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机床上的“雕刻师”
数控机床上的“雕刻师”
——访威海广泰空港设备股份有限公司数控技工邓鹏飞
◎本报记者 刘凯建
轰鸣的车间,坚硬冰冷的机器,各类繁杂的编程数据,叮叮哐哐的金属声,这些构成了邓鹏飞工作的全部。老工匠经常抱怨“如今的年轻人不能吃苦……”可身为90后的邓鹏飞用他的上进和努力打破了这一偏见。
再过几个月,邓鹏飞入职数控行业就将满十年。这项工作很平凡,甚至有些枯燥,可邓鹏飞总是能将自己的想法在加工过程中转变成现实,并乐此不疲,向所有人展现着年轻人传承的“工匠精神”。
一步一个脚印
参与核心技术研发
作为一名大型龙门镗铣床工人,日常工作中各个加工指令都早已深深刻在邓鹏飞的脑海里。他对工作精益求精,力求完美。超强的学习能力和对精确度的追求,使他很快从同龄人中脱颖而出,多次参与单位核心技术领域的研发工作。
从2009年进入单位参与我国第一台无杆飞机牵引车的研制,到2013年参与举高喷类消防车的研制,再到2015年参与公司各种产品车液压缸的研制……大到各个液压缸零部件材质的热处理、粗精加工的合理选择,小到每一个零件的各个累计公差的合理计算、各个加工的表面粗糙度要求、各个锐边倒角的大小……一步一个脚印的邓鹏飞稳步成长,也帮助公司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题。
这些年,在工作之余,邓鹏飞还参加多种职业培训,目前,邓鹏飞已经熟练掌握Mastercam电脑软件编程、UG软件建模等,取得数控铣技师资格证书、数控铣高级技师资格证书,更是攻破了不使用三维扫描在鲜鸡蛋、灯泡上刻字刻图案的技术难关。
从24岁开始,他便开始横扫国内数控大赛奖项。2017年,邓鹏飞更是获得了威海市优秀青年岗位能手、威海市金牌职工、山东省技术能手称号。他热衷于参加比赛,渴望拿奖,不是为了荣誉,而是他享受比赛。“和匠人们比赛,也和过去的自己比赛。”邓鹏飞说。
听音能辨差错
小工匠成大师傅
日常工作中,除了投入到加工工作中,邓鹏飞还十分注重机床的日常保养和维修作业。
2015夏天,在正常加工作业过程中,他突然听到机床Y轴滚珠丝杠有非常不明显的间歇小异响。保养、维修本不是他的业务范围,但直觉告诉他,机器或许出问题了。他及时与维修技术人员沟通,对机床Y轴滚珠丝杠进行检查,发现伺服电机联轴器松动,定位销脱落。邓鹏飞的及时发现,间接为公司节省了几十万元的经济损失。
2011年一次夜间,大雪封路,因为挂念车间一项工程,邓鹏飞在零下十几度的严寒中,徒步十公里,走了两个多小时,才到公司。这看似疯狂的举动,在他已习以为常,因为在他眼中,工程比天大。
邓鹏飞将工作当作自己的事业,把车间当成家来热爱。凭借勤学苦练、锲而不舍的干劲儿,邓鹏飞练就了一套过硬的本领。
如今,邓鹏飞已不单单是一名工匠,更是匠艺带头人。业余时间,除了精研专业技能外,为了带好团队,他也会自学管理及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邓鹏飞说,自己带的徒弟年龄层覆盖非常广,每个年龄层的人情况都不同,他不会“一刀切”地带人,而是根据不同群体的不同特点,因地制宜,制定最适合他们的方法,最大限度地挖掘每个人的潜能,使管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更好地为技术服务。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杨明清通讯员夏丽萍)“太受教育了,太震撼了!党性教育基地把中国共产党的故事讲得淋漓尽致、入脑入心。作为一名共...
威海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威海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