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拼财力不盲从 揽才留才靠环境 威海深化提升“英才计划”全面优化人才发展环境
□本报通讯员孙芳
“是威海优越的发展环境,使我能够舒心工作、专心研究。”作为威海市新入选的产业工程特聘专家,高永吉说道。
今年初,由迪沙药业集团主导完成的“坎地沙坦酯原料与制剂关键技术体系构建及产业化”项目获得201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这也是2013年以来威海市首个本地企业作为牵头单位获得国家级科技奖的项目。作为威海市全职引进的技术专家,迪沙药业集团副总裁、项目研发带头人高永吉在新药研究和成果转化方面的研究工作,尤其是心血管药物研究方面卓有成就,使企业在沙坦类代表药物坎地沙坦酯的研究处于世界先进水平。
为在人才竞争中占得先机,威海市以优化人才发展环境为着力点,不盲从、不盲动,量力而行、积极作为,坚决跳出财力比拼的怪圈,充分发挥自身的宜居优势和资源禀赋,从创业支持、人才培养、平台打造、贴身服务等多个方面,提供全方位、一揽子解决方案,确保各类人才在威海能够找到用武之地,一展所长。截至目前,全市人才资源总量达到62.5万人,共有市级以上重点人才工程专家1078名,其中,国家“千人计划”“万人计划”专家19名,泰山学者、泰山产业领军人才96名,齐鲁系列人才工程专家103名,市人才项目产业工程特聘专家88名。国家、省级高层次人才数量呈现出“井喷”式的增长态势,
引进了游晓蓉、殷敬华等一批国际知名专家。
近日,威海市立足重点产业和社会事业发展需要,出台《关于深化提升威海英才计划支持新旧动能转换工作的意见》,系统推出21项人才工程与13项支撑措施,以更加积极有效的人才政策全面优化全市人才发展环境。
《意见》突出高端人才引进,分层制定高端领军人才支持计划,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和重大产业影响的杰出人才及团队,实行“特事特办、一人一策”,并提供威海产业发展基金支持。对市级人才项目产业工程入选专家,给予最高300万元经费资助。对千人计划、万人计划入选专家,给予最高100万元配套经费资助。
同时,注重基础人才培养。着眼培育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所需要的支撑人才,建立“同城化”人才聚集机制,对与本地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的驻威高校人才,给予最高30万元经费资助。对来威创业就业的博士、硕士和本科毕业生,给予一定数额的工作津贴。对新认定的高、中级技师分别给予2万元、1万元一次性奖励,并对所在企业进行奖励。
聚焦全市七大产业集群,《意见》配套制定海洋产业、服务贸易、医疗康养等7项专项人才支持计划,定期选拔创新创业人才团队,给予最高300万元科研补助。对于全职引进的产业领军人才,发放每月最高1万元的工作津贴。对于通过产学研合作突破核心技术和重大瓶颈的创新型人才,给予最高20万元资金支持。
《意见》提出强化人才平台支持。围绕打造国际化、常态化引才品牌,加大对“威海英创会”“智汇威海”等引才活动支持力度,给予签约落地的人才项目最高50万元经费资助。围绕打造高端人才聚集区,给予“千人计划”专家工作站50万元经费资助,对组建产业研究院等创新创业基地的,给予最高300万元经费资助。同时,鼓励企业设立离岸创新基地,给予最高100万元经费资助。
为进一步提升人才服务质量,《意见》明确加强融资支持,用好新旧动能转换产业发展基金,引导各类投资主体加大对技术创新和项目研发投入,切实缓解高层次人才创业融资难题。加强精准服务,全方位建立人才服务专员制度,一站式提供调动、落户、配偶工作、子女就学等综合服务,解决人才后顾之忧。
新闻推荐
本报威海7月3日讯(记者陶相银实习生顾雯)司机张师傅已有20多年驾龄,午后强忍睡意开车出了事,货车一头撞毁5节护...
威海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威海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