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中医传承带发展 将百姓需求放心头 济南市民族医院打造中医康复精品品牌工作纪实

济南日报 2019-08-22 11:31 大字

市民族医院为山东省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揭牌。(李鹏 摄)青年医生代表向刘纪明读感谢信(李鹏 摄)

8月19日是第二个

“中国医师节”,当天,济南市民族医院康复科内很是热闹,许多青年中医师正在按照传统,为自己的两位老师进行“杏林之礼”。敬茶,献花,送上一封感谢信,山东省名老中医教授刘纪明与“山东省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主任中医师王寿兰表示,将尽己所能让这些好学的年轻人又快又好地成长起来,满足百姓对就诊的需要。

据了解,为不断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高质量医疗服务需求,发扬民族中医药事业,济南市民族医院一直致力于人才培养以及经验传承创新,在其自身服务技能得到不断提高的同时,努力增强百姓对于就医需求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杏林传承悠久

“尊敬的老师,感谢长久以来您对我们的谆谆教诲,请您喝一杯茶!”该院中医康复科主治医师陈秋华等多位医师,向他们的传承老师省名老中医刘纪明、主任中医师王寿兰送上了一杯清茶和一束鲜花。都说“君子之交淡如水”,这传统的师生情谊却宛若这杯中之茶,清雅、醇厚,滋味丰饶。

说起“学生们”口中的刘纪明,在业内是鼎鼎大名。作为中医针灸专家,刘纪明在市民族医院的“名老中医工作室”中坐诊并带教,不少市民慕名而来。他们在社区享受传统中医适宜技术“简便廉验”的实惠。同时,刘纪明还不忘传承责任,手把手教青年医生,耐心地指点他们的诊疗手法以及问诊理念,这不但解除了患者痛苦,还让青年医生们受益匪浅。

而王寿兰则更是百姓口中“德艺双馨”的好医生,王寿兰被山东省中医药管理局命名为“山东省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指导老师。

以名老中医工作室为支撑成立康复科,目前已建立了以刘纪明、王寿兰等名老中医为学科带头人的康复团队。引进了神经智能康复仪、脉冲磁疗治疗仪、吞咽障碍治疗仪、平衡评定及训练系统、SET悬吊康复训练系统等先进诊疗器械,形成比较完善的康复体系。为脑血管病后遗症、颈腰间盘突出、肩周炎、小儿脑瘫等疾病提供全新技术支持。同时结合患者需求,加强国际交流合作,2018年成功举办中英康复医学交流论坛,并引进安装先进的英国康复设备,现场交流英国的康复理念、康复体系、康复技术,进一步提升了医院康复科治疗能力和水平。

妙手施治百姓疾

2019年7月的一天,一位70多岁的老人在老伴儿的陪同下慕名来到市民族医院中医康复科寻求帮助。

原来,老人三个月前突发左侧面瘫,口角歪斜并伴有言语不清。老伴儿带他赶紧就医,然而,辗转省市多家医院,治疗效果并不理想,说话仍然难以辨识,面部肌肉僵硬,这让他和老伴儿非常苦恼。不久,一次偶然机会,他得知市民族医院“山东省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专家王寿兰,其在面瘫、小儿推拿、疼痛康复等方面临床经验丰富、治疗效果较好,就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前来就诊。令他没有想到的是,经过王寿兰的精心辨证施治,短短三周时间,老人面瘫症状得到了极大缓解,僵硬的肌肉松弛了下来,言语也渐渐清晰。老人非常感激,和老伴儿特意制作了一面锦旗送到了王寿兰手中。老伴儿动情地说:“王主任并没有盲目治疗,而是认真询问病史、分析病因之后,用针灸、经脉推拿、口服中药等方法施治,这才让我老伴儿渐渐恢复。要不是王主任的精心治疗,还不知道要受多少痛苦呢!”

在“名老中医”的传承带动下,青年医生们的发展情况如何呢?该科室主任、80后路亮就是杰出青年医生代表。写有“善心结慧缘,馨德筑良医”的锦旗就是患者对他良好的评价。原来,一位21岁的诸城青年慕名来到该院寻求治疗颈椎疼痛的良方时,路亮得知他在15岁时不知什么原因选择辍学,并且一直“躲”在家中。在进行治疗的同时,路亮还发现其存在自闭倾向,对他进行了情志疏导。后来,青年的颈椎疼痛缓解了,心情开朗了,回家后还找了一份工作。他的姑姑为了感谢该科室的用心诊治,亲手将这面锦旗送到了医院。

据悉,济南市民族医院一直遵循“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以推动医院的持续发展为己任,在加强青年医务人员培养、尤其是青年中医中药人才培养上下足了绣花功夫。

医院大力推进外出轮训进修学习,开展学科带头人和业务骨干培训进修,仅2019年上半年就派出参加国家、省、市各类培训班40余人次,参加省、市中医医院举办的各类培训、论坛36人次,参加护理学习130余人次。邀请省市知名专家、教授、国外学者来院进行学术交流、讲座6次,参加人数100余人次。开展专业技术人员院内各类讲座、培训、演练、考核20余次,累计参加600余人次。

作为山东省唯一一家民族医院,发展中医药、民族医药,是医院的使命担当。作为医院重点科室,康复科又积极融合藏医药技术,开展藏医药浴治疗项目,成为省内首家也是唯一一家开展藏医药浴项目的公立医疗机构。同时,该科与济南患者的实际需求融合,通过藏医、中医与西医联合的方式,推出适合济南患者的藏医药浴诊疗流程,既满足了少数民族同胞对民族医药服务的需求,又促进了藏汉文化的持续交流,为关节强直、风湿、类风湿、痛风、强直性脊柱炎、高血压、心脑血管病、坐骨神经痛、皮肤病、妇科疾病及循环系统疾病的患者带去了很好的诊疗服务。

下一步,医院将借助中医药新时代良好发展势头,做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思想传承工作,在省市级名老中医的带领下,突出中医特色,强化康复体系建设,打造特色服务品牌。以名老中医药专家刘纪明工作室、王寿兰工作室为依托,遴选优秀青年中医人才,加强学术思想和实践传承,开展整理总结名老中医临床经验,指导临床,提高临床科室中医内涵,弘扬中医特色;吸收全国民族医药特色,围绕良药良方良技良效,着力充实民族医药和中医药内涵;紧抓与英国索尔福德大学康复合作项目,引进康复先进技术和管理先进模式,全面提升康复的学术水平和服务质量;加大跨学科整合力度,围绕优势病种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以针灸、推拿等中医药为主,借助现代医学诊疗手段,诊治各科疑难病症,突出鲜明的中医特色和优势,为广大患者提供更加方便快捷的优质医疗服务。

(李鹏 张鹏 王杰)

新闻推荐

未雨绸缪显担当

□本报记者潘来奎通讯员徐春光8月11日中午,根据上级预报信息及实时台风路径情况,“利奇马”台风预计当天傍...

诸城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诸城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