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家变身新村民,老村民成了“艺术家” 艺术让“三无”村变身网红村
一位游客走过蔡家沟村内的巨型墙绘。10月11日,秋高气爽,诸城市南湖区蔡家沟村,院墙上各色图画活灵活现,艺术氛围氤氲在大街小巷,石板路上、美术馆内游客熙熙攘攘。
3年前,这里还是一个典型的空心村。75岁的村民王茂桂记忆犹新,“村里都是老人啊,好些天也来不了一个年轻人。”然而仅仅3年,这个500多人的小山村因艺术发生蝶变,由无年轻劳动力、无产业、无集体收入的“三无”村变成了远近闻名的网红村。刚刚过去的国庆中秋双节假期,该村接待游客五六万人次。
改变,缘于艺术家们的入驻。2017年底,以张破(本名张同磊)为首的艺术家入驻蔡家沟村,参与村庄规划、设计。他们以艺术的眼光,就地取材,从心而发,带动村民一起参与,既保持了村庄原有特色,又进行艺术加工,让蔡家沟角角落落,处处原创、独一无二。
入驻,缘于当地的诚意。曾长期在北京创作的张破,一直想寻找一个喜欢的地方。“南湖区有山有水,不缺投资,就缺一个有文化灵魂的地方。”2017年10月,南湖区党委书记张茂盛的一番话打动了张破:“只要愿意,18个村庄,你们任选。”
“这个村的村民,眼神干净而炽热。”张破回忆最终选择蔡家沟村的原因,“村党支部书记丁金坡非常积极,最有诚意。”在蔡家沟住下后,张破进一步感受到了政府的诚意。在村庄规划设计中,大到房屋修缮、道路板材、墙画绘制,小到门把手选材、村庄边角美化,无论区党委政府,还是村里,有不同意见,艺术家们有一票否决权。
2018年初,当地政府多方筹资2000多万元资金,改善村内基础设施和村居环境。同时,艺术家们带领村民就地取材,用本地石材、木材、原有竹木、旧磨盘、老门窗、废瓦罐改造村内面貌,还原原生态的乡村环境。
原生态的乡村环境、政府的尊重和支持,给了张破“招蜂引蝶”的底气。刘新歌、王涛、李飞等来自北京、上海、广州的一批艺术家纷纷入驻,带来绘画、摄影、音乐、文学等各种艺术创作形式,参与到村庄建设中,曾经落后破败的蔡家沟变得靓丽多彩起来……两年多来,蔡家沟举办画展、摄影展、创意市集、乡村艺术节等艺术活动30余场。村里热闹了,年轻人陆续返村创业,村里有了乡村记忆馆、古琴馆、咖啡馆、酒馆等新型经营主体十多处。
更为重要的是,在这场巨变中,村民不是看客,而是实实在在的参与者。
入驻初期,村民们拿起刷子,为艺术家们绘制的墙画涂色。后来,村民参加村里开办的绘画班,拿起了画笔。村美术馆正在进行的画展,200多幅作品,都出自村民之手。“这是第10次为村民办画展了。”丁金坡非常自豪。
艺术家农民化,农民艺术家化,这是艺术家入驻时提出的理念。农民画坊内,12位常来画画的村民,平均年龄68岁。72岁的张泽英,两年前开始学画,现在单独开了画室。村内引进的文化公司,将村民们的画作开发成艺术衍生品,走上酒瓶、抱枕、餐具等,既增加了村民收入,也形成了蔡家沟村独一无二的文创特色。
乡村振兴,农民是主角。常驻村里的艺术家,俨然成了“新村民”,在他们的带动下,蔡家沟村村民带着艺术范走上乡村振兴新征程。去年一年,村里接待游客20多万人,村民平均年收入从不足1万元提高到2.2万元,村集体年收入达到20多万元。农村大众报记者魏新美
通讯员徐春光
新闻推荐
沂源鲁山溶洞群这是一处远离城市喧嚣,回归自然的绝佳去处!溶洞、峡谷、瀑布、清泉错落分布在四万亩高山林海之内...
诸城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诸城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