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战火中的白衣使者 ——记诸城抗战老兵臧桂田

潍坊日报 2017-11-04 10:58 大字

□本报记者潘来奎

抗日战争时期,在诸城马庄公社唐立戈庄有这样一个气宇轩昂的小伙子,高高的个头,浓浓的眉毛,炯炯发光的眼睛,黑色的小布棉袄外系着一根旧皮带,腰间插着一把手枪,显得格外英俊。他就是村里的民兵队长臧桂田。

日寇侵华后,臧桂田在家乡组织了几十人的民兵队伍,并和周边村子的民兵组成了临时联合大队。除了平时一些小规模的战斗,每次区里有战斗任务时,他们都要配合区中队独立营打游击,拔碉堡、埋地雷、炸桥梁,采取“能打就打、打不了就跑”的游击战术,声东击西,把鬼子扰得不得安宁。他们会在夜间突然出击,把鬼子的碉堡炸上天,白天又化整为零在农田里干活,摇身一变都成了农民,搞得敌人气急败坏却无从反击。

1944年春节前夕,在一阵锣鼓声中,臧桂田和当地的数位民兵正式加入八路军老十三团,随部队到各地参加抗击侵略的战斗。一天行军200余里飞奔在各个抗日战场,在诸城、坡里、安丘、莒县、临沂、五莲、蒙阴、潍县、沽河等地,他们反扫荡,保护麦收,帮助群众转移,下雨一身泥,下雪爬雪地,匍匐在雪地里打仗。有时打完仗正要吃顿热呼饭,突然接到情报,就马上奔向战火弥漫的地方,一路上边跑边从干粮袋里拿出干得像石头似的糠饼子填在嘴里——好点的干粮都留给转移的群众吃了……天天打仗,天天如此。参军后不久,臧桂田被调往战地救护队,当了救护员。和战斗员一样,救护员同样有受伤和牺牲的危险,在开阔地上,敌人扇面式的扫射,使封锁线上的战友们一片片地倒下,伤亡不计其数,臧桂田顾不上难过,在密集的炮火下,他打着滚奋不顾身地去抢救战火中的伤员,包扎好了伤口再连滚带爬地救下来,汗水混杂着血水,湿透了被战火烧破的军装。一次战斗中,鬼子的炮弹在附近爆炸,就在爆炸的一瞬间,他用自己的身体挡住了伤员,巨响声把他震得耳聋眼花。爆炸后,臧桂田急匆匆地背起伤员向前爬,这时发现地上有一道血迹,摸了摸额头才知道是自己受了伤。在急救站,臧桂田从头上抠出了一片弹片,简单包扎了一下又重新回到战场。

抗战时期,臧桂田跟随大部队转战各地,经受着战火的洗礼和考验,多次立二、三等功,并光荣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抗战胜利后,臧桂田又主动请缨到北大荒参与祖国的经济建设,担任850农场卫生所长,被授予过“飞刀手”的光荣称号,并立过一次一等功。经过奋斗,昔日的北大荒变成了北大仓。1963年,臧桂田带着4个在北大荒出生的孩子调回诸城老家,担任诸城县人民医院业务院长兼门诊部主任,在家乡的热土上继续奉献着自己的光和热。

新闻推荐

食品抽检部分单位不合格

本报讯11月1日,记者从市食药监局获悉,近期潍坊市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抽检,300批次产品中,有不合格产品10批次。诸城市龙城中学第二食堂被抽样的芹菜不合格,含有农药毒死蜱;潍坊七中被抽样的芹菜不...

诸城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诸城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