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浪花》被选入多版课本
诗是陈显荣的主攻方向,他还兼写儿童文学,在《山东文学》发表近万字的《电脑惊梦》,后来编写了连环画文学脚本,改名《枪声惊梦》出版发行。他的儿童诗《看浪花》发表后,又被选入小学课本。1984年,潍坊市艺术馆撤销文学组,陈显荣在艺术馆的文学使命画上句号。
兼写儿童小说《电脑惊梦》改编成连环画
我的文学创作以诗为主,抒情诗与讽刺诗是主攻方向,由于童心未泯,亦兼写儿童文学。
1980年我在6月号的《山东文学》,发表近万字的儿童小说《电脑惊梦》,责任编辑李光鼐。小说塑造了一个不爱学习的男孩“旦旦”。他在梦中得到一个神通广大、有求必应的机器人。机器人六亲不认,只认主人的手令,主人想要什么只要写个命令,立刻心想事成。由于旦旦老写错字,一再对机器人下达错误指令,闹了不少笑话和乱子。最后,机器人竟然按照旦旦的指令开枪打“死”了他,旦旦被枪声惊醒,吓出一头冷汗。枪声惊梦教育了旦旦,在老师和家长的帮助下,他决心学好文化科学知识。
《电脑惊梦》是为孩子写的,虽然在六一儿童节的月份发表,但能看到《山东文学》的孩子毕竟不多。为使更多的孩子认识旦旦并接受他的教训,我产生了将小说《电脑惊梦》改编成连环画的想法。选题得到山东人民出版社孙忠晓先生的肯定,我编写了连环画文学脚本,改名《枪声惊梦》,由好友刘成湘绘图,在小说《电脑惊梦》发表一年后,连环画由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印数26万册。
在《枪声惊梦》画稿竣工时,刘成湘在他郭宅街的小四合院里,设家宴邀我举杯庆贺。他当时住在北堂屋的东耳房里,套间内除去床铺只剩两平方米,勉强安下一张一头沉的写字桌,临时成为请客的餐桌,这也是他日常创作的画案,《枪声惊梦》的连环画稿就诞生在这两平方米之中。刘成湘经常在8小时之外挑灯夜战,在简陋的斗室中创作了大量的美术作品,仅连环画就一千多幅。二十年如一日埋头作画,他座椅的金属腿将砖地磨出四个六七厘米深的小坑……望着这感人的四个小坑,敬佩成湘兄刻苦作画的敬业精神和水滴石穿的恒心。
继而我又改编了连环画文学脚本《一路同行》和《谁是四脚蛇》,皆由刘成湘绘图出版。《谁是四脚蛇》是谍战题材,反映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公安人员与敌特机关暗藏的潜伏组惊心动魄的斗争故事,印数90万册。之后我又将《聊斋志异》中的《贾儿》篇改编为《讨狐记》,由丁宁原绘画出版。我还改编《小表姐》,由刘成湘绘图,丁宁原的夫人孙爱华绘封面。三位著名画家是山东艺专的校友,丁宁原与孙爱华在诸城县文化馆工作时有一面之缘,后来双双成为山东师范大学教授,丁宁原升任美术系主任,有缘合作小人书乃此生幸事。
发表儿童诗《看浪花》有“三个没想到”
儿童诗创作,1979年开始发表作品。陆续在《大众日报》发表《小布条》,在《星星》诗刊发表《蚂蚁搬家》《稻草人》,在《小朋友》发表《剪指甲》,在《儿童文学》月刊发表《采莲歌》,在《布谷鸟》发表《布谷鸟和孩子》等。
在艺术馆期间,1982年是我儿童诗创作的丰收年。
这一年,我与朱晋杰、姜澍川等六人合著儿童诗集《麦笛儿》,由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编入我的作品《看彩云》《布谷鸟和孩子》等20首。
这一年,在《中国儿童》月刊发表《玩泥巴》,在《布谷鸟》发表《小树请原谅》,在《羊城晚报》发表《月儿告诉我》,在《小朋友》月刊发表《小金鱼》等。《小金鱼》后来收入《绘图中国儿歌百首》,再后来入选同心出版社《幼儿听读游戏识字》,该识字课本为国家教育部重点课题“科学教育子课题研究项目”,全国各地幼儿园使用过该教材。
这一年在《海燕》月刊2期发表《看浪花》:“三个孩子光脚丫,坐在海滩看浪花。哗——哗——一束束浪花像问号,在问孩子想什么。‘我想让海水变淡水,哗啦哗啦浇庄稼。’哗——哗——一束束浪花像麦穗,绿浪滚滚连天涯。‘我想到海底去探险,身穿潜水服装戏黑鲨。’哗——哗——一束束浪花像马鬃,万马奔腾甩尾巴。‘我想到海底去采矿,抱出万千金疙瘩。’哗——哗——一束束浪花像彩绸,大海乐得扭秧歌。三个孩子看浪花,说说笑笑忘回家。哗——哗——一束束浪花像小手,抚摩孩子的小脚丫。”
《看浪花》发表后收入《农村儿童诗选》出版。诗作在报刊发表后收入集子出版是常事,后来《看浪花》的社会效益却有三个没想到:
12年后,人民教育出版社将《看浪花》编入义务教育小学教科书《语文》课本二年级下册,继而编入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二年级下册,先后编入四种小学课本。原作中的诗句“大海乐得扭秧歌”,意象太过浪漫,编入课本时改为“万里海疆披彩霞”。
22年后,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将《看浪花》编入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一年级下册,课文有所压缩。
23年后,山东教育出版社将《看浪花》编入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二年级下册。
写专题片脚本成为收山之作
1984年地改市之后,潍坊文坛出现了一些新变化。这一年潍坊日报社、潍坊电视台、潍坊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相继成立,我自觉不自觉地面临与这些单位的缘分和选择。
这年春天,刚上任潍坊日报社社长的刘保富先生,来到我在艺术馆的宿舍楼,想调我到潍坊日报社主持文体部。对他的重用我深表感谢,告诉他我志在文学创作不想涉足新闻单位,向其推荐高密的栾桢。
这年夏天,负责潍坊电视台筹备工作的赵林溪先生,亲临艺术馆要求我帮助筹拍潍坊电视台第一部专题片《潍坊新貌》,反映潍坊建设成就。考虑到建台伊始,首创首播,关系重大,不能不体谅筹办者之所急,遂以大局为重参与创作。《潍坊新貌》电视专题片拟拍四集,时间急迫,与代云等分工合作,连夜赶写文学脚本。在搜集掌握素材后,我写了第一集《城乡建设展新容》的脚本和解说词。当时潍坊电视台的设备尚未到位,拍摄后录制的素材无法编辑,我一直跟到山东省电视台,协助专题片的编辑合成,保证在国庆节潍坊电视台成立日按时播放。《潍坊新貌》专题片是潍坊电视台的开山之作,我写的文学脚本却是我在潍坊艺术馆的收山之作。信息时代电视事业方兴未艾前途广阔,但我只想留在文学领域从吾所好。
这年秋天,潍坊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成立,同时潍坊市艺术馆作出撤销文学组的决定,这意味着我在艺术馆的文学使命画上句号。市委宣传部魏增芳副部长和韩钟亮负责筹建文联,9月份我到潍坊市文联报到,安排我主持文学创作室,我的文学追求开始了新的里程。
离别艺术馆的心情是沉重的,从专署文教处借调我的1964年,到我离开艺术馆的1984年,20年间亲历了昌潍文坛若干大事件:从参加省歌舞会演,到准备省新创作剧目会演;从地区创作组成立,到地区艺术馆成立;从举办诗歌创作办学习班,到编辑文学刊物和文学集子,20个春夏秋冬的忙忙碌碌,尽了自己的绵薄之力,留下无愧此生的文学足迹。
潍坊市艺术馆在我离开后更名潍坊市群众艺术馆,再以后改名潍坊市文化馆。每逢过年我都要回到那条小街,去给老馆长拜年。现在老馆长张丰亭已经作古,牛进馆长和石歌、牟家明、鲁鸿恩、刘锡宏、王普之、李浩夫、陈作诗等老同事也不在了,只留下深深的缅怀。
斗转星移,多历年稔,“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当我写这篇回忆录时,坐落在行政街的这座文化机构正经历拆迁,原艺术馆的办公楼和宿舍楼已经拆掉,此处连同市府老院即将崛起摩天大楼。拆不掉的是昌潍地区艺术馆成立前前后后刻骨铭心的记忆:那些人生中风华正茂的峥嵘岁月,那些在事业上心耕笔织的珍贵年华。
本期图片均由陈显荣提供
新闻推荐
牙膏内外包装上有效期掐架 诸城一市民在村里商店买“六必治”发现该问题,市场监管部门介入
1月19日,诸城的李先生反映,他在诸城高新技术产业园(简称高新园)一个村里的商店购买了两管六必治牙膏,发现内外包装上...
诸城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诸城市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