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魅力蚌埠 迈进新时代 □

蚌埠日报 2018-01-12 12:28 大字

加快城市建设,完善城市功能,是提升城市承载力和城市能级的重要保障。近几年来,蚌埠市按照“引河入城、拥河发展、环湖集聚、显山露水”的城市规划思路,全力实施城市大建设和棚户区改造工程。城市面貌日新月异,城市品质进一步提升,生态环境愈发美好,一个和谐文明、宜居宜业宜游的美好城市扑面而来。2017年城市大建设及棚改项目投资再创历史新高,预计全年完成投资346亿元,比上一年净增90亿元。

功能完善 城市能级再提升

【报告原文】

◆实施城市大建设项目218项,完成投资346亿元。《淮河流域和国家区域中心城市建设规划》、《区域性中心城市综合交通规划》等编制完成。

◆G206蚌埠南段、S306淮上区段建成通车,城市云轨制造工程试验段等项目开工建设。蚌埠民用机场、水蚌线外迁前期工作取得重大进展。

解读观点

市住建委主任张铭:2017年城市大建设可圈可点,一系列重大基础设施和民生工程进展顺利。安财商学院新校区、安徽科技学院龙湖校区、职教园区一期建成投用,国家全科医师培训基地、市三院妇儿病区、市一院综合病房楼辅楼交付使用,蚌医一附院肿瘤病房大楼、蚌医二附院新院区等基本建成。市体育中心、游泳跳水馆等省运会场馆基本建成。这些建成项目,使蚌埠市城市功能进一步完善,同时极大地改善了蚌埠市教育医疗卫生体育条件。

市民是蚌埠的城市建设者,也一定是城市建设发展成果的享用者。最近几年蚌埠城市建设,放眼城市发展未来,立足市民现实需求,着力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人居品质。2017年新建街头游园15个,新增园林绿化面积218万平方米。新开工保障性安居工程20509套,基本建成19226套,完成86个老旧小区改造,惠及居民3.68万户。

2018年,将系统推进城市更新,以居民需求为导向,强化市政基础、公共安全等设施规划建设和管控,补齐短板。实施城市大建设项目180个,完成投资320亿元。启动高铁新区开发建设和西部城区企业退市进园区域规划建设,深入推进“两治三改”,治理违法建设14万平方米,实施棚户区(城中村)改造1.23万户、老旧小区改造78个,打通大庆路北段等断头路,完成朝阳路等主次干道“白改黑”。

市委党校副校长马同金:道路是城市的骨架,是提升城市能级的关键一环。2017年,G104五河段、G206蚌埠南段、S306沫河口段、S307怀远段等4个国省干线公路通车,蚌五高速公路全面开工,兴中路西段、红旗一路西段、淮河路西段等断头路打通,一系列项目的实施,强化了蚌埠与县域及周边城市的联系。2018年一大批重要交通项目启动建设,蚌五高速公路、蚌固高速公路、水蚌线外迁等项目加快实施,开工建设刘府高速出口连接和中环线西北环、西南环。这些项目的实施,必将极大提升蚌埠的交通基础设施条件。

延安路淮河大桥、沿淮铁路、皖北城际铁路、滕湖民用机场等重大交通项目,事关蚌埠城市发展的未来,这些备受关注的重大项目前期工作正加快推进。相信通过不懈努力,这些重大项目将很快落地开花。届时,蚌埠国家区域性交通枢纽地位将进一步巩固和强化,蚌埠与全国各大经济带之间的联系将更加紧密。

优化品质 人居环境日日新

【报告原文】

◆成功入选全国城市设计试点城市,新建智能立体停车场2个。

◆新建街头绿地、游园24个,新增园林绿化395万平方米。

◆完成22个乡镇政府驻地建成区整治和26个省级、34个市级、38个县级美丽乡村中心村建设。

【解读观点】

市行政执法局局长王家渠:近五年蚌埠市城市建设和管理经历了不同阶段,由粗放管理,到建设与管理齐头并进,努力探索城市精细化管理的新路子。伴随着大建设重点的转移,城市精细化管理内涵进一步深化,理念进一步提升。城市管理的重心由具体对城市物件的管理,转向“以人为本”,着重提升城市的品质感和居民的幸福感。

应用信息技术管理城市在蚌埠开花结果。2016年10月1日,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正式运行。通过科学高效的线上管理以及遍布全市的线上网格员信息采集,全市建成区215平方公里范围内全部纳入了精细化管理的“巨网”之中。143名信息采集员、23名中心员监管队伍,划分71个责任网格、4248个万米单元网格,通过机制创新、管理创新、流程创新,确保了城市管理问题处处有人管、事事有人抓、件件有落实。数字城管系统以及一系列创新性的城市管理措施实施,使蚌埠市城市管理跨入新时代。长期困扰城市管理的占道经营、违法建设、乱倒垃圾、道路破损、窨井盖缺失等一大批老大难问题得到解决。山东省日照市创城代表团、河南省焦作市政府代表团、山西省运城市住建局考察团等兄弟城市先后来蚌埠市考察学习,均给予高度评价。

市园林管理局局长赵超:“白天看绿化,晚上看亮化”。一个城市在外地人眼中的印象,城市绿化搞得好不好至关重要。随着城市成长与进步,以及人民对生态环境要求标准的提高,城市绿化高标准定位,高起点规划势在必行。对此,我们先后编制完成了《蚌埠市绿地系统规划》、《蚌埠市城市湿地资源保护与利用总体规划》、《蚌埠市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发展规划》等规划文本。通过坚持不懈地努力,2016年1月蚌埠市荣获国家住建部颁发的“国家园林城市”称号。

强化品质,增绿提质,是蚌埠市建设国家园林城市的重要抓手。新建改建沁雅游园、大柏地游园、淮河游园、和谐游园、航华路与涂山路交叉口游园等38处街头游园;完成了延安路、胜利路增绿提质工程,迎宾大道、涂山路、东海大道、学翰路等一大批道路绿化提升改造,提升改造面积约28万平方米。充分利用裸露地、空闲地,通过拆违还绿、破硬增绿及认建认养等方式,全面推进绿化提升行动。完成鹏欣水游城、佳源东方都市、观塘苗圃、湖上升明月等累计新增绿地面积共788万平方米;完成姜桥路绿化、虎山公园、珠园景观改造、滨河公园等改造绿地面积共668万平方米。完成张公山景区提升改造工程、龙子湖东公园、津浦大塘景观改造、大明文化产业园、航华路游园等精品示范工程12个。

创建惠民 文明和谐幸福城

【报告原文】

◆坚持创建为民、创建惠民,以全国第9、全省第2的综合成绩,一举摘得全国文明城市桂冠。

◆三县均荣获省文明县城,龙子湖区、蚌山区、淮上区获评省文明城区。

◆整治提升586个居民小区、12个农贸市场、139条背街小巷。新建、维修公厕158座,新增停车泊位9000多个。

【解读观点】

市文明办副主任吴延武: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带来了“六大变化”。即综合实力大跨越,生活品质大改善,城乡面貌大变样,市民素质大提升,干部作风大改观,全市人心大振作。对于进一步激发全市人民的荣誉感、自豪感和归属感,进一步激发广大干部群众奋勇前进的昂扬斗志,必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文明创建的根本落脚点就是精准对接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下一步,我们将紧紧围绕巩固提升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果的总体要求,坚持周调度、月推进、季观摩、年评比,当好“调度员、辅导员、督查员、验收员”,推动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向更宽领域、更深层次、更高水平迈进,进一步提升文明程度、文化自信,全面增强文化软实力。

坚持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持续开展“十项提升行动”和“诚信蚌埠,孝善珠城”系列主题活动,着力打造“诚信蚌埠”、“好人蚌埠”、“文明蚌埠”的特色品牌,让文明元素深深融入城市的文化血脉,成为市民自发自觉的主动行为。同时,聚焦烟花爆竹燃放、犬只管理、小区物业服务提升等热点难点问题的解决,打造一批具有示范效应的文明街巷、文明小区和文明商户,促进更高层面的城市精细化管理,让群众切身感受到文明城市的日新之美、日进之美,让群众在文明创建中有更多、更好获得感。

安徽财经大学教授张会恒:当今世界,区域发展之间的竞争主战场渐渐由过去的经济发展大比拼,转移到了生态环境和文化建设等软实力竞争。经过全市上下的不懈努力,蚌埠一举夺得全国文明城市的称号,这对致力于打造“两个中心”的蚌埠来说意义重大。

文明城市是一个城市的含金量十足的文化品牌,品牌的背后,不仅有城市高质量的建设和管理作为支撑,更体现了全体市民积极、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同时是城市精神的进一步升华。一个文明城市,其经济的发展应当是高质量的,其社会发展应当是协调和谐的,全体人民的精神境界应当是高尚的。所有这些都将成为这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引擎。

然而,我们还应当看到,取得了全国文明城市这块“金字招牌”,并不意味着可以躺在这个功劳簿上,坐享成果,而要更深刻地认识到,这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保持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果是一项长期的工作。接下来,我们不仅仅要珍惜创建成果,更要利用好这个“金字招牌”,“干”字当头,“实”字托底,加强城市品牌推广,进一步招商引资,着力挖掘全国文明城市内在的“含金量”,在新一轮更高层次的区域竞争中拔得头筹。

■代表委员这样说

市人大代表王德宏:最近几年,蚌埠市城市建设飞速发展,成绩喜人,令人鼓舞。我始终认为,一个城市建设得如何,人居生态环境质量高低,最直观地反映着一个城市经济发展的水平和城市居民的幸福指数。作为一个“老蚌埠”,我亲眼见证了蚌埠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历程。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蚌埠城市化发展水平在省内仅次于合肥,是皖北诸市羡慕和崇拜的对象。那个时候,蚌埠在全省的影响力非常大,皖北地区的人以能来蚌埠“逛街”为荣。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起,蚌埠经济严重下滑,伴之而来的是蚌埠城建裹足不前。城市基础设建设渐趋落后,城市综合服务功能弱化,直到最近五年,这种情况才有很大的改观。在市委市政府产业发展和城市建设“双轮驱动”战略引领下,蚌埠掀起了一场城市大建设运动。这场声势浩大的城市大建设,既是完善蚌埠城市功能的“补课”式工程,也为蚌埠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一条条向外联络的高速通道接连打通,密切了蚌埠与皖北各城市之间的联系;城市东西南北出入口道路的提升,让进出蚌埠不仅更为通达,宽阔笔直的道路、绿树鲜花簇拥的隔离带还成为一道令人赏心悦目的城市风景。连年在公共基础设施方面的投入让蚌埠城市的综合服务功能更加完善。有了这种“硬件”方面的准备,再加上城市精细化管理、文明创建等“软件”上的优化提升,蚌埠的未来一定会更好。

市政协委员徐豪:建得快,管得精,创得靓,是我对蚌埠城市变化的最深刻认识。在我的印象中,蚌埠前几年就像一个大工地,龙子湖两岸、东海大道南北两面到处是高耸的塔吊。当初高耸的塔吊处,现如今都成为一座座高楼或令人流连忘返的地方。其中有高档的居民生活居住区,有像博物馆、城市规划馆一样的大型公共建筑,也有像龙子湖公园、张公山公园一样的“城市客厅”。

一个环境优美、品质高雅的城市是建出来的,更是管出来的。记得前几年,蚌埠市区街道两侧到处是商耸的高炮广告和巨大的墙体广告牌,这些广告牌影响了城市的天际线,也成为巨大的牛皮癣,严重影响城市观瞻。为此我曾与其他委员一起提出建议,呼吁彻底治理城市“牛皮癣”。市城市管理部门下大力气加以整治,不仅彻底清理了不规范设置的户外广告,还对全市门头店招进行设计制作,使门头店招成为城市商业文化的精致载体。

滴水见太阳。管理水平的提升、管理理念的创新,仅在城市形象这一块已让蚌埠领先皖北诸城。全国文明城市成功创建不是终点,而是城市建设和管理更高的起点,站在新起点上,预祝蚌埠的明天更美好!

新闻推荐

诸城盘活文化“一盘棋”

□本报记者潘来奎通讯员李芳刘旭旭“俺每周都带孩子来借书看,这里不仅图书种类多,借起来也特别方便,俺这个借书卡是全市一卡通。”在诸城市昌城镇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居民许金香正带着孩子...

诸城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诸城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