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把碎布头玩出新花样

潍坊晚报 2022-02-09 09:26 大字

□文/图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刘燕

布贴画是中国古老的手工艺术之一,极具民俗特色,已有1500年的历史。寿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布贴画传承人赵敏用彩色布代替颜料,以剪刀代替画笔,将毫不起眼的碎布头玩出新花样,拼贴成栩栩如生的动物、植物等。

春节期间,在寿光非遗文创生活馆,赵敏将一块块碎布小心翼翼地贴到画布上,用针锥把碎布贴合到位,贴成一只只栩栩如生、威风凛凛的“老虎”。“这幅布贴画高1.6米,宽0.6米,一只上山虎活灵活现,寓意虎年大吉,人们的生活蒸蒸日上。这个比较费工夫,一天做4个小时,做了20多天。”赵敏说。

36岁的赵敏是寿光市实验小学的美术老师,在一次与老艺人聊天中,她与布贴画结缘。“这位老艺人告诉我布贴画的传统手艺面临失传,我感觉有些可惜。”赵敏的母亲是一位裁缝,平时接触布料较多,她便产生了把画和布结合起来的想法。

2017年,赵敏开始学习布贴画,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赵敏刚开始拿布直接往上贴,但布的松紧度、软硬度都不一样,在造型上很难达到她想要的精细程度。时间长了,粘胶容易老化,布就掉下来了。为了做好布贴画,赵敏不断地尝试,慢慢掌握了布料的质地、花纹,并用镶嵌的方式来固定花布,这样一来,不仅作品表面平整,保存的时间也长,还达到了她想要的精细程度,作品整体有立体感、凹凸感。做出来的布贴画精美绝伦,栩栩如生。

创作之初,赵敏以京剧脸谱为主,后来觉得潍坊的年画比较有特点,颜色鲜艳,寓意吉祥,便开始尝试做门神系列的布贴画,还融入水果、花卉等。她创作的布贴画从生活出发,就地取材,每幅画极具画面感,在赵敏看来,制作布贴画不仅仅裁剪拼贴,更重要的是赋予作品鲜活的生命。

布贴画原本只是家常缝补工艺,如围嘴、虎背心、虎头鞋等。现在,伴随生活节奏加快,缝缝补补的日子已成记忆,布贴画的实用性越来越淡化。赵敏作为寿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布贴画传承人,多年来以剪代笔,以布代颜料,不断地学习与创作。

在赵敏的带动下,女儿也着迷于布贴画这门老手艺。赵敏说,她不仅要把布贴画做好,还要将其传承下去,让更多的人看见、了解布贴画这项传统手艺。

新闻推荐

寿光:“科技壮苗”助力夏粮增产增收

本报讯(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王莹)为切实发挥农业科技支撑作用,确保夏粮生产首战告捷,日前,寿光市启动了寿光冬...

寿光新闻,家乡的大事、小事、新鲜事。在每一个深夜,家乡挂心上,用故乡情为你取暖,陪你入睡。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