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坐风筝离险地 小二办厂济乡亲

潍坊晚报 2021-02-07 08:39 大字

低声下气是小妾大难临头变英雄

《妾杖击贼》

奇人篇

我国古体小说有“志人”“志怪”两大系统,《聊斋》兼而有之。潍坊故事里的“志人者”不多,但让我们高兴的是都很精彩,向为“蒲学”专家注意,并给予很高评价。

(卷八)

益都西乡偏远处有一财主,家里蓄积了很多金银。他纳一小妾,温柔漂亮,然而夫人经常凌辱折磨鞭打她。小妾侍奉大婆非常勤谨,财主可怜小妾,往往在私下里慰抚,而她从未吐露过对夫人的埋怨。

有一天夜里,一伙盗贼越墙而入,把财主家的门几乎都撞坏了。财主和大老婆吓得浑身颤抖,不知所措。小妾却悄没声息地起床,摸黑找到一杆挑水的木杖,然后扒开门闩,呼地跳了出去。其时群贼乱如蓬麻,凶相毕露。小妾舞动木杖,风鸣钩响,瞬间将四五贼人击倒在地。贼盗又惊又怕,急得乱窜乱跳,慌乱间有的从墙头跌下,呻唤嚎叫。小妾此刻拄杖于地,望着群贼笑道:“如此孬种,不值老娘下手打得,也敢学做强盗?我不杀你,杀则污了我手!”随后将贼盗全部放走。

事后财主惊问小妾:“你怎有这等本事?”小妾说:“我父亲做过枪棒教师,他将武艺全部传授于我,不止能抵挡百人。”财主的大老婆听了更加骇异,后悔过去欺侮她,从此善颜待她。而小妾服侍大老婆仍如以前那么恭谨,毫无失礼之处。邻居妇女对小妾说:“嫂子击贼如打狗猪,为何甘心受棍棒鞭打的痛苦呢?”她回答说:“这是名分决定的,其他的无话可说。”听了这番话,人们愈加敬佩她的贤惠了。

赏读笔记

蒲松龄塑造了许多美丽动人的妇女形象,挑水的木杖关键时刻变成了击贼的武器,也让她在瞬间高大惊艳起来,由逆来顺受的奴隶变成了威风凛凛的英雄。一个很偶然的机会,使小妾改变了在家庭里的地位。然而如果没有这次盗贼入室的事件,她岂不是还要继续逆来顺受,默默地接受大婆的凌辱吗?

《小二》

(卷六)

滕县一个叫赵小二的女子,长得既美丽又聪明。她的父母受蛊惑加入了徐鸿儒的白莲教。赵小二是徐鸿儒最得意的弟子,最擅长“纸兵豆马”的法术。她的同窗丁生,劝她赶快背弃邪道。小二终于醒悟,制作了两只纸鸢(风筝),和丁生各乘一只,双双飞走了。

他们飞到莱芜地界,租屋而居。小二依靠法术,迅即致富,购买了牛马,雇用了奴仆,还建起了新房。本村一帮无赖见富生妒,上门抢劫,小二略施法术,便把他们打倒在地。

不久徐鸿儒被官府擒住,赵小二父母因株连而被杀害。丁生帮助小二赎回她哥哥赵长春的儿子,让孩子改姓丁,由他夫妇抚养。这年发生蝗灾,小二剪了几百只纸鸢,在庄稼地里放飞,从而避免了一场灾难。此事引来乡人的嫉妒,向官府告发她是“白莲教戚裔”。小二意识到这里是“蛇蝎之乡,不可久居”,随之变卖产业,与丁生来到益都县西乡,在一个偏僻乡村住了下来。

在益都落户之后,小二为人灵巧,善于理家积蓄,经营管理方面强过男子。夫妻俩开办了琉璃厂,雇工人做活,小二亲自教工人制作技艺。他们生产的琉璃灯具样式奇巧,色彩艳美,其他厂铺都比不上,所以货物销售得很快。几年之后,她家发展成当地的首富。

小二对婢女仆役管理得很严。几百人干活,没一个敢偷懒的。做活勤劳的工人,总有或高或低的奖赏,而懒惰的,则鞭打或罚其下跪。到了检查的这天,全体工人休息,晚间也不干活,就是要让奴婢们饮酒作乐。作为女主人的小二,像神明那样明察秋毫,没人敢欺骗她。因为奖罚得当,事情也就很容易办好。

此外村中二百余家,凡贫穷者,她赠予不同数量的资本,鼓励他们创业谋生,从此乡里再不见懒汉了。

那年大旱,小二令村人在野外设坛。她乘车出村,“禹步”作法,祈得甘霖倾注,使五里之内都解除了旱情。因为这件事,乡民更把她当神人对待了。

那天她不曾以纱巾遮挡面孔,村人们都看清了她的面容。青年小伙私下里议论她的美貌,然而真在路上相逢,却都肃然敬立,没有敢仰视她的。

每到秋天,那些干不动农活的儿童,小二发给他们钱,组织他们采摘野菜。二十年来,晒干的野菜堆满了楼屋。人们私下里偷笑她,认为毫无意义。然而,不久山东一带闹大饥荒,灾情严重到人吃人的地步。这时候小二拿出积存的干菜和杂粮,赡济当地饥民。邻村的人也都赖以活命,没一个外出逃荒要饭的……

赏读笔记

《小二》文字很长。前半部分是在滕县、莱芜发生的故事,有些情节纵然十分有趣,但考虑到这已属于“潍坊故事”之外,故笔者只作约略介绍。其实,仅仅在益都地面上,小二的所作所为也够得上精彩了。她开工厂,制作当时很“时髦”的琉璃灯,对工人的管理很有一套,大概今天的企业家也该刮目相看。故此马瑞芳教授对她高度赞扬,称其为“商品经济的弄潮儿”“富有活力的新型资产者”,是“绝慧美”的“聊斋巾帼”。小二则具叛逆精神和独立意识,敢于掌握自己的命运,以“主人”的姿态呈现于世人面前。蒲松龄这篇故事,简直就是潍坊青州“民办企业史”的一个华丽篇章。

《丁前溪》

(卷三)

贫而好客杨氏妇知恩图报丁大侠

丁前溪,诸城人,家中富有钱粮。其游侠好义,仰慕东汉侠客郭解的为人。御史行台调查他,他闻讯逃走。进入安丘县境遇上大雨,他到一家旅馆避雨,雨一直下到中午仍未停止。此时有个少年过来,用丰盛的饭菜招待他。转眼间天黑了,丁前溪只好到少年家里过夜。少年用豆子和铡碎的干草喂他的马,客人饮食方面照顾得也很周到。丁前溪问他的姓名,少年说:“我家主人姓杨,我是他内侄。主人好交游,刚才出去了,家里只有娘子在。因为家贫,不能很好地招待您,还请见谅。”丁前溪又问主人以何为业,得知杨某并无资产,只是靠设赌场维持生计。

第二天雨仍未停,主人对客人的照顾倒没懈怠。可到了傍晚,丁前溪发现喂马的草料是湿的,且长短不齐,就责问少年何以如此。少年说:“实不相瞒,我家太穷,没有喂马草料,这是刚才娘子从屋顶撤下的茅草!”丁前溪颇感诧异。暗想,女主人这样做,可能暗示要收费吧。于是天亮时,他拿出钱来给少年,可少年坚决不收。丁前溪将钱强塞给少年,要他进屋交给女主人。可是少年很快从屋里出来,转达娘子的话说:“我们不是做旅店生意的,我家主人常在外面,有时身上不带一文钱,客人来到我家,怎能索取报酬呢?”丁前溪听了大为赞叹,说:“我是诸城丁某,等主人回来,请转告他,我邀请他有暇时到寒舍一聚,那将是我丁某的荣幸!”然后告别而去。

不觉几年过去。这一年大灾荒,杨家穷困至极,无以为计,娘子便劝告丈夫,要他到丁前溪那儿求得帮助。杨某到了诸城,找到丁家,向门人通报了自己的姓名。丁前溪感觉很茫然,记不起有这么个人了。杨某便把当年的事从头到尾向门人申述了一下。丁前溪听了豁然清晰,慌得趿拉着鞋子就跑了出来,请杨某快快进家。见杨某衣衫破烂,破鞋子露出脚后跟,极是可怜,就让他居住到温暖的房间,然后设宴款待。第二天,丁前溪又为杨某制作了新衣新帽。杨某虽感激丁前溪的义气,但挂记着家里,忧心似焚。过了几天,见主人仍无赠钱送粮的表示,杨某愈发着急,只好向丁前溪实告:“我来时家中已米不满升,如今妻子不知过得怎样了……”丁前溪便安慰说:“这个无须烦虑,我已代兄操持着了。请兄放宽心再待几天,我也好为您凑点路费。”当即派人召集赌徒,让杨某坐庄抽头,一晚上就获得一百两银子,然后他才把杨某送走了。

杨某回到家里,只见娘子衣裳簇新亮丽,还有丫鬟侍候,不禁大吃一惊。娘子向他解释说:“你走之后,第二天即有人赶着马车送来了布匹粮食,屋里堆得满满当当,说是姓丁的客人赠送的。又送给个丫鬟,说是给我使唤。”杨某听罢感叹不已。

赏读笔记

丁前溪确有其人。据张崇琛教授考证,其名丁綵,号前溪,诸城人,丁耀亢(《续金瓶梅》作者)的叔祖,著有《小令》一卷,今人谢伯阳编入《全明散曲》。《小令》前的介绍称其“少任侠,以布衣终其身”。又据丁前溪十五世孙丁全来说,前溪父丁珏早逝,前溪兄弟二人靠母亲杨氏抚养成人。与兄分家后,他一直住在诸城县大村以南的西南城,期间创作了不少小令。由于家产颇丰,不乏“盘缠”,丁前溪也常在外旅游。五十岁左右时遇上了“麻烦”,被御史台查到,后被发配到辽阳。蒲公《丁前溪》中“御史行台按访之”,指得就是这段遭遇。

张崇琛先生仔细研究了丁前溪的家世,得悉丁前溪之婿丘云嵻,竟是丘志充(即《遵化署狐》中的丘公)的父亲。丘云嵻对丁前溪的印象,一是仗义疏财,二是倜傥诙谐,三是愤世嫉俗。这与蒲松龄所述基本一致。至于丁前溪为何会被御史台调查并发配,历来说法纷纭,最大的可能是因为效仿汉朝游侠郭解,做了些仗义行善、除暴安良的事情,而受到了豪强的陷害。

蒲松龄在《丁前溪》文后感慨而言:“贫而好客,饮博浮荡者优为之;可异者惟其妻耳……”杨氏娘子抽下屋草,用以喂养素昧平生者的牲口,此事虽小,但异乎常人,一般人做不到。一个小小细节,对塑造人物起了关键的作用。

新闻推荐

金甲神人示金牌 且看上天惩罚谁

《孙必振》(卷十一)诸城人孙必振有一回渡江,正遇狂风暴雨,舟船摇摇晃晃,上面的人都很恐慌。此时忽然看见天上出现一...

诸城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诸城市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