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历史上的山东北漂
王懿荣发现甲骨文实物,使中国文字史提前了2000多年。民国初期北京大栅栏瑞蚨祥店铺。
□张双林
元末明初,经历了多年战乱的河北和北京地区人烟稀少,土地大量荒废,明太祖朱元璋和明成祖朱棣先后下令从山西等地向北方移民。如今北京郊区不少村庄的名称就是以山西的县名加个“营”字,比如河津营、夏县营、稷山营等。山东没有发生过“大槐树移民”之类的事件,成千上万一起来北京的事似乎没有,但是零零散散来京的山东人不少。从史料上看,京郊的外来移民除山西外就是山东人居多。像当年曾广泛宣传的大兴大白楼“王国福精神”的典型模范人物王国福祖上就是山东来的,全国劳模、环卫工人时传祥祖上也是来自山东。
王懿荣发现甲骨文实物
来京的山东人除逃荒而来的,还有一些是“北漂”。他们可算是真正的“北漂”,在交通不发达的年代,他们不少人跟随漕运船从大运河北上而来,也有从海路而来,总之是“漂”过来的。“北漂”的山东人大多数来京务工、经商、读书,有的科举成功后在京做官。以清朝为例,孔子六十四代孙孔尚任在京当过国子监博士,在户部当过主事,而且是著名戏剧家,创作了《桃花扇》;诸城人刘墉及其父刘统勋被称为“父子宰相”。
刘墉,即传说中的“刘罗锅”,他与和珅斗法的故事不少,但大多为笑谈。刘墉是标准的“山东大汉”,近年对其墓葬考古时发现他身高至少1.90米,其“罗锅”可能是个子高经常弯腰形成“水蛇腰”所致。
王士祯(王渔洋),桓台人,清代著名学者,曾著有《香祖笔记》、《池北偶谈》、《易居录》等,其中不少就是居京时写的,书中不少内容涉及北京。
福山人(今烟台福山区)王懿荣,出生
于仕宦之家,中举后在京任国子监祭酒。他最大的贡献是1899年发现甲骨文实物,从而使中国文字史提前了2000多年,人们对甲骨文的解读大大丰富了中国文化。王懿荣是收藏与研究甲骨文第一人。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京城时,王懿荣全家在锡拉胡同
家中殉国。这些“北漂”山东人的历史贡献已超出了北京范围,在全国都有很大影响。
鲁菜在京为魁首
说起山东人,不少人都会与鲁菜联系起来,毕竟鲁菜在北京是相当有名的。中国有“八大菜系”或“四大菜系”之说,鲁菜都首当其冲,是不争的魁首。目前在海外有一些打着“北京菜”招牌的中式餐厅,据《北京经济史话》称:“考查‘北京菜’的发源地都是在山东省的福山县和荣成县。”确实如此,海外的“北京菜”餐厅,除烤鸭、涮羊肉外,几乎全是鲁菜。
历史上,北京的餐饮业有严格的等级划分,他们分为饭庄、饭馆、饭铺三大类。饭庄以“堂”字号为主,如会贤堂、福寿堂、庆寿堂、庆和堂等等所谓“八大堂”。这些堂字号饭庄亦称“冷饭庄”,不卖散座,只包办王府衙门、达官贵人家的酒席。饭馆主要指中上等餐厅,历史上的“八大楼”、“八大居”均属于饭馆。“八大楼”说法不一,尚无定论,一般认为是东兴楼、会元楼、万德楼、致美楼、泰丰楼、新丰楼、富源楼、庆云楼;至于“八大居”亦如此,近人习惯说法是福兴居、东兴居、天兴居、万兴居、砂锅居、同和居、泰丰居、万福居。无论是八大楼、八大居还是八大堂,多是山东人经营,以烹饪鲁菜为主。
在饭庄、饭馆之后的饭铺,有些称为“二荤铺”或“大酒缸”,口味不一,档次较低,既有本地菜肴,也有山西、天津口味的菜,但与山东鲁菜在风味和质量上还是有区别的。鲁菜适合北方人尤其北京人的口味,鲁菜馆在北京扎根,他们的经营方式、理念还影响了今天的北京餐饮业,尤其是体现儒家的礼义诚信观念,至今还是一些饭店学习的内容。
粮业、猪业各峥嵘
“民以食为天”,所谓“食”的主要内容是粮食。老北京的粮食业在相当长的时期是由山东人掌控。米面杂粮是北京最大的行业,据1921年《北京市工商业概况》记载,当年“以大米为重者曰大米庄,以杂粮为重者曰陆陈行,以自磨面粉为重者曰米面行”。这三行被称为内三行,粮业还有粮栈行、粮麦行、经纪行“外三行”。而内外三行的经营者多为山东黄县(今龙口市)人。
经营粮食买卖的鲁商占京城粮业的80%,他们以“薄利多销”为宗旨,在正常年景下粮食买卖不是暴利行业。山东人在经营此业中也体现传统的孔孟文化,以诚信为宗旨,以薄利为主,像囤积居奇、谷贱伤农、哄抬物价的事是不做的。
当然,贩粮者并非都是仁人君子,尤其在战乱年代,粮食奇缺时自然会产生奸商及“粮老虎”之类的人物。上世纪30年代,北京总商会的会长也是米粮业同业公会会长邹泉荪,曾在京开了公义局大米庄、福和兴和福生局三家大粮行。他在日伪时期出头“维持地面”,又与日本人有来往,卖给日军军粮,推行“混合面”,抗战胜利后受到国民政府惩办。
另一个被认为“粮老虎”的王振廷系山东黄县人,曾在上世纪40年代任米面业公会理事长,其家在广安门内有永盛德、永盛福、永盛厚三家粮店和长顺面粉厂。王振廷的爷爷是要着饭从山东到北京的,因省吃俭用和勤奋刻苦在北京站住了脚。先从粮店当小伙计起到自己有了买卖,奋斗了几十年。其孙王振廷据说在大学里读过商科,已掌握了现代市场经营方式,对粮食期货贸易也了如指掌。
在1948年内战时,王振廷干了不少哄抬物价、囤积居奇、干扰市场秩序的勾当。北京和平解放后,王振廷又重操旧业,但因利欲熏心,借经济困难套购囤积,在粮价上做手脚,最终被军管会抓捕判刑,家中买卖、财产充公。
在历史上,北京的粮业因有鲁商操控,市场上稳定好多,像其他地区发生的“抢米风潮”哄抢粮店的事,几乎没有。许多老北京人在回忆这段历史时,对鲁商充满敬意,至今还是很感慨的。
在粮业之外,山东人还掌控着京城的猪业,从生猪收购、宰杀、加工到售卖是完整的一条龙,多由山东人(以掖县为主)主办。
北京人习惯称猪肉铺为“猪肉杠”,铺子从掌柜到伙计都是清一色的山东人,他们的围裙总是油亮的,味道很远就可闻到。顾客以为山东话中肉、油不分,其实他们在肉、油的发音上是有区别的,只是外人听不明白而已。
绸布业以山东人为主
在粮业、猪业之外,北京的绸布业也是山东人为主,他们以“八大祥”(八家有祥字的大商号)为代表,其中瑞蚨祥等商号的老板还是“亚圣”孟子的后代。孟家不但在京有瑞蚨祥,在上海、天津都有分号,都是绸布业执牛耳者。
“八大祥”位于前门和大栅栏一带,分别是瑞蚨祥、瑞生祥、瑞增祥、瑞林祥、益和祥、广盛祥、祥义号、谦祥益,大多由山东省济南府章邱县旧军镇孟姓家族经营。最初有两家,一为前门西月墙瑞林祥,二是东月墙谦祥益,经营丝绸锦缎和粗细洋土布,生意兴隆,后来发展成八家老字号。1876年,当时年仅25岁的瑞蚨祥掌门人孟洛川把目光投向了京城最繁华的商业区——大栅栏,由孟觐侯在前门外鲜鱼口内抄手胡同租房设庄,批发大捻布。清光绪十九年(1893年)以后,洋布大量涌入中国,孟觐侯建议孟洛川开设布店,孟洛川出资八万两银在大栅栏买到铺面房,成立北京瑞蚨祥绸布店。
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前门大街、大栅栏等商业街都被烧毁,广盛祥一支无奈搬至京郊顺义、密云交界一带,为了维持生计,利用多年经营绸布生意的优势开设手工布鞋作坊,数十年后部分迁回山东建厂。当时前门东、西月墙一带因修建火车站收归国用,各大商店均拆除或停业、迁移。
庚子事变后,孟觐侯以不足两万金重建瑞蚨祥。1911年后,瑞蚨祥生意兴隆,在大栅栏大街连开五个分店,即东鸿记茶庄、瑞蚨祥总店、鸿记皮货店、西鸿记茶庄、西鸿记绸布店,成为当时首屈一指的绸布店。
除了绸布业,老北京的“水业”也以山东人为主。旧时卖水者的营业场所叫“水窝子”,挑水送水的水夫多来自山东贫困地区,其主要因“鲁人勤苦耐劳,久遂益树势力矣”。山东贫苦农民进京来,大多举目无亲,经商少有资本,拉洋车地理不熟,做小买卖不会油腔滑调。好在有把子力气,且能吃苦,惟有以送水为业,藉以糊口。
旧京水夫送水的工具是独轮水车,或驴拉水车,车上备有木桶。而且每个水夫都有固定的“水道”,水夫间互不干扰,只负责自己的“管片”。每天清晨,他们便聚集在“水窝子”,把水车装满,然后再到自己的“管片”去送水。水夫是个苦不堪言的活计,无论天寒地冻还是暑热干燥,他们都不能休息,尤其是逢年过节时,他们会更累。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天桥金鱼池的“牟二黑子”是京城有名的“水霸”。据说,“牟二黑子”祖上当年也是水夫出身。最早,京城水夫只是给“旗人”和富人送水。清末,京城内甜水井日益减少,但水的需求量并未减少,至此,牟氏因送水卖水而发迹,有了自己的水井,开始雇工剥削,成为城南头号“水霸”,雇用了大批山东水夫。北京《竹枝词》称水夫“草帽新鲜袖口宽,布衫上又着磨肩,山东人若无生意做,除非京师井尽干”,读起来很有趣。清末民初,北京有了自来水,一些水窝子率先安上了自来水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自来水普及,水夫行业方消逝。 (据《北京晚报》)
新闻推荐
加强党组织建设发展村集体经济改善生态环境 “后进村”蜕变美丽乡村示范村
走进位于诸城市枳沟镇乔庄社区庙山脚下的王村,一幅新农村画卷映入眼帘:一条条硬化、绿化、亮化、美化的村道错落有致;一幅...
诸城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诸城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