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区”共建下的乡村振兴之路

潍坊日报 2018-08-16 09:08 大字

>□本报记者潘来奎

通讯员李芳

“在诸城推进乡村振兴有两大优势,一是农业产业化,一是农村社区化,我们要通过这些实实在在的抓手,来实现生产美、生活美、生态美。”诸城市委书记桑福岭介绍说。为加快乡村振兴步伐,诸城市发挥农业产业化、农村社区化“两大优势”,重整行装再出发,以“五个振兴”为引领,以“五大工程”为抓手,以生产园区、生活社区、生态景区“三区”共建共享为路径,突出重点、精准施策,奋力打造新时代乡村振兴的“诸城模式”升级版。

诸城的农村社区化建设历经10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基层建设的重要平台。该市在让老百姓住上楼房,享受与城里人一样的公共服务的同时,还注重他们精神层面的提升与社区自治。夜幕降临,各社区广场灯火通明、锣鼓喧天,老百姓丰富的夜生活悄然拉开帷幕,跳一支舞,看一场演出,卸下忙碌一天的疲惫。而农村很多棘手的问题,也在通过老百姓自己的方式解决。在诸城市枳沟镇乔庄社区,很多社区难办的问题都是由6个议事会(党员议事会、妇女议事会、老干部议事会、60岁以上老人议事会、在外人员议事会、喜洋洋同乐会)自发发现和解决的,他们形成的“六会一体”村民自治模式,使得社区群众的满意度一直在全市名列前茅。

乔庄社区党委书记刘正光投身基层30多年,他亲眼见证了这些年农村的发展变化,“乡村振兴,不仅要改变老百姓的生活方式,最重要的是生产方式的改变,振兴不能停止,要不断创新。”刘正光感慨道,他们利用七八年的时间将一个人均7分地的纯农业村变成了现在有名的工业社区,规划建设了占地2300亩、入驻企业22家的工业园区,全社区80%以上的人都成了产业工人,一年老百姓的打工收入超过7000万元。

在诸城看来,农村社区化是乡村振兴的“桥头堡”,而要真正丰富乡村振兴下的农村社区化的内涵,却需要社区具备“造血”功能,“让农民放下锄头当工人”,盘活农村的土地资源。为此,诸城市盘活社区集体经济资源,组建成立社区公司,“社区公司在乡村振兴中具有持续造血功能,是社区正常运转的经济基础。”诸城市经管局副局长李相彪介绍道,以诸城市龙都街道为例,目前该街道20个社区全部成立社区公司,并开展了业务,街道内的邓戈庄社区众好城乡发展有限公司承建龙都产业园内企业基建工程,创收80多万元;七吉社区吉庆建筑有限公司承接龙祥路西延段石渣基础工程,创收20多万元。

在诸城市林家村镇丹家店子社区书记李焕运眼中,“社区搞乡村振兴,能把原本零散的村庄、土地都集中起来,这比单独管理可省事多了。”他现在天天灰头土脸地忙活一件大事:他要带着老百姓种1500亩核桃,目前已经种了500余亩。

他要让社区的老百姓切切实实地参与到乡村振兴中。早在2011年,李焕运就很有眼光地在社区中心村建起了园区,他们招引了许多加工企业、特种动物养殖等入驻其中,让社区老百姓在家门口就业打工。“现在社区里谁要是站在大街上耍,这是要被人耻笑的。俺们社区的劳动力早就解决完了。”丹家店子社区“两委”成员朱凤娥介绍说,社区人均年收入在3万元/家,这比以前种地的收入可多多了。

诸城市龙都街道大源社区,四周环绕着郁郁葱葱的植被,该社区联合大源建设集团,共同打造“生态景区”,推进乡村生态振兴,整治荒岭荒坡5000亩,建设了植物园,栽植各种苗木200万余株,成为诸城市西南区域的“城市绿肺”“天然氧吧”。大源社区总共6702亩土地已完成流转5375亩,流转率达到80.2%,吸纳大源及周边社区800多居民变身产业工人,通过土地流转、打工就业,居民在获取土地流转补偿款的基础上,每月又增加工资性收入2000至2500元,真正实现了社区产业兴、农民富、生态美。

新闻推荐

诸城市:开展“两进三诺”激发人大代表履职活力

2017年以来,诸城市人大常委会创新开展了以“人大代表进社区、小组活动进社区”为主要内容的“两进三诺”代表履职活动,进...

诸城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诸城市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