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瞬间和那些感动

农村大众报 2021-06-09 13:51 大字

牛钟顺

王昊在朋友圈写下两个字:大窑。

继而,又在朋友圈上了一张照片:两男一女系着红领巾,相视而笑。背景字幕:某市人民广播电台。

王昊所发,为6月1日14时。

王昊留起了胡子,为的是本色出演。围着嘴巴一个椭圆,椭圆下方一个点儿。庆祝建党百年纪念日时,他要在一部情景剧中,演杨靖宇将军一般的抗联军长。

王昊的朋友圈昵称,日前已改名为好好学习。红领巾照片,应是当天的节目结束后所摄。

6月1日醒来,一个红包在等着我:祝牛老师节日快乐!然后是留言:牛老师,谢谢您,谢谢您一直以来对我的支持和鼓励。

在这个专属的日子,原来我也可以收到“真金白银”式的问候。那颗本不苍老的心,受到这番鼓励,立即变得更加年轻起来——返老还童,童心未泯。

给我这老“顽童”送来节日祝福的,是一位从未晤面而居于京城的美女作家。她的以陈寿荣先生为原型的50万字的长篇小说《莲华梦》,正在热卖中。她的父亲,一位毕生效力于某电视台的资深编辑,其图文并茂的《陈寿荣评传》,精装大开,厚重有范,也已于日前问鼎画坛与文坛。

有一段时间,我对自己进行魔鬼训练。每天早上上班前的两个半小时,用笔写1000字,电脑上敲3000字。不是以月计,不是以年计,是以数年计。长年累月,从不懈怠。

雁峰说。或者应该说,是骆说,是笔名为马可的骆说。我看到了那足可盈尺的纸稿,不,是足可盈米。上面布满了密密麻麻纸写的文字。我说,如果将其交给出版社,将是一套充盈着浓郁文化气息的系列丛书。雁峰说,老师,既然是以文字的面貌示人,我就要保持好自己的形象。

雁峰,失却联系经年的文友。当年,他在报社当记者,许多人不认识他,可都熟悉骆雁峰这个名字。那是因为,他一天一篇或数篇,见诸报端的通讯报道。

就在三天前,在转发雁峰公众号链接时,我曾写下了这样几句话:

多年旧相识,因为文字。

又因同城远,天涯近,因工作生活之变故,彼此之间失却了联系。

近日,通过骆说公众号,通过公众号上的一篇文字,复又找到了彼此。

相约3000天,今天已至1361天。每天一篇的文字,隽永,简洁,饱满,大气,谁能为之?凤毛麟角之雁峰也。

我们已经相约,近日见个面。为叙旧,亦为找到,来时的路。

雁峰昨日自蓉城归,我们今天就见面了,因为那迫不及待的心情。

他放下了本该陪爱女过节的要事,我将卧床的母亲全部交于大妹。在雁峰的工作室,那个满是文化气息的数百平方米的空间里。

那靠北面的墙上,东面的墙上,俱是书。书,在这里不是装饰品,是都被一本一本读过的,被成百上千本地读过的。那悬于壁上的数幅字画,用澄澈的眼睛,时时望着它的主人,俱是,精气神。

雁峰早已备好了上等的水果和上等的茶,约好了与我相熟的数位朋友,王昊是其中之一。

我们聊文学,聊文学的功能,聊生活真实与艺术真实之间的关系。聊渠河南岸的诸城,苏轼的密州,聊东坡先生在这儿的诗兴大发;聊莫言,聊莫言的高密东北乡;聊陈忠实,聊陈忠实的《白鹿原》,聊《白鹿原》被改编成电影和电视剧的得与失;聊贾平凹,聊贾平凹《废都》的起与伏,聊他永远两个字作题的最新长篇《山本》和《暂坐》;聊我们风筝都的王威,聊王威刚刚上了全国文学大刊的最新短篇《阳光刺眼》和《蓝雨衣》。

王昊说,今天,真的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虽是不舍,却想在11点半左右离去,可雁峰早已预谋在胸,定好了酒店,并已让酒店提前炖好了据说是产自沂蒙山区的鸡,只等我等就范。

我想起了这座城市的这所大学,成立元年,那个在东校区也即现在的主校区文学院楼上苦读的学生,那个文学院老师们经常啧啧称赞的雁峰。他的心意,我当领了。

大窑,王昊在朋友圈写下的那两个字,为避免有那个什么之嫌,在这儿就不作任何解释了。喝它,津津有味地喝它,只为找找小时候吃冰棍的感觉;只为,今天是六一儿童节;只为,以40岁左右为主,上逾60岁,下满30岁的一群曾经的少年。

我和雁峰,我和朋友们说,这儿,我会常来的。下次来,不会等到下一个儿童节。

新闻推荐

开展2021年学前教育宣传月系列活动

本报讯(潍报全媒体记者何赛通讯员孙宗红李金玲)近日,诸城市科信幼儿园举行2021年学前教育宣传月启动仪式,...

诸城新闻,故乡情,家乡事!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诸城,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