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标准化、园区化、集约化上下功夫 分散农业攥成“品牌拳头”

大众日报 2019-07-12 10:01 大字

乡村振兴看行动

□本报记者宋学宝张鹏

本报通讯员张吉生张晟

年年忙,年年收入甚微,都吉台的露天蔬菜出现了发展中的痛。都吉台经联社位于诸城市西北部的石桥子镇,区位偏僻,3700亩土地,露天蔬菜就占了2/3。

“村里的地零散种植,张三种一亩葱,李四种一亩蒜,王五种一亩姜,不标准,也没有规模。还自己施肥,自己打药,保证不了质量。”7月6日,都吉台经联社负责人赵术亭告诉记者,近几年,蔬菜价格波动也较大,不少年轻劳动力选择外出打工。

200多户菜农都在找出路。而出路在哪?

“为了解决产业发展痛点,我们走出‘农业服务组织+农户’的路子,通过专家指导,灵活调整产业结构,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激活传统农业的一池春水。”赵术亭告诉记者,去年,村里流转出1000亩土地,引入面包小麦种植项目,每斤高出普通小麦两角钱;南部丘陵地带还引入了特色薯类种植,作物统种统收,实施农超对接。

一些继续种菜的农户,由诸城市农业农村局派专人指导,改建大棚蔬菜,统一施肥、管理,提高蔬菜收益。

诸城市农业农村局机关党支部书记冯木彩多次调研后发现,都吉台经联社西部,土地平坦肥沃,水、电、路齐全,很适宜进行规模化经营,“收入要想增加,当地需要在标准化、园区化、集约化上下功夫。”

土地规模化种植,便利了管理,也方便了专家教授下乡指导。百尺河镇白龙山下,依托明清时期白龙山“东方药都”的盛誉,采取“大园区、小农户”的种植模式,带动周边群众种植中草药、发展中药材。同时,吸引工商资本下乡,扩展规模。目前,已种植黄芩1500亩、金银花400亩、西洋参200亩、北沙参100亩,形成了以白龙山为核心的千亩中草药种植基地。

中药材种植有了规模,专家也好请了。山东农业大学教授王汉平时常驻扎在田边,过来请教难题的村民络绎不绝。农民掌握了知识,拓宽了视野,增强了脱贫致富的信心。

在南湖生态经济发展区,“常山绿谷”栽植出1.6万亩高端果树。近两年,该区组织新型职业农民、家庭农场主、种植大户、合作社负责人、田园综合体等200余人参加农业知识培训,培训效果显著,辐射带动周边1000余户农民增收致富。

南京农业大学汪良驹教授多次被邀请到果园,围绕利用氨基酸叶面肥疏除过剩花朵以提高果品品质等进行详细讲解,每次都聚集果农100多人,让他们受益匪浅。

早在三年前,诸城市就提出“大田调大棚、山地调林果、零散调规模”的现代农业发展战略,坚持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宜游则游,建设特色生产园区,推进种植业结构调整,优化农业发展新格局。

在2017年、2018年累计完成种植业结构调整23万亩的基础上,2019年该市计划高效经济作物种植面积调整10万亩以上。截至目前,全市各镇街、园区结构调整已完成土地流转54991亩,完成种植面积37475亩。今年以来,为新型经营主体发放农业结构调整贴息贷款75笔1790万元。

同时,诸城市依托规模化农业产业园,组织开展了美丽乡村精品片区建设,倾力打造龙都大源恐龙花海片区、枳沟庙山文旅精品片区、昌城食品小镇精品片区、南湖常山田园精品片区、皇华华山榛园精品片区等“一区域一特色”精品片区,按照片区内的产业基础和自然资源禀赋,充分发挥片区特色,建设特色精品片区。

去年,诸城市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诸城味道”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发布,这个市充分利用这一契机,整合提升绿茶、红茶、板栗、常山果品、马庄小米、烧烤等特色品牌质量。

此外,规模化经营让做好“农业+”“农村+”文章游刃有余。该市突出农旅融合、种养循环、智慧农业等重点,大力发展农业“新六产”,引导工商资本、龙头企业下乡,推广“生产基地+加工企业+商超销售”新模式,培育起全省休闲循环农业示范园3家,荣获“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称号。

今年,依托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项目、基层农技推广补助项目等惠农项目,诸城市积极开展“百千万”科技提升工程,即:年内计划系统培训百名农业园区负责人、千名家庭农场和合作社负责人、万名职业农民,培育乡村振兴主力军。截至目前,已培训农民3000人次,培训新型农业主体、社区干部300多人次,为规模化种植又培养出一大批职业农民。

新闻推荐

诸城市行政审批服务局上半年办理审批服务事项15.7万件 群众办事满意度99.9%

□本报记者杨国胜张鹏本报通讯员李芳刘少芸因“一次办好”的快速便捷,日前,来自上海...

诸城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诸城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