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26年的工资账本
在青岛市西海岸新区,一位耄耋老人,用26年时间讲述了一个关于诚信的故事。
最近,81岁的崔西武拿出一本保存了26年的“工资账”,他要把自己26年前欠乡邻们的尾款一一还清。依靠轮椅出行的崔西武,在侄子的陪伴下,搭乘出租车途经100多公里路,先后到诸城市桃林镇上曹家沟村、西海岸新区大场镇两地三村,根据自己账本上的记录,还清了当年欠下的4070元。
许多尾款没有收回
时间退回到1995年,崔西武建起了现在自住的房子,一座二层小楼。周边的邻居看到他家施工质量好,便请他来盖房子,除了原本村里的村民,崔西武又从周边村找了一些略懂施工的乡邻一起干。崔西武本想带着大家一起赚钱,但事与愿违,到了年底,很多钱收不上来。
“他跟人算账很实在,觉得都是给乡亲们帮忙建自家房屋,给材料和工费钱就行,最后却吃亏了。”从崔西武老伴的讲述中,《工人日报》记者大致了解了当时的情形。当时,工程最后少支付些尾款的现象时常存在,正是因为这样的背景,崔西武承建的项目,有不少尾款最终收不回来……日子就这么一天一天流走,崔西武始终没有更宽裕的钱来还账,加上近几年身体不好,这些账就这么拖了下来。崔西武说,他和老伴儿精打细算过着日子,算算账,到今年手头上终于宽裕了一些。
还账那天,在诸城市桃林镇上曹家沟村,赵连光像往常一样吃完午饭,骑着电动三轮车去地里忙农活,正忙的时候接到妻子的电话,家里来客人了,据说是来还钱的。“没有人欠我钱啊,从哪里来的呢,还是个坐着轮椅的老人。”赵连光在心里嘀咕着,骑上电动车快速往回赶。
“这是崔老板吗?20多年了,崔老板老了,80多岁了吧,但你气质没变。”“这是小赵吧? 20多年了,小赵也已经变成老赵了,你也得60多岁了吧,胖了一些。”一番相认后的寒暄,两人拉着手坐下,谈起了过往的旧事。
18个信封
赵连光告诉记者,26年前,那时候30多岁的他是个壮实的汉子,在家种地收入少,就计划出去打工赚钱补贴家用。正巧邻村亲戚推荐了崔老板,赵连光就跟崔老板学建筑的手艺。
“崔老板人非常好,干活儿算账也公平,所以村里很多人都陆续投靠过来,最多时候20多人一起跟着崔老板干。”赵连光回忆,当时大家都很信服崔老板,谁家里有困难要用钱,去找崔老板提前支取,他都很痛快。“只是没想到,那年春节前,崔老板没钱发工费了,当时跟大家说明了,他暂时遇到困难,并且很正规地打了欠条。”赵连光说。
坐在小板凳上,崔西武掏出一本“工资账”翻起来,找出其中一份明细表,以及提前抄好的一份复件,上面认真记录着18个人的账目,包括“已开欠条”“开条后已支付”“尾款”三个项目,崔西武当天要来支付的就是后面的尾款。
崔西武递给赵连光,赵连光看了一眼马上就明白了。“这钱我们大家伙都已经商量好不要了,你也不容易,干活儿的时候对我们很照顾,就当大家一起喝了顿酒吧。”
崔西武上了年纪,听力已经下降,赵连光就一边比画,一边大声说,希望崔西武能听懂。崔西武摆摆手说不行,这些钱都是他当年欠下的,必须要还,语气和表情都不容置疑。
崔西武从包里掏出了18个信封,每个信封上都清楚地写着名字以及所欠的钱数。“张洪文102元,马洪军204元,李进山65元,周秋绪24元……”崔西武直接对起账来,每一笔都很仔细,总共18人,要支付4070元。“你原本就是他们几个的头,现在还是村主任,这会儿来不了的人,都交给你帮忙发给他们吧。”崔西武嘱托赵连光。
再也不用翻账本了
赵连光知道崔西武的认真仔细,赶忙拿过崔西武的账本,在上面签字摁手印,签收了这笔钱。随后他挨个打电话通知在家的村民来领钱。一时间,赵连光的家里热闹起来,他们再次见到崔西武也很兴奋,握着手久久不松开。“虽然这些钱现在来说很少,但在我们老哥几个的心里,崔老板这种诚信的行为,让大家特别感动。”赵连光说。
“我老崔,年轻的时候就被县里和公社的干部称赞是个清清白白的人,怎么能干对不起别人的事呢!在我有生之年一定不能欠别人的钱。”崔西武说这话时,神情非常坚定。“上曹家沟18人的工资结清了,现在就剩下我家10多个亲戚3100元的尾款了,等年前后这个账本就清了。”这本保存了26年的“工资账”也将完成它的使命,以后再也不用翻账本算账了。如今儿女孝顺,余生和老伴好好过,幸福的日子还长着呢。
崔西武的诚信,乡邻们的朴实,在这个春日里交织成一幕幕温暖的画面,温暖着故事里的每一个人。
近年来,西海岸新区不断加强精神文明建设,连续15年举办十大道德模范、十件文明好事和身边好人系列评选,涌现出各级各类典型600多个。
新闻推荐
本报讯(潍报全媒体记者窦浩智通讯员李芳)2月17日,位于诸城市高新片区工业大道北段的G系列节能环保轻型商用...
诸城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诸城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