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里的“快乐大本营”

青岛早报 2021-09-30 05:36 大字

幸福是什么?是物质上的富足,亦或是精神上的充盈?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社区居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社区大家对精神生活的需求也逐步提高,社区活动中心成为社区居民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精神家园。在李沧区沧口街道就有这样一处老百姓的“快乐驿站”——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它是社区居民的“共享家”,也是老百姓家门口的文化休闲阵地,更是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一个暖心窗口。 “纸墨飘香的图书角、琴声悠扬的排练室、指尖舞蹈的非遗活动室、免费的摔跤课堂、姜姥姥缝纫铺、公益理发屋……”从建立至今,中心共培育了89个自组织、2000多名“小邻志愿者”,如今,中心以其人性化的运行模式赢得了周边居民的“芳心”,群众的所需、所想也在这里得到解决。

邻里情浓“缝”献爱心47年

一针一线都是情。她,是社区居民口中热心肠的“姜姥姥”,也是大伙心中能巧手制衣、“缝”献爱心的 “活雷锋”,她凭一技之长,致力公益缝补47年,用一针一线“串”起邻里情、“织密”便民服务,她就是创办公益缝补铺、服务群众2000余人次,街坊邻居口中人人称赞的热心人姜叔琴。

“姜姥姥,我的裤子太长了,拖地不好走路,您帮我看看怎么改?”“姜姥姥,我这个床单需要锁一下边,麻烦您帮我缝缝。”“姜姥姥,我这里有几块碎布头,你看着帮我做几条小孩的秋裤吧……”9月27日,天空飘着小雨,姜叔琴又像往常一样早早来到工作岗位上,热情招呼着每一个前来求助的居民,不论是简单的修改裤脚、床单锁边,还是难度较大的制作成衣,姜叔琴从不拒绝,“既然大伙找到我,我就要尽全力给大家解决。 ”

今年65岁的姜叔琴是李沧区沧口街道永宁路社区的居民,也是沧口街道的一名“小邻志愿者”。虽然在熟悉的老姐妹中,她不算年龄最大的,但大家还是习惯喊她“姜姥姥”。这个亲昵的称呼,多半是出于对她热心肠的尊敬,而这种尊敬还要从姜叔琴的公益小站说起。

每周二、三、四下午,在位于沧口街道党群服务中心的二楼,缝纫机“嗒嗒”响个不停,在一个面积仅有5平方米大小的公益小站,一方操作台、一面壁橱、两台缝纫机构成了全部。姜叔琴一边手中娴熟地修改着衣服,一边与排队的居民聊天,用一针一线拉近居民间的感情。开线的衣服、破损的床单、废旧衣服改布包……只要是缝缝补补的活,对姜叔琴来说都不在话下。

2019年以来,由她创办的公益缝补铺已经累计服务群众2000余人次,缝补的衣物超过3000件。在成为“小邻志愿者”前,她也常年帮着街坊邻居缝缝补补,算起来,她做公益缝补已经有47年时间了。

“我们都有退休工资,不愁吃不愁喝,本来就是带着服务居民的初心才做起来这个公益小站的,所以不收钱。 ”公益小站队员孙阿姨笑着说,他们的这份公益初心得到了不少居民的爱心反馈,经常有居民把家里闲置的熨烫机等工具送来免费使用,还有人送来闲置的衣物让姜叔琴给改成购物布包,免费送给社区老人。姜叔琴忙完手中的活后,从壁橱里拿出一件旧衬衣,不多时就把衣服缝改成了两个美观结实的购物布包。公益小站设立以来,像这样的缝改,姜叔琴经手的至少上千件,为居民节省的缝纫费用超过万元。

纸墨飘香公益课堂开课了

自组织的发展,极大限度调动了居民的积极性,在实现自我管理的基础上,以自身能力和无私奉献精神,成为了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核心力量。

今年暑假,中心周边的孩子们很开心,他们在这里可以跟着王爷爷学习书法。 一直以来,“孩子假期到哪去”是个困扰家长尤其是年轻家长的问题。对此,中心自组织“翰墨颐居书社”挺身而出,在中心开设公益课堂,免费教孩子书法。作为牵头人,王寿光是一名46年党龄的老党员。起先,因为书法写得好,引来了一批慕名而来拜师学习的学员。王寿光在中心申请教室,义务教大家书法,慢慢形成了自组织。

“在中心教书法时,我注意到有一些在中心玩耍的孩子没啥兴趣爱好。我就跟中心负责人提出,我可以义务教孩子们书法。 ”于是,课堂开课了。 “自组织”上课与其他课堂不同的是,孩子们不光有王寿光爷爷授课,还能接受“组织里”其他人员一起辅导。“我挑选了我们书社水平较高的学员,引导他们为公益课堂做志愿者,为提高孩子的书法水平出一份力。 ”王寿光说。

坚持20余年免费教孩子们练习摔跤的中国式摔跤课堂,走街串巷义务修水管、换纱窗的退伍老兵服务队……这里的自组织,还有许多为社区治理贡献着力量,通过自身的凝聚和参与,成为基层治理的重要力量。

从“头”开始温暖的便民理发屋

“王大爷,您又来理发了……”在沧口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一楼,有一间面积不大却整洁温馨的便民理发屋,每天上午9时准时开门,为前来理发的社区居民提供服务。这间便民理发屋和一般的理发店有所不同,不仅开设在社区居民楼中方便居民前往,而且收费低,理一次发只需要5元,对75岁以上的老人更是提供免费理发服务,受到社区居民一致好评。开办这家便民理发屋的正是居住在该社区的党员王红岩。

“今天过来排练国庆节的合唱节目,顺便过来理个发。”王大爷说,他是红岩理发屋的老顾客了,每次来理发都能感受到细致的服务,“真的特别感谢社区有这么好的一个理发店,不仅方便、价格便宜,而且理发技术一点也不比外面的理发店差,虽然是一个小小的理发屋,却让我们感受到了社区的温暖,感受到了从 ‘头’开始的幸福。 ”王大爷高兴地说。

【延伸】

沧口街道已培育89支小邻志愿队

在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如今已培育了89支小邻志愿服务队伍,包括剪爱记忆学堂、老青年的下午茶、翰墨传情书法笔会、多想朗诵队、艺海浪花小提琴、共享家合唱团、非遗秧歌队等,小邻志愿者达2100多人。

平时,大家按照活动安排表,在沧口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活动,同时积极参与基层治理。 “每天服务社区群众400多人次,每周举办活动约50场,这里成了吸引党员群众的‘磁场’和‘第二个家’。”沧口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工作人员介绍,新时代文明实践所面积约2000平方米,用共享理念为沧口街道辖区7个社区打造“党群共享综合体”。

“对我们来说,‘民生实事网格化办理、难点问题项目化解决、社区治理群众化参与、党建工作区域化联动’的党建工作模式,不是挂在嘴上的口号,不是挂在墙上的标语,而是努力画好、建设的行动。我们要让每一位党员群众在这里沐浴党建的阳光,感受‘同心圆’的脉动、‘共享家’的温暖。”沧口街道党工委负责人说。 观海新闻/青岛早报记者 李彦宏 摄影报道

新闻推荐

寿光市洛城街道东斟灌村党支部书记李新生: 吸引年轻人返乡创业

寿光市洛城街道东斟灌村党支部书记李新生分享了该村的发展故事。东斟灌村位于寿光市的最东端,全村共有586户、2200口人,...

寿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寿光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