聋哑人姐妹花传承拓片技艺
“95后”姐妹花孙冉、贺坤是聋哑女孩,作为潍坊市博物馆的拓片师,她们将全部身心投入到这项非遗技艺的传承中,用双眼“听”懂文物和文化。12月8日,记者采访了这对姐妹花。
□文/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郭超图/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张驰
两位女孩早有缘分,一同到市博物馆工作
12月8日,记者在市博物馆拓片室见到了这对“95后”姐妹花孙冉、贺坤,一个活泼开朗,一个含蓄温婉。打拓声此起彼伏,但似乎与她们无关。
和两位女孩交流,记者需要借助手机打字,每次用手机回复问题前,她们脸上都会露出一个甜美的微笑。
孙冉表示,作为拓片师,她们的工作就是与拓片打交道。她手中制作的是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拓片,需要使用纸、墨和打拓工具,从石碑上不停地捶印其文字,待墨均匀地涂在纸上后,再轻轻拍刷,挤出气泡,一张黑底白字的拓片就复制完成了。
孙冉今年25岁,贺坤今年23岁,都是诸城人,先后毕业于潍坊聋哑学校。来到市博物馆工作后,两人很快成为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
据了解,孙冉在3岁时,因为一次连续多日不退的高烧,她渐渐丧失了语言交流能力。虽然命运残酷,但她看得很开,不仅喜欢画画,还喜欢打篮球,性格爽朗的她一直是同事眼中的“女汉子”。
贺坤则很腼腆,她出生时就无法顺畅地与他人交流,但她从来没有放松对自己的要求。
来市博物馆工作前,两位女孩还有一段奇妙的缘分。作为市博物馆的书法老师,“最美轮椅姐姐”刘晓清曾邀请潍坊盲校和潍坊聋哑学校的学生到博物馆参观,孙冉和贺坤就在其中,她们得体的谈吐给刘晓清留下了深刻印象。两位女孩毕业后,找工作屡屡碰壁。她们会面点、绘画、刻瓷等手艺,在刘晓清的推荐下,两人经过层层选拔、面试和培训,成为市博物馆的员工。
拓片技艺历史悠久且神圣,希望更多人了解
工作后,馆长为了让她们加深对文物的了解,先让她们做巡视员。“通过这些文物,我了解了潍坊文化的博大精深,打开了认识世界的一条通道。”贺坤说。
面对来之不易的工作,两位女孩非常卖力,赢得了同事和游客的一致赞誉。不久前,馆领导将二人安排到拓片室作拓片师,以充分发挥她们的长处。
拓片师的工作非常枯燥,每天需要拿着拓包不停地捶印。这项技艺对年轻人来说,能达到专业水准就不错了,因为很多年轻人吃不了这个苦。
“潍坊的拓片技艺历史悠久,在我心里,它非常神圣。”孙冉表示。因为听不见周围的声音,她们学习起来要比其他人更加困难。她们只能在老师讲课结束后,再一点点揣摩。“我喜欢这项技艺,虽然完全掌握很难,但我们从未想过放弃。”孙冉表示,每一次捶打都是与这项技艺进行心灵的“交流”,她们非常享受这个过程。
拓片制作的每一步都考验着女孩们的细心,每一道工序都要用心完成,稍有不慎,一幅作品就会前功尽弃。她们表示,制作拓片最难的就是铺设宣纸,经过浸泡的宣纸,稍微用力不均匀,就会被扯破。而空气排不好,用墨不均匀,宣纸和石碑依附不牢固,效果也会大打折扣。上墨所用的力度,需要依靠经验和手感,她们有时一天捶打8个小时。一天下来,常常手臂酸涩得抬不起来,但两位女孩从来没有喊过一声苦。
“这份工作让我们实现了人生价值。”贺坤表示,虽然命运给她们关了一扇门,但也打开了一扇窗。在市博物馆里,与一件件文物、一幅幅拓片作品打交道,她们变得越来越坚韧。未来,她们要加强自己的制作功底,让更多人了解这项非遗技艺。
新闻推荐
◎韩钟亮诸城西北有条太古庄河,是潍水支流,源头处有座海拔172米的小山,土名锡山,另有个斯文的别名,叫公冶山。孔...
诸城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诸城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