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7岁的于光老人爱读晚报、爱惜晚报……
87岁的于光老人爱读晚报、爱惜晚报,还曾把报纸送给孙女当嫁妆……
“晚报是我家的‘传家宝\’”
威海新闻网讯 (记者 王静 文 薛航 图)有这样一位晚报读者,他收藏晚报自创刊以来所有的报纸;他认真阅读每一篇新闻,并把自己喜欢的一一做了标记;他把报纸视若珍宝,每次搬家都会先给它们找个好“住所”;他把报纸当做“传家宝”和“嫁妆”送给晚辈……
他就是现年87岁的于光老人,他是晚报终身荣誉读者,是一位爱报如痴的老人。
精神矍铄的于光老人。
于光写的报刊登记目录,笔迹工整。
为方便查找,他为装订好的报纸制作目录
昨日,记者来到于光老人的家。他的家收拾得干干净净,但家具却大多是老样式。环顾整个屋里,最吸引记者的还是阳台上和客厅里的柜子,那里装满装订得整整齐齐的晚报。
打开这些柜子,每一期报纸都按月份装订好,早些年是一年装订一本,后来变成半年装订一本。于光给每一本都精心做了封皮,封皮上标注着从几月到几月。装订报纸用的是很粗的白线,每一个针孔都是他用小锤子和钉子钻出来的。最近两年,由于年龄大的原因,他的手使不上劲,不方便钻孔了,所以,最近两年的晚报都是用大夹子夹在一起的,不过,依然整齐有序。
翻看报纸,不时看到红色的划线,于光老人说,这是他读报时画的,标记的内容多是健康知识和最新政策。
说着话,于光让女儿从柜子里找出一个绿色小本,封皮已被浸染,是很久以前的样式。打开本子,只见里面一行一行整齐地写着《威海晚报》的装订目录,“1995.10——1995.12,1本”1996.1——1996.12,1本”……
于光告诉记者,退休前,他在机关做过档案整理工作,经常为档案文件制作目录,随着收藏的报纸越来越多,他就自己制作了目录,哪一年有几本装订本,分别从第几期到第几期,都标记得清清楚楚。“做好目录,查找起来很方便,清点本数更方便,尤其是收拾东西的时候,我直接就能知道,到底有没有弄丢的。”于光说。
遇到喜欢的内容,于光会用标尺和红笔画线标注。?
2005年,于光获得的荣誉证书。
与老伴装订晚报的照片,成了他的最爱
客厅的桌子上摆着一个相框,相框倒没什么特别,但里面的照片却很有故事。
那是2005年9月8日的《威海晚报》封面照片,照片里,时年75岁的于光和老伴儿一起装订报纸,晚报的摄影记者给他们拍下了这张合影。这张合影曾被子女放大、装裱,挂在家里最显眼的位置,后来,大照片老化,子女又给他重新洗了一张,做了摆台,一摆就摆了将近10年。
于光告诉记者,他和老伴的合影倒是不少,能这么一直摆着的也就这一张。“这张照片跟别的照片不一样,意义很大。”于光说。
这张照片拍摄不久,2005年10月1日,于光就被评为《威海晚报》的终身荣誉读者,并从次年开始享受免费赠报。
“这么多年,每到年底,都会有发行人员告知我们,明年的赠报手续已经办好了,作为咱晚报的忠实读者,能受到这种礼遇,简直太幸运了!”于光的女儿于爱华说。
登上晚报封面的这张报纸,于光倍加珍惜。
孙女出嫁,他用部分晚报做嫁妆
不论家里有什么大事,也不管是逢年过节,于光家的客厅里永远摆着晚报,晚辈们来了,他们都会习惯性地坐在沙发上随手翻看。“平时大家工作都忙,没太有时间看新闻,回到老爸家里,顺手看一看,能学到不少东西。”于爱华说。
于光和老伴外出居住、旅游时,子女会定期来一次家里,主要任务就是把这段时间的晚报收拾起来放好,等他回家后再看。“如果赶上哪天的报纸没送来或者弄丢了,我爸就跟丢了宝贝一样,一遍又一遍催着我们去搜罗,去买,一张都不能少。”于爱华说,“赶上刮风下雨天,送报员来得晚,我爸就会站在窗户边,一旦看到报纸投进报箱,第一时间下楼去拿,生怕弄湿了。”
说起跟晚报的故事,于光又想起一件事。大约十年前,大孙女出嫁,他问孙女想要点什么礼物,孙女指了指阳台柜子里的晚报说,“爷爷,把你收藏的报纸给我一部分吧,我来帮你保管。”于是,2005年以前的《威海晚报》传到孙女手里。
“孙女是个仔细人儿,放她那我也放心。年轻人能喜欢收藏这些报纸,我别提多高兴了。”于光说,以后,他会把《威海晚报》当做“传家宝”往下传,儿子女儿不爱保管就给孙子孙女,孙子孙女如果也保管不好,就上交给政府,留作档案用。
说到这里,于爱华笑着插了一句:“谁不爱保管啊,我们都喜欢这‘传家宝\’!”
新闻推荐
投资理财失败引发借贷官司 这个项目叫RS联盟理财,涉及上海江东富强项目
本报威海12月19日讯(记者林丹丹)近日,环翠法院审结了一起民间借贷合同纠纷。邵某等11人与张某某约定投资所谓RS联盟理财项目,邵某向张某某账户汇款8000元。之后理财失败,邵某以借据为证要求...
威海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威海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