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危宝宝先天不足 她来支招后天补
全面两孩政策实施后,岛城出生人数增长明显,其中2016年全市住院分娩14.69万人,同比增长85%,2017年全市住院分娩13.97万人。但随着而来的,是高龄产妇的增加和新生儿入院率的明显提升。高危宝宝的比例达到出生宝宝总数的10%,给新生儿管理带来了巨大挑战。市立医院(集团)东院区儿科主任李红,在从事新生儿治疗与管理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经验。诊治新生宝宝不同于其他儿科专业,其中新生儿复苏技术、深静脉置管、气管插管技术、呼吸机通气以及生命支持技术均需要设备精良、技术娴熟。在李红带领下,儿科团队不断总结经验细化流程,逐渐形成了较为完善的高危新生儿诊疗规范,打造完善的筛查—干预—治疗—追踪的网络式医疗体系。目前,市立医院(集团)新生儿综合诊疗技术已经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从医33年
不忘初心守护患儿健康
1985年,李红从青岛大学医学院儿科专业毕业后,来到市立医院儿科工作,至今已经在儿科一线岗位工作了33年,积累了丰富的经验。2013年,她被选派前往意大利锡也纳医学院参加全国卫生部临床培训学习,2015年,她赴加拿大作为访问学者,学习引进儿科医学领域的国际尖端理念与技术。经过多年来的发展,李红不仅在儿科常见多发疾病的诊疗上有了精深的造诣,而且拥有了小儿神经专业特色门诊、免疫与感染门诊,在亚专科诊治方面有着成熟临床经验。对小儿脑电图评价及癫痫的规范用药方面积累了较丰富的经验,得到了同行专家的好评与关注。
科学干预
为高危宝宝赢得更好未来
宝宝平安健康是每个父母的殷切希望,但占新生儿10%左右的“高危宝宝”从出生开始就已经先天不足。“高危儿是指在胎儿期、分娩期和新生儿期,存在对生长发育(尤其是脑发育)有危险因素的婴儿。 ”李红说,高危儿中有很大一部分属于早产宝宝。此外,宝宝的母亲在孕期出现高血压、高血糖,或者甲状腺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在分娩期出现胎盘前置、胎盘早剥、脐带短、脐带绕颈等都可能生下高危儿。近年来,随着全面两孩政策的实施,二孩妈妈中有相当部分属于高龄产妇,这都会影响到宝宝的健康。
“有的高危儿刚出生就可以发现问题,比如体重过轻;有的高危儿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发现问题,比如语言、认知等方面迟缓,这都需要专业的儿科医生以及保健医生及时干预。”李红说,科学研究证明,婴儿年龄越小,脑的可塑性越强,对脑损伤的修复能力越好。生后第一年的婴儿期是脑发育的关键时期,脑损伤高危儿此期间如果能接受专业医生的系统指导,提供早期综合干预,直到3岁儿童神经发育就可以逐渐完善,但如果错过了这个关键期,高危儿“追赶”普通宝宝的难度将变得更大。
记者获悉,市立医院东院区儿童保健门诊量每月在4500-5000之间,位居岛城首位。近年来,为了规范高危儿管理,专业个体化的指导也随之完善完整。“通过专业检测、筛查,结合必要检测项目,能够有效评价宝宝发育状况。对于高危宝宝,需要进行干预,不让孩子输在人生的起跑线上。 ”李红说,综合干预方法包括喂养指导、药物治疗、视听触觉训练、神经发育治疗、运动功能训练、物理疗法及亲子活动等。在现代医学背景下,完全可以通过科学干预,为先天不足的宝宝营造一个同样美好的未来。
多学科协作
共同打造精准康复方案
李红介绍,高危儿的干预需要眼科、耳鼻喉科、放射科等多学科协作联手,为高危儿的诊断、治疗、训练、康复制定合理方案。有时还需要协同康复专家,共同制定打造精准个体化康复措施。李红打开手机里珍藏的一张孩子照片,上面3岁的男孩冲着镜头灿烂地笑着,旁边的桌子上是他做的手工,一艘色彩斑斓的小船。如果不是李红介绍,谁都看不出这个男孩是体重一度只有890克的高危宝宝。“他的妈妈怀孕时有严重的妊高征,他出生时体重只有1000克,后来一度下降到890克。”李红说,在重症监护室里母子俩一起住院近两个月,出院时孩子体重达到1900克。男孩后来还出现了发育滞后、社会交往偏差等问题,经过专业团队的喂养指导、智力开发、康复训练等措施,现在男孩已经和正常孩子一样健康成长了。
2017年,市立医院东院区儿科收治一例出生仅有440克的“巴掌宝宝”,经过团队精心医护,现在已经成长成为可爱的健康宝宝了。2018年5月,李红带领儿科团队再次成功救治了一名子宫内胎母输血综合征的患儿,这名宝宝当时血色素浓度仅有16g/dl。全国最低血色素贫血新生儿抢救成功,刷新了全国纪录。
个体化治疗
提高亚专科精准诊疗水平
不仅如此,李红在小儿慢性咳嗽、感染与免疫评估以及个体化治疗方面,做到了严格、规范、有效,得到患儿家长一致认可。她曾接诊过一名从诸城前来看病的8岁男孩。这个孩子因为咳喘,已经四处求医两年了,但病症始终没有得到有效控制,孩子咳嗽的时候撕心裂肺,连体育课都不敢去上。经过李红精准诊断评估并进行了个体化治疗,孩子的肺功能越来越好,不仅能上体育课了,感冒次数也明显减少。
作为儿科主任,李红坚持“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努力提高医疗服务质量。针对儿科疾病结构特色,有计划培养人才梯队。根据亚专科需求,有重点有目的参加专病诊疗项目、专项诊治技术培训,不断提高了亚专科精准、个体诊治水平。她带领儿科团队立足常见病和多发病精准诊治,通过参加国内外培训、专业学术会议,强化科内业务学习,不断更新理念,掌握国内外学术动态,优化治疗策略,完善整体管理流程,扩大了服务半径,并健全了专病服务管理流程。
针对高危儿营造专业病人群,她充实高危专业门诊医护人员,更加规范指导高危儿健康成长,完善高危儿引导训练室训练器具,提高训练指导内涵。
本版撰稿 摄影 记者 黄飞 通讯员 伊丽明
新闻推荐
拓展“互联网+供电服务”,用电需求“最多跑一次” 379个配农网工程全部实现“一次成优”
□本报记者宋学宝张鹏本报通讯员王晓峰“递送申请、方案批复、图纸设计审定、确定外线方案,放到...
诸城新闻,家乡的大事、小事、新鲜事。在每一个深夜,家乡挂心上,用故乡情为你取暖,陪你入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