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事带头看淡英勇往事
谷芳春在甘棠社区的家中。峡山区经过规划建设,如今变成一座新兴城市,谷芳春为此感到高兴。无论什么事,她都愿意带头支持新政策的执行。在社区改造中,她率先在拆迁协议上签字。在她的带动下,全村42名党员签字,群众的工作也迎刃而解。这位89岁的老人,依然在践行着党员的信仰和誓言。峡山变身城市名片沧桑巨变令人感慨
8年前,峡山区规划建设初见成效,谷芳春甚至不敢相信在这农村土地上能建一座新兴的城市。当初让王守德无限憧憬的峡山水库,在几代人不懈的努力下成为一片风光旖旎的湖泊。而那座光秃秃的褐色石山成了远近闻名的景点,峡山成了一张城市名片。这些沧桑巨变使谷芳春无比激动和兴奋。由此她想到了威海的老家,想回一趟岳家庄,看看童年时那个饱受欺凌摧残的村庄现在可如峡山甘棠这般好。
当年跟她一起埋地雷的姐妹都去世了。老人无限感慨,好日子来了,为了过上舒心安定日子、一起并肩作战的老战友却纷纷离世了,再也享受不到今天这来之不易的幸福。谷芳春说:“你看我现在过得多好啊,住着楼房多干净多暖和,白面馒头顿顿吃,馋肉了随时去买。这些年政府又把我当兵时的那块补助(退伍军人津贴)给我找上了,每个季度2700块钱。逢年过节,区里的领导和太保庄街道的领导都没忘了我,还带了礼物来看我……”言语间,谷芳春洋溢着舒心的满足。
回村不提英雄往事党员标准成为家训
据谷芳春的小儿子王保清讲,母亲习惯了朴素的生活,日常三餐从不挑剔。
谷芳春说:“直到老伴过世,我也没跟人说破他当年为什么非得回甘棠老家。他是怕我们娘几个饿急了眼会动国家粮油的心思啊。其实他是多心了。想当年在战斗中那样的危险都没有让我屈服,我还抗不住这点困难吗?我决不会做有损国家有损党员荣誉的事。”
“用党员标准要求自己”也成为她们家一条不成文的家训。谷芳春全家共有5名共产党员,除了他们夫妇俩,还有两个儿子和1个孙女。谷芳春对此很自豪。当年夫妻二人带着孩子回到村里,谁也没提之前的履历。村里人只知道在外当兵的王守德又娶了个当兵的媳妇,还是党员。后来谷芳春当了几年的村妇女主任,不管做什么事都是积极带头。“有些新政策刚传达下来,大多数群众不明确、不接受甚至强烈反对,这时候我会站出来,带头先执行了,大家就会慢慢地认可。”谷芳春说。
带头签字改造社区八旬妪愿做领头羊
峡山区建成后,大力实行社区改造,拆旧房是最棘手的问题。甘棠村处于主城区的重要位置,社区改造首当其冲,刻不容缓。工作组进驻甘棠,村里号召党员、两委干部先带头签字。在这重大议题面前有些党员踟蹰观望,目光纷纷投向谷芳春。谷芳春心里清楚她不带头别人就有推脱迟滞的理由,她二话没说,带头在拆迁协议上签了字。在她的带动下,全村42名共产党员纷纷签字,群众的工作就迎刃而解了。大家夸赞谷芳春“是真正的共产党员”,但也有个别群众不理解,说她“都是土快埋到头顶的人了,家里也不富裕,装什么老革命”。王保清听了不舒服,回家埋怨母亲:“你是党的人不差,但是参加了那么多战争,为国家和人民付出了那么多,到后来却成了一个农民,算起来吃亏已经不少了,实在没有必要继续带头,让人说咱闲话。”谷芳春听了微微一笑:“你没有经历过战争年代的残酷,怎么会知道和平社会和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怎么能理解今天我对党和国家的心情!”
89岁的谷芳春说:“只要党和政府有需要,我仍然会走在前面。”老人用她实实在在的行动践行着自己的信仰,捍卫着党员的荣誉,却淡泊了本该属于她的名利。她不寻常的人生经历无疑是一部厚重的典籍,字字珠玑,谱写着高尚的人生哲学。
本期图片由曹成提供(署名除外)
新闻推荐
以作风建设促发展 以发展成果惠民生 ——峡山区深入开展“作风建设年”活动综述
□本报记者刘超通讯员陈孝华李培政“我们把促发展、惠民生作为作风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使作风建设要求真正落地生根,增强了发展内生动力,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形成了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
威海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威海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