坡翁墨寄千秋馥闾巷至今说扶疏(上)

拂晓报 2020-12-25 09:05 大字

文/周宝芳

宿州现有一幅苏东坡的墨竹图及题诗碑刻,镶嵌于紧靠古城墙的扶疏堂内墙上,至今余韵犹存。

因宿州历史兵燹频仍,导致典籍毁灭,碑刻构建者至今尚无法定论。明弘治、嘉靖、万历《宿州志·古迹》均云:“东坡守徐,尝遗墨竹一本于宿,宿好事者镌诸石,构亭贮之。”墨竹图题诗落款为“东坡居士。”宋熙宁十年(1077年)四月,苏东坡由密州(今山东诸城)调知徐州,元丰二年(1079年)三月改知湖州,元丰三年(1080年)贬至黄州始称“东坡居士”名号。此记载显然与事实不符。清康熙、乾隆、道光、光绪《宿州志·古迹》均云:“苏轼守徐日,尝遗墨竹于宿,宿守镌诸石,构亭贮之。”清志不但沿用明志谬论,还毫无依据地判定构亭者是“宿守”。看来,明清志书记载不足信。笔者以为,镌石构亭者系北宋宿州石家。

石扬休:宿州任知州,雅好多且专

说起北宋宿州石家,首先要了解一下曾担任过宿州知州的石扬休。石扬休(995-1057),字昌言,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眉山市)人,十八岁中乡试头名解元,后连举三次进士而不中,仁宗宝元元年(1038)第四次高中进士甲科,与司马光、吴充、范镇同榜。因受开封府失盗株连,皇祐四年(1052)六月贬知宿州。

坎坷的科举之路,磨砺了他的意志,也让他涉猎了各类知识,培养了他的广泛爱好。

爱园圃,四季花开馥袭人。他在宿州官舍院内开了一片畦圃,遍植香草名花、时令蔬菜,还栽了石榴、翠竹等树木。他的《官舍十题》诗吟咏自己园中的石榴花、病竹、兰、甘菊、水红、蜀葵、石兰、薏苡、萱草、畦蔬十种植物,好友司马光、梅尧臣分别与之唱和。所谓官舍,古代为异地做官官员解决的住所,退休离任时搬出,在衙署院内。因他只在宿州做主官,在京城的住宅不能称之为官舍,所以判定他的官舍诗写于宿州。石扬休官舍院中四季花开,馥郁袭人,经年不凋。

工于诗,与之唱和皆名家。石扬休“工于诗什,世称其才”(《东都事略》卷六十四)。石扬休与欧阳修、王安石、范镇、梅尧臣等皆有唱和,同为“一时之杰。”著有《石扬休诗集》《西斋文集》等作品,已遗失,仅存吟《海棠》诗两首,其二:“开尽夭桃落尽梨,浅荂深萼照华池。都缘西蜀盘根远,岂是东君属意迟。烟惨别容曛宿酒,露凝啼脸失胭脂。须知贾相风流甚,曾许神仙品格奇。”其诗清新脱俗,似有道家风格。宋代诗僧文莹在《湘山野录》评价石扬休诗:“皇祐间,馆中诗笔石昌言(字扬休)最得唐人风格。余尝携琴访之,一诗见谢尤佳,曰:‘郑、卫湮俗耳,正声追不回。谁传《广陵操》,老尽峄阳材。古意为师复,清风寻我来。幽阴竹轩下,重约月明开。’恐遗泯,故录焉。”

养猿鹤,古琴佳曲传千古。石扬休赴任宿州,梅尧臣送行诗《送石昌言学士》有“鸣猿舞鹤仍持去,不忆承明夜直眠”之句,诗中的“鸣猿、舞鹤”,是石扬休平时饲养的宠物。石扬休是一个具有隐逸倾向的人,信奉“大隐隐于朝”的处世准则,身处喧嚣朝堂,以其大智若愚智慧为心灵保持一片独善其身的净土。范镇《石工部扬修墓志 》说他“平居泊然,若无所为者,聚古图书,养猿鹤以自娱。”《历代琴人录》云:“石扬休亦为琴家”,“曾作琴曲《猿鹤双清》,以写其怀”。谢林《太古遗音》介绍古琴曲《猿鹤双清》:“此曲相传以为宋高士石扬休林泉乐道之音也,表达在林泉之中得道之意境。其声凄以清,其调高而畅,殆知者鹤唳风、猿啸月,使人听之,利欲之心顿忘,出尘之想斯在,故曰双清。”《猿鹤双清》古琴曲流传了下来,成为中国古琴经典名曲之一。

精雕刻,流传下来皆佳品。石扬休的雕刻石碑、石屏风、木雕板等,细腻精微,形神兼备,常被人抢购。据米芾《宝章待访录》记载:“怀素草书《祝融高坐帖》右绢书两行,此字入神,石紫微(石扬休)尝刻石有六行,今不见前行,问夷庚云,在王洙参政家,此亦为其子弟购去矣。”石扬休还雕刻了多块石雕屏风,在自己家里摆设,梅尧臣多次到其家中欣赏,写下了《赋石昌言家五题》,吟咏其收藏的括苍石屏、白石寒树屏、白鹊屏、怀素草书和蜀虎图,描述了石家屏风栩栩如生的石雕画面,褒扬了石扬休精良娴熟的雕刻技术。明人丰坊《书诀》记载,魏晋唐人许多法帖都是石扬休雕刻:魏法帖“力命表,石扬休刻佳,与右军乐毅论相似”。晋法帖“东方朔画像赞,星凤楼第一。道德经,石扬休刻。”唐人法帖“小楷千字文,石扬休刻,淳古类商周铭识,唐代法书第一。”石扬休的雕刻技艺对后世影响深远。

善收藏,前贤佳作赖传承。司马光诗《和圣俞咏昌言五物》就有五件藏品:括苍石屏、淡树石屏、白鹘图、怀素书、缚虎图。石扬休还收藏了晋朝大书法家王羲之的“风字砚”。宋李之彦《砚谱·右军风字砚》云:“会稽有老叟云:右军(王羲之)之后,持一风字砚,大尺余,色正赤,用之不减端石,云右军所用者。石扬休以钱二万得之。”还藏有唐代大书法家李邕的《多势要葛粉帖》,怀素的《自叙贴》《祝融高坐帖》等。据米芾《画史》记载:“嘉祐中三人收画,杨褒、邵必、石扬休皆酷好,竭力收。”米芾比较三家的藏品,认为石家较好。

石扬休:在宿州的贡献及家世

石扬休贬谪宿州三年,勤政爱民、整饬社会风气,疏浚汴河河道,保证了汴河漕运畅通,为宿州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石扬休在疏浚汴河过程中,发现了汉碑《戚伯著碑》。宋王钦臣《王氏谈录·古碑》记载:“石舍人扬休典宿州,蕲泽岸旁得古碑刻,云有周渤海公玄孙伯著之碑。”这块东汉年间的石碑记载了汉高祖戚夫人族人贬谪宿州的事迹。

石扬休“平生好殖财”(《宋史·石扬休传》)。他在开封、中牟、陈州、宿州均置有地产。石扬休担任过开封府推官,三司度支、盐铁判官等职,收入丰厚,家庭经济较为宽裕,为其古董书画收藏及置业提供了支撑。他喜欢收藏的雅好影响着后裔子孙。

范镇《石工部扬休墓志》载:石扬休有两个儿子,长子令伯任岳州平原县主簿,次子康伯举进士不第;有三个孙子,夷庚、夷清、夷吾。夷庚、夷吾荫补为将作监主簿。石扬休三个孙子荫补两个,会不会令伯、康伯子各选一个?按照古代宗法嫡长子继承制度规定,夷庚非令伯所生却排在了荫补首位,说明令伯无后,夷庚就是石扬休的长孙,夷庚、夷清、夷吾均系石康伯之子。皇祐四年(1052年),石扬休来宿州赴任时已经五十七岁。其“夫人先君十二年以亡”(《石工部扬休墓志》),因此可知,其夫人卒于庆历四年(1044年)。其长子令伯已经赴岳州平原县任职,时年三十四岁的康伯陪同父亲来到宿州,担负起照顾父亲生活起居的责任。宿州官舍固然可以免费住宿,夷庚、夷清、夷吾相继进入谈婚论嫁年龄,加上仆人杂役等二十余口,宿州官舍已安置不下。贬谪之日何日结束,尚无定期,必须有长期定居宿州的打算,石扬休、石康伯父子在宿州置业成为必然。宿州置业于何处?东坡《乞罢宿州修城状》记载:“臣体访得元只是宿州豪民,多有园宅在外”,说明北宋中后期宿州豪门大户多在城外置业。石家置业地点也应在宿州城外,具体方位无考。

石扬休任满三年离任,石康伯随父返回京师照顾父亲,石家也应留人照看宿州家业。 (待续)

新闻推荐

诸城警方仅用一个小时帮忙找回

本报讯(潍报全媒体记者常方方)12月14日,家住诸城市林家村镇某村14岁的小王,与家人发生争执后情绪失控,离家出走。...

诸城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诸城市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