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总三个“着力点”打造高技能人才高地 强化技能提升做实活动载体创新激励机制

齐鲁晚报 2018-08-14 07:39 大字

本报威海8月13日讯(记者陈乃彰通讯员夏丽萍)在刚刚结束的山东省第六届职工职业技能大赛中,威海市选拔15名选手参加了全部5个工种的比赛,并取得个人冠军1名、亚军1名、第5名1名,各工种团体第1名、第5名、第6名、第9名、第10名的优异成绩,个人和团体成绩均实现历史性重大突破,创造了威海市参加全省职工职业技能大赛以来的最好成绩。

优异成绩的取得得益于近年来威海市总工会在打造高技能人才队伍中所作出的努力。一直以来,威海各级工会组织主动争取、积极作为,以“强化技能创新”、“做实活动载体”、“创新激励机制”为着力点,把提高职工队伍技能素质作为推动人才强市战略实施的一项重点任务,始终抓紧抓好。

强化技能创新,助推职工成长成才。作为促进企业和职工共同发展的有效切入点,技能创新是实现企业和职工利益最大化的最佳结合点。在提升职工技能方面,威海市总工会紧紧围绕企业的生产经营需要,有针对性地开展培训、举办竞赛,通过师徒结对传帮带,突出技术绝活的传承,让职工看得懂、学得会、用得好,仅去年就有10000多名职工提升了技能等级,成为本行业、本岗位的行家里手;在强化职工创新方面,大力开展争创“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活动和“五小”活动,既不同于企业的科技研发,又不同于简单地推广使用,真正把优秀的一线技术工人组织起来,重点在工艺流程环节搞创新、搞发明,小中见大,积少成多,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有益补充。活动的开展,为企业培养了一大批高技能人才,提升了企业竞争力,企业的创新发展也为职工的成长成才创造了更好条件,形成了企业和职工的良性互动。

做实活动载体,打通职工成长通道。围绕实现竞赛一体化、对接晋级政策,近年来,威海市总工会联合市人社局等部门开展全市职工职业技能竞赛月活动,组织企业、区市、市,层层发动、层层练兵、层层选拔、层层比赛,并通过晋级政策打通工人成长绿色通道。活动的实施,改变了过去竞赛活动由各个部门分散组织,平台搭的多,效果参差不齐,工人获得感有限的状况,充分发挥出技能竞赛在构建职工技能形成体系方面的积极作用。围绕推进职工创新,着力开展了“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争创活动,最大限度地把分散在不同岗位的创新能手组织起来,形成专门的创新团队,针对生产工艺中的重要环节进行攻关、改造、升级,直接在一线推广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五年来,威海市总工会共命名表彰了115家市级劳模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联动形成了575个一线技术攻关小组,3000多名“草根技工”加入创新队伍。截至目前,威海各级工作室完成技术攻关2000多项,获国家专利828项,创效8.3亿元。

创新激励机制,激发职工创新热情。近年来,威海市总工会先后制定下发了《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管理办法》、《职工技术创新成果和合理化建议“金点子”奖励办法》、《金牌职工和创新能手选树管理办法》,每年进行评选表彰,每年奖励金额达到200多万元,切实增强一线职工荣誉感、获得感,激发向上动力。针对一线职工创新政策不完善的问题,今年6月19日,威海市总工会又出台了《关于鼓励一线职工岗位创新的若干意见》,“真金白银”鼓励一线职工岗位创新,这在全省尚属首创。意见将推动建立全方位培养、评价、使用、激励机制,支持职工创新项目开发、创新成果实现和创新价值认可,让想创新、能创新的职工有舞台、有支撑、有激励,依法保障创新者合法权益,让“创新实现人生价值”成为职工的职业追求。

新闻推荐

“严重交通违法严管月”启动,每周五至周日夜查

本报威海8月9日讯(记者陶相银)目前正值高温酷暑和客货运输旺季,高温降雨恶劣天气频发,超员、超速、疲劳驾驶、非法营...

威海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威海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