蹚出一条具有潍坊特色的“体教融合”新路子

潍坊日报 2021-12-29 08:46 大字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付东升文/图

冬至已过,进入一年中最冷的时候,却阻碍不了孩子们体育锻炼的热情。行走在潍坊市各中小学校,操场上、球场里、泳池边,处处留下学生们的矫健身影和青春汗水,成为全市体教融合工作最美丽的注脚。

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促进青少年身体健康也是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的重要内容。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体教融合已成为加强学校体育、推动素质教育、促进青少年训练,为国家培养优秀体育后备人才的一项新的重要举措。2020年9月,国家体育总局和教育部联合印发《关于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2021年5月,山东省体育局、教育厅印发《关于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标志着该项工作全面拉开帷幕。

三分部署,七分落实。今年以来,潍坊市深入贯彻国家、省有关体教融合工作的部署要求,主动担当作为,锐意改革创新,在传统体育学校转型、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育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大胆探索实践,蹚出了一条具有潍坊特色的“体教融合”新路子。日前,山东省体育局下发通知,要求各地教育和体育部门学习借鉴潍坊经验做法,推动体教融合工作迈上新台阶。

把握着力点建设深度融合的新型体校

多年以来,选材招生难、竞技体育后备人才不足、出口不畅等,一直是困扰市级体校的“老大难”问题。如何解决体校与普通中小学之间“两张皮”的问题,成为打破瓶颈的关键。体教融合工作启动后,潍坊市体育局抓住市级体校与普通中小学结合这个“牛鼻子”,在项目设置、运动员升学、教练员进校指导等方面进行全面改革,推动新型体校建设。

构建“1+N”体教融合发展模式,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合作双赢。“1”是将市级体校分校作为体教融合中心校,“N”是城区其他传统体育项目学校在原有基础上发展多个特色项目。中心校指导各基地学校的竞技体育,形成合理的训练、选材、输送网络。市体育局训练单位作为上传下达的关键枢纽,将在对接上级部门、组织专业赛事、选拔体育苗子,提供师资力量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起到“加速器”和“助推剂”的作用,形成训练、教学、选材、输送良性循环,打造一流的体教融合合作办学新范式。

潍城区智群学校是一所新建的九年一贯制公办学校(含附属幼儿园),去年成为市级体校分校。看似只是多挂一块牌子,给学校带来的却是巨大的改变。目前六名市级体校教练员进入潍城区智群学校,提供多种体育课程。孩子们每月一到两次与这些专业体校教练员进行训练,并以兴趣带动体育课程的开展,比如游泳、乒乓球、武术、足球、田径等。

一方面是全市体育系统优秀教练员和优质的设施设备,一方面是普通中小学优良的学习环境和雄厚的人才储备,二者取长补短、相互融合,起到了“1+1>2”的效果。

市级体校小年龄组竞技项目布局到普通中小学校,进行“三集中”训练,有效解决了小年龄组孩子学习的问题,解决了家长的后顾之忧。截至目前,已在全市5个城区布局“体教融合示范单位”36个,开设20个运动项目,从训适龄队员2000余人,项目普及参与锻炼的学生人数达5万人。

市级体校教练员全面进驻示范单位,按照省运会参赛队员年龄进行招生选材,通过训练和比赛,优秀苗子能进一步提升业余训练组水平。目前,乒乓球、游泳项目6名市级教练员进入潍城区智群学校,从事业余训练人数接近100人,项目普及学生数3000人;轮滑、游泳等项目5名市级教练员进驻潍坊瀚声学校,从事业余训练人数150人,项目普及学生数5000人,有力扩大了青少年体育训练参与人数,提升了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储备的数量和质量。

体育特长生实现跨片上学,彻底打通升学通道,为学生和家长彻底卸下“心理包袱”。体育特长生在幼升小、小升初阶段得到全面落实,全市所有普通高中学校体育单招生占比5%。义务教育阶段训练点学校通过基本素质测试、专项测试、综合素养测试,可招收非学区范围内的学生。灵活管理学籍,保障了体育特长生充分享有优质的教育资源,解决体育人才升学断档问题。

“学生如果在体育方面有特长就重点培养,在体育方面被淘汰了的孩子,也可以继续去学文化课,真正实现了‘两条腿走路’。”潍城区智群学校校长巩全说。

抓好关键点实现人财物共用共享

今年21岁的吴文思雨,毕业于北京体育大学游泳运动学院,曾获得多次省比赛冠军。迈出校门,脱下战袍,正当吴文思雨为今后发展道路踌躇的时候,体教融合为她敞开了一扇门。

为解决普通中小学体育师资力量不足问题,市体育、教育部门创新举措,优秀退役运动员可以先行到训练单位入职,成绩突出、表现优秀的人员根据各学校的招聘条件,优先招考。如今,吴文思雨在市区一家学校进行游泳普及训练和招生选材,每周固定时间训练3次,每次参训60余人。“感谢体教融合这个平台,让我从事喜欢的游泳事业,还提供了进一步上升的空间。”吴文思雨说。

这种不拘一格的用人形式,为普通中小学引入了更多高素质的体育教师和教练员,让学校体育的发展呈现出高水平、专业化的特点。目前,已有23名优秀退役运动员在全市普通中小学校从事体育教学工作。

开展体育活动,除了人的因素,体育场馆也是必不可少的硬件。学校场馆的日常运转受到管理、经费等问题困扰,部分学校体育场地场馆利用率较低。市体育、教育部门共同整合资源,盘活运动场馆,从竞技体育入手,带动全民健身发展。

12月20日上午,潍坊一中校园内的市游泳队训练馆,随着一声哨响,几十名队员在教练员的指挥下分组训练,泳池内顿时浪花飞溅,你争我赶。“目前,市训队有六十多名队员,平时在隔壁的潍坊高新区实验学校学习,每天早上五点二十至七点、下午五点至七点到潍坊一中游泳训练馆参加集中训练。”市少儿体校游泳项目总教练吴勇说,这处游泳训练馆是市直训练单位与潍坊一中合作建设的,集中食宿、集中训练、集中文化教学的“三集中”,从根本上解决了训练、学习“两不误”。

潍坊一中游泳馆是潍坊市盘活学校体育场馆的一个缩影。目前,潍坊中学游泳馆、智群学校综合训练馆、寿光世纪学校训练馆等体育场馆在体育部门资金和人力的支持下,均已达到高效运转。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潍坊市体教融合工作之所以走在全省前列,充足的财政保障是重要前提。2020年以来,潍坊市对体教融合重点项目进行政策、资金倾斜,共投入资金2100余万元,用于场馆建设、设施配套、师资队伍建设。每年列出专项经费保障青少年活动开展,为青少年体质提升工程投入经费300余万元。一项项“真金白银”的举措,带来的是体教融合工作的全面提升。

找准切入点推动特色项目发展

春种一颗粟,秋收万颗子。体教融合催生的裂变效应,推动体育部门和教育部门之间进一步打破壁垒、畅通渠道,优化资源配置,搭建新的发展体系,激起了更多期待。

随着2022年北京冬奥会进入倒计时,冰上运动迎来了春天。潍坊,虽然年降雪量并不大,学校冰雪运动却开展得如火如荼。近日,在高新区潍坊翰声学校轮滑球场地上,黑白两队的队员从头到脚全副武装,正在紧张比赛,滑行、转弯、刹车、加速一连串动作干净利落,行云流水。

“我们一直秉承‘体育是第一课程’的价值追求,轮滑项目是学校的必修课和特色课。2020年底,潍坊瀚声学校轮滑球队远赴吉林参加了全国中小学生冰球比赛。经过教练组的科学指导和学生的顽强拼搏,取得了全国第五的好成绩,实现了‘轮滑’转‘冰’的成功案例。”潍坊瀚声学校副校长赵军营说。

如今在潍坊,以潍坊瀚声学校轮滑项目、潍坊市奎文区明德学校冰壶项目、潍州湖小学冰球项目等为代表的冰雪运动开展得如火如荼。随着市级体校派驻教练员,这些学校如虎添翼,为“陆转冰”专业化发展拓宽道路。

发展新兴项目,不忘传统项目。潍城区借助全省体教融合发展试验区的优势,打造“武术之乡”和“风筝都·足球城”。他们在全区深入开展“武术进校园”活动,探索建立“每校一支武术队”,梳理了四通拳、五禽操、八段锦、舞龙舞狮等中华传统体育项目,构建起覆盖全区的中华传统体育项目竞技体系。持续开展“足球进校园”活动,在“校校都有足球场、班班都有足球队”目标基础上,常态化组织“5对5”小场地比赛等训练和赛事。依托潍坊外国语学校等10处“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和军埠口中心小学中国足协“人才培养基地”资源优势,持续提升校园足球品质。

体教融合不是自导自演、自弹自唱,积极引导社会资源开展特色竞技体育项目,也是题中之意。成立于2004年的奎文区龙尚跆拳道俱乐部,是潍坊市首批入驻的跆拳道俱乐部连锁单位,特色的竞技教学让孩子在训练跆拳道的过程中,不仅学到实用的竞技技术,还锻炼孩子的身体和意志。创办以来累计培训学员达到3800多人,常年在训学员600多人,培养出省市系列赛多位比赛冠军,国家健将一名,国家级一级运动员四名,二级运动员五名。

在政府的扶持引导下,在潍坊体育界,福龙马业、雷霆滑板俱乐部、最终团体街舞俱乐部等如雨后春笋般快速发展起来。他们不仅自身得到发展,还代表潍坊组队参加各级各类比赛,培养了一大批体育后备人才,为推动潍坊体育事业实现高质量发展贡献了力量。

新闻推荐

“村民有什么难处,我们就解决什么”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石莹隆冬时节,太阳刚跃出地平线,寿光市洛城街道朱家村的村委大院里就已经热闹起来。“...

寿光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寿光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