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一棵菜如何强村富民

陕西农村报 2021-05-24 01:09 大字

本报记者 陈强

记者在三元朱村采访期间,常听村干部提起王乐义说的一句话:村干部不是当出来的,而是干出来的。5月19日,“全国农民报总编辑看寿光乡村振兴”采访团一行来到了该村,见到了这位全国村官楷模,被人们誉为“蔬菜大王”的王乐义。

走进三元朱村,蓝天白云映衬着宽阔的村道,道路两旁楼房整齐划一。一排排蔬菜大棚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彰显着村子的底气与自豪。村办公大楼外,一字排开挂着各种荣誉牌匾:“全国文明村”“中国十大特色村”“全国生态文化村”“中国特色经济村”……

三元朱村隶属于山东省寿光市孙家集街道,位于寿光市最南端,是中国冬暖式蔬菜大棚的发祥地。

1989年,三元朱村17名党员干部在村党支部书记王乐义的带领下,历艰辛、冒风险,克服重重困难,一举试验成功了“冬暖式蔬菜大棚”,当年棚均收入2.7万元。从而引发了一场改变大半个中国农业产业结构的“绿色革命”,大幅度提升了城乡居民生活水平,促进了农民的经济增收,从根本上解决了农业低效问题,为中国亿万农民开辟了一条科技致富的新道路。

从2011年开始,三元朱村率先开展设施蔬菜沃土工程,通过科学测土配方精准改良土壤;2016年,试点推广沙土栽培技术,沙培节水黄瓜套种苦瓜种植新模式试验成功,亩产2万公斤以上;启动品质蔬菜二次“革命”,成立村集体领办合作社,全员入社,推广绿色蔬菜种植。2020年,三元朱村集体经济收入6700万元,村民人均收入3.03万元。

据了解,三元朱村的蔬菜大棚,从第一代到第二代、第三代,直到如今的第六代,每座大棚不仅种植面积成倍增长,而且更加智能化。在该村的新式大棚里,记者看到温控、喷药、补光、水肥一体化、手机远程控制等智能装备一应俱全。

作为冬暖式大棚的发明人,王乐义毫无保留地将这一技术广为传播,掀起了一场波及大江南北的“绿色浪潮”。三元朱村不光自己学科技、用科技,还承担着向全国传播蔬菜种植技术的责任。自1991年开始以培训班的形式传播大棚种植技术以来,全国各地先后有10多万人(次)到三元朱村学习。

多年来,三元朱村有百余名技术员常年在外,将大棚蔬菜种植技术无偿传授给全国各地的农民兄弟,为当地农民送去了“致富钥匙”。

“俺的大棚400多平方米,种的西红柿和甜瓜,一年下来能赚个六七万元。”孙家集街道南王村第五代大棚棚主王国玲说。近年来,从三元朱村冬暖式大棚受益的邻村村民多不胜数。

在蔬菜产业带动下,三元朱村产业逐步多元化,发展成为集旅游观光、休闲、娱乐、科普教育于一体的乡村旅游、高效农业观光目的地。2014年,三元朱村成为国家AAAA级景区。村里的高科技温室示范园、民俗文化走廊、农业科普教育走廊、樱桃采摘园等应有尽有,每年都吸引着十多万游客前来参观学习。

新闻推荐

聆听“寿光蔬菜”品牌提升的“稻田交响曲”

□潍报全媒体记者孙希明通讯员张佳宁袁福创新提升“寿光模式”,扩大蔬菜品牌影响力,“蔬菜之乡...

寿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寿光市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