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承刚 百姓身边的金牌调解员

威海晚报 2018-11-19 09:47 大字

徐承刚,男,1947年1月生,环翠区诉讼服务中心人民调解员。退休后不忘初心,在人民陪审员和人民调解员的岗位上继续发挥着光和热。11年来,共陪审和调解了1600多起案子,被称赞为“金牌陪审员”“金牌调解员”。

徐承刚 资料片

?每次陪审都有陪有审

2007年退休后,徐承刚放弃了在家颐养天年的退休生活,申请成为了一名人民陪审员。

接过这副担子后,为弥补专业知识的不足,他每天坚持提前半小时左右到班,并先后多次参加各级法院举办的人民陪审员培训班,一有时间就翻阅有关法律书籍和观看法制频道的相关报道,一有机会就与社区法律援助中心的律师交流学习体会。几年来,他参与陪审的案件多达600多起,每次陪审都做到有陪有审,有审有议,每次合议时都会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得到了法官和当事人一致认可。

徐承刚曾陪审过一起刑事伤害案件,公诉机关按轻伤诉讼,侦察机关要求法庭按重伤审理。在第二次合议时,徐承刚依照法律规定,提出如果没有新罪公诉机关不应再追加诉讼的意见,最后被法庭接纳,既保护了当事人利益,也维护了审判的公正和法律的尊严。

?每次调解都尽心尽力

2016年3月,环翠区人民法院组建了诉调对接中心,需要一批人民调解员从事这一工作。由于徐承刚多年的群众工作和法律工作经验,成为了最佳人选之一。

在调解过程中,遇到有些案件事实不清楚的,徐承刚就利用业余时间亲临现场勘查,有些掌握不准调解尺度的,就主动与相关法官沟通请教,有些需要准确使用法条的,就利用电脑查清楚。他还注意和律师们处理好关系,便于他们做当事人的工作,达到顺利结案的目的。

2017年10月,5名农民工起诉要求包工头付3万多元工资,之前他们多次找包工头无果。经过调查,徐承刚发现,由于包工头未按时付基本生活费,迫使这些农民工停工离开,包工头以停工为由拒签已完成的工程量,使他们丧失了应有证据。徐承刚经过认真考虑,找到了工程发包方,由发包方责令承包方按记工单付给相应的工资。事后,成功领到工资的农民工专门制作了一面锦旗送到诉讼对接中心。

“老百姓是有难处才会来调解,是对我的信赖,所以我每次都要尽心尽力。”徐承刚表示,只要当事人有需要,他就会继续帮助他们,永远做他们的“贴心人”。(市文明办供稿)

新闻推荐

花饽饽里“蒸出”好日子

威海新闻网11月14日讯(记者仲艳楠通讯员王琛林)11月9日,全市花饽饽技能大赛在临港区蔄山镇举行,30多名面点制作高手各显其能,...

威海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威海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