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目 视觉实践的绘画 郭振宇作品简论

大众日报 2018-03-17 08:17 大字

时间简史之三综合材料120cm×160cm莽林·月夜·星空综合材料120cm×240cm郭振宇1969年生,山东诸城人。1995年毕业于山东艺术学院,1995年至2013年任教于山东省特殊教育职业学院,2013年调入山东美术馆工作。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山东省美协理事,山东美术馆副研究馆员、收藏部主任。

在郭振宇的画面上埋藏着一种视觉感知,它能够触及到与绘画有关的情感、内容、形式甚至语言。

郭振宇大量的绘画都充满了灾难意识,充满了对人类命运的担忧,在充斥着基因学、核武器、人工智能等各类不可预知的危机重重的现实中,灾难的感受力既是精神性的更是身体性的,郭振宇以此为基点,构建出一个充满生命表现力的肌理世界,无疑申明了一种明确的态度:进入生活的暗处——一种“阴影式”的生存模式。

对郭振宇而言,生活是由矛盾构成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种矛盾,在绘画中呈现这种复杂的矛盾关系,即是呈现自身生存的触及性。他的绘画就是他建构自身真实的一个途径和方法,也只有这种“真实”的触及能够开拓观者的内在空间,从而产生相应的共鸣。在振宇那里,生活与精神不是相互退让以求和解的,而是一种互不退让、互为参照的关系,一种斗争性的关系,因而,他懂得如何让这种斗争性拥有持续的效应,拥有尖锐的陌生感和疼痛感,这是感受生命存在的一种直接方式。因此,在振宇的画里,我们能不断看到正与反、表现与理性、绘画语言与实物材质等的对抗,这种对抗强化了他绘画内容的生命体验,以至于我们不得不面对他绘画的可见性激情的时候,也不得不审视他绘画的可述性感受,简单地说,他的绘画让我们不得不将生命的存在感受置放进他表达的矛盾性建构里,让我们的情感也与他一样,在一种互斥的搏斗形式里显影。

郭振宇有一整套“燃烧”的方法,让自己进入“火焰”,所有生活的琐碎全方位地进入他情感、思想及其语言的燃烧,一切都被燃烧触及,显现出事实本质的底料。换一种说法就是,一切都被燃烧抽离出来——抽象对郭振宇而言,是一种燃烧的抽离,一种本质化的状态或者姿态。

郭振宇的绘画正是试图将这种触觉力量引入到视觉认知的维度上来,用以考证表现性激情是如何转化为观念性激情的。此时,触觉就成为一种思想,触觉就是思想观念本身。

郭振宇选择“废墟”,除了对现实的反思以外,更为重要的是他选择了一种“当下”性,“废墟”不仅是他的判断,更是他的状态,一种刻骨的悲剧意识。郭振宇的绘画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当下叙述的常识性语法,他的态度:真实是一切艺术的最终力量。

这就是他的触目。

新闻推荐

青岛“糖球会”走进诸城

□本报记者张鹏本报通讯员王树俊王亚丽糖球甜,棉花糖软,金黄玉米香满园。3月10日,在诸城市鑫城广场,第六届青岛糖球会开始了。“从长沙空运来的臭豆腐”“好吃的...

诸城新闻,故乡情,家乡事!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诸城,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