己留下遗憾。

看到记者对工作笔记也感兴趣,徐承刚把它们一一拿了出来,平铺在桌子上,一共6本。徐承刚笑着说,近3年来,他经手调解的678起案件都在这里面。平时它们摞在办公桌上,自己想查哪一起案件,拿过来翻翻就行。

翻阅这6本工作笔记,记者发现上面主要记录着每起调解案件的双方当事人的姓名、联系方式、最终调解结果。徐承刚说,他对每起案件都做了数字标注,所以查阅起来很方便。因此,这6本工作笔记相当于这678起案件的“档案索引”。

工作笔记上,有些案件被用显眼的红色圆圈标注着。对此,徐承刚这样解释说,这些都是案情比较复杂、调解时间较长、调解结果比较好的案件。

说起自己与人民调解员的结缘,徐承刚爽朗地笑了,他说,这还得从环翠区诉讼服务中心的成立说起。

2016年3月22日,环翠区诉讼服务中心成立,主要负责指导全区各级、各类调解组织开展矛盾纠纷的多元化解工作。中心成立之后,急需一批人民调解员从事调解工作。有着十余年人民陪审员经历,从市中医院院长退下来的徐承刚成了最佳人选,不过,那时他已70岁,工作人员不敢确定他是否会同意。没想到,话一出口,徐承刚当场就答应了下来。他说,自己热爱这份工作,啥也不图,“只要党和人民群众有需要,我这把老骨头就豁得上去。”

在徐承刚看来,调解工作无小事,他经手的案件包括家庭矛盾、邻里关系等,有些事看似不大,但如果处理不当,可能就会演变成大的事件。所以每次调解,他都格外用心,坚持做到耐心、细致、公正、公平,把纠纷化小化了,充分发挥人民调解员“第一道防线”的作用。

正因了这份沉甸甸的责任,尽管年过七旬,徐承刚工作起来仍十分有热情,加班、加点、出现场都是常有的事儿。

“尊老是传统美德,你是年轻人,至于为两厘米和老人争来争去吗?”2018年8月的一个周末,徐承刚在调解一起邻里纠纷案件现场上,好言规劝一名年轻人。那天天很热,他的衬衫早已湿透了。

原来,年轻人与对方是邻居,两家因草厦子重新垒墙的位置相差两厘米起了争执。徐承刚曾打电话反复调解,无奈双方坚持走司法程序。“这件事情很小,完全没有必要浪费司法资源。”于是,徐承刚不顾天气炎热,带着皮尺来到现场,征求双方意见,确定垒墙位置。最后,双方签订了调解书。事后,年轻人不好意思地跟徐承刚道了歉,并说:“真没想到,您这么大岁数,这么热的天,还坚持到现场。”

徐承刚说,每次调解成功,他的内心都充满了成就感。这些都被他记录在工作笔记当里,闲暇时翻翻看看,调解时那一幕幕都闪现在眼前,当事人或感激、或道歉、或祝福的话回响在耳边,这让他更加坚定了当一名合格人民调解员的决心与信心。

徐承刚说,在身体允许的情况下,只要人民群众需要,他将一直干下去,“为了这个目标,我奉献一生都是值得的。”

新闻推荐

一年三百天加班 居民赞称“铁娘子”

古北社区党总支书记王爱花深入扎实开展工作,热情服务群众一年三百天加班居民赞称“铁娘子”威海新闻网2月14日讯(记者李林...

威海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威海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