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离乡求学,加入北伐军

潍坊晚报 2018-01-07 09:04 大字

年轻时的臧克家。臧克家第一高小毕业后,考到了济南第一师范。在这里,臧克家不仅接触到了文学名家,还阅读了大量的新诗。他给周作人编辑的《语丝》投稿并很快发表。师范毕业后,臧克家又考入黄埔军校。他和学生们参加了北伐军,在叶挺的领导下,击退了来犯之敌。结识文学名家积极创作投稿

1923年夏天,18岁的臧克家从诸城县第一高小毕业。同年,臧克家和同学多年的族叔臧受田一起来到济南,报考了一师。最终臧克家从800名考生中脱颖而出,以第19名的优异成绩考入一师。

第一师范的班级太多,校本部容不下,新生都要去北园分校学习一年。臧克家便跟随其他的新生来到北园。

课余饭后,臧克家经常和同班同学李广田(后来成为著名文学家、教育家,曾任云南大学校长)、邓广铭(后为北大教授、著名历史学家)一起散步,三个人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在北园,臧克家还认识了在文学专修科任教的杨晦。杨晦是“沉钟社”的重要成员,他的著作给了臧克家许多启发。

在这里,臧克家接触并阅读了大量的新诗,如汪静之的《蕙的风》、冯至的《昨日之歌》。不过,最让臧克家崇拜的还是郭沫若。对郭沫若的诗臧克家都奉若圭臬,像《女神》《星空》等,他不仅熟读还能吟诵。这时候的臧克家狂热地爱上了诗歌,也写了不少充满热情的诗,写完了就到处找“知音”,念给别人听。

在一师学习期间,臧克家的数理化不好,一上这些课就头疼。可是老师却认准了他,总是抓着他到黑板前去演算数学题。但他国文成绩在班里数一数二,作文总是能得到老师的好评。

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新思想的传播,山东军阀张宗昌加紧实行高压政策,臧克家悲愤难忍,在1925年8月写了一篇揭露张宗昌反动统治的小文,署名“少全”,投给了周作人编辑的《语丝》。

岂明先生:

近来在校,苦闷欲死,平素当家常便饭吃的新出刊物也不得入目了,因为某大人以它为鼓吹过激的东西,所以有点不大乐意。各书局也会体贴大人的尊意,也便自行停止出售。偌大一个省城买不到一份《语丝》,真是笑话,气死人的笑话!

这篇充满战斗檄文味道的文章,不久就被周作人以《别十与天罡》为题发表在第45期《语丝》上。周作人还用“岂明”的笔名给臧克家写了一封回信,与臧克家的短文同时刊出。尽管这篇小文仅有寥寥数百字,但它是臧克家第一次在大文学刊物上发表的作品。随后,臧克家又向林兰女士主编的《徐文长的故事集》投去三篇故事稿,结果全部被采用,并得到三本样书,这无疑更激发了臧克家的创作热情。

和同学赴武汉考入黄埔军校

1926年夏天,臧克家完成了在一师前期师范班的学业,本应转入后期师范班继续学习。但此时主政山东的军阀张宗昌在济南的统治越来越黑暗,山东省立一师地下党支部遵照中共山东省委指令,在省立一师、省立一中、省立女师、私立正谊中学、育英中学和济南其它学校的进步学生中,组织动员南下参加国民政府革命。臧克家毅然决定放弃即将要开始的后期师范学业,去武汉投考中央军事政治学校。

1926年9月,臧克家和同学曹星海、族叔臧功郊,以及其他几十名同学一起离开了济南,转赴武汉。行前,臧克家给祖父写了一封简短的信:“此信达时,孙已成万里外人矣。”

1926年秋,臧克家跟同学一起到达武汉。

1927年初,臧克家考入武汉中央军事政治学校(黄埔军校第五期)。学校的校长是蒋介石,党代表是汪精卫,教育长是张治中,实际负责人却是共产党人恽代英。在这里,臧克家不仅受到了严格的军事训练,还天天跟同学一起在广场上大课,学习政治、经济,也了解最新的国际问题。

黄埔军校从领导到教官有很多共产党员,从他们那里,臧克家跟同学们一起接受了革命思想的教育和熏陶,燃起了心中熊熊的革命烈火。“一条身子配偶了长枪,同时把心也许给了党”。

当时的武汉革命形势如火如荼,民众的情绪日益高涨,1927年1月,武汉召开了20万人参加的反英大会,收回了汉口英租界,臧克家亲眼看到英国军舰被逐出了中国武汉的水域。

对于臧克家来说,武汉中央军事政治学校半年的军校生活,不仅是淬火的熔炉,是人生的课堂,更是生与死的大考验。

离开部队回家后又被迫逃离

随着北伐军的节节胜利,革命形势却忽然急转直下。1927年4月,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不久,许克祥又在长沙制造“马日事变”。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惨遭屠杀。

1927年5月,国民革命军正在河南、安徽与奉系军阀张宗昌激战,蒋介石乘机策动夏斗寅、杨森进犯武汉。武汉岌岌可危,形势严峻。适逢叶挺从前方回武汉,遂与武汉国民政府商议,将军事政治学校和学兵团合编为独立师,叶挺任总指挥。

身为副班长的臧克家和在学兵团的臧功郊,都随部队参加了这次战斗。他们和全体指战员一样,每人四十排子弹,全副武装,成了冲锋陷阵的战士。在叶挺的领导下,以学生军为主的北伐军击退了来犯之敌。

随着宁汉合流,蒋介石和汪精卫勾结在一起,掀起了反共高潮。学校总教官共产党人恽代英被迫离开学校,学校陷入混乱。臧克家、刘鸣銮等因为在学校里成立宣传组织,揭露蒋介石背叛革命、屠杀共产党员的行径,被武汉政府右翼分子们视为“眼中钉”,处境十分危险。

为防不测,臧克家和刘鸣銮趁队伍到九江待命的机会,决定离开部队,他们在族叔臧功郊以及同学刘增、曹星海的帮助下,从九江经上海、青岛,于1927年8月回到了阔别四年的家乡。

1928年春天,臧克家和相州王家的姑娘王深汀(字慧兰)结婚。甜美的爱情,迷人的乡居生活,让身心皆已疲惫的臧克家得到了暂时的调整和休养。正当臧克家沉浸于美好的家庭生活时,诸城的国民党开始清理并抓捕他们眼里所谓的“赤化”人物。

1928年端午节,正当一家人享受节日的温馨时,国民党兵突然来到臧克家家里,端着枪指着臧克家的祖父要人。幸亏家人事先发现了士兵的踪迹,将消息及时通知了臧克家。得到消息的臧克家踏着新娘王深汀瘦削的肩头,翻过墙头逃出家门,远走东北,开始了隐姓埋名的流亡生活。

为了找人搭救臧克家,王深汀辗转青岛、上海,为营救臧克家而东奔西跑。不久,流亡东北的臧克家在祖父的资助下,到上海和王深汀团聚。

1929年,臧克家和王深汀又辗转来到济南,这年,他们有了自己的第一个孩子。同年,臧克家祖父病逝。

新闻推荐

诸城“社区法律顾问团”助力社区“两委”换届 全程参与,24小时通讯畅通

□本报记者杨国胜张鹏本报通讯员李长春周靖宇社区办公场所前热热闹闹,正值社区“两委”换届选举,党员群众的热情被调动了起来。在桃林镇董家庄子社区,张庆...

诸城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诸城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