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中国农业五大发展趋势
数字化发展趋势
以信息技术带动乡村产业多业态融合,发展数字农业、智慧农业,在中国数字乡村建设第二阶段的2021年将不再是一个口号。《关于公布国家数字乡村试点地区名单的通知》已经公布了首批国家数字乡村试点地区名单,并对抓紧组织开展试点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
加快发展数字农业,意味着农业将向以下三个方面进一步的靠拢和细化:农业生产高度专业化、规模化、企业化;农业生产体系逐步完善;农业教育、科研和推广实施“三位一体”。具体来说,很多时候农业需要靠天吃饭,种植大多依靠以前的经验,什么情况该浇水了,什么时候该施肥了,对一大部分农业从业者来说都是凭经验判断,让种地充满了不确定性,数字化、智慧农业的存在就是减少这种不确定性。
品牌化发展趋势
2010年,我国人均GDP突破5000美元,2020年已超1万美元。全球经济规律表明,当一个国家和地区的人均GDP达到5000美元时,居民消费开始从温饱型向享受型转变,这为新时代中国农业的现代化、产业化和品牌化提供了最好的时代机遇和发展土壤。毫无疑问,品牌化是提升农产品价值链最重要的趋势,各省、市、县品牌建设可谓你追我赶,热火朝天。宁夏枸杞、吉林大米、湖南茶油、寿光蔬菜、盱眙龙虾、横县茉莉花、勐海普洱茶、容县沙田柚、兴安盟大米、伊川小米、盐池滩羊、洛川苹果等区域品牌都是在最近几年异军突起。
融合化发展趋势
从产业深度出发,现代农业不仅仅是第一产业的种植和养殖,第二产业的食品原料加工,从田间地头到厨房餐桌的快消食品,还可以是第三产业的休闲、观光、亲子活动,以及健康养老、创意文化等。一二三产业融合是指,全产业链或者产业链上多点增值,有搞种养的,有搞加工的,有搞销售服务和在第三产业上进行观光、休闲、养老、采摘、亲子、文旅等延伸价值的,使原本作为第一产业的农业变身为综合产业,使农产品增值,让农民和农业企业增收。
这个板块的例子不用多列举,目前大部分农场主都是朝着资源融合方向在做,只是一部分人还在夯实第一产业,有的已经先走一步来到了三产融合的关卡,至于具体如何做好?那是另外一个层面的事情,但是资源融合已经势不可当。
冷链化发展趋势
为保鲜而创造的低温环境有可能给病毒的存活提供可乘之机,因此疫情让冷链成为了焦点。
同时,生鲜农产品数量和质量的发展,离不开冷链的高级化、精准化、品质化发展。但就目前冷链的发展情况来看,数量多但是缺乏体系的管理且与国外的技术水平存在一定的差异。从欧美国家的冷链物流来看,除了有好的政策提供红利之外,最重要的就是把技术运用到了冷链物流的建设体系中来,比如信息化、智能化、自动化冷库、自动分拣、GPS技术、真空预冷或冰温预冷技术等。
如何缩小中外农产品冷链技术和水平的差距,怎么进行升级,将是未来必须解决的问题,也成为农产品发展关键的一环。因此,冷链体系的发展是农业未来发展的趋势之一。
定制化发展趋势
定制化存在于各行各业,农业也不可能除外,并且已经如火如荼。“定制农业”以绿色、有机农产品为载体,用会员制拓展用户,是一项顺应新需求的农业模式。它的卖点并不只有农产品,还可吸引城里人前来体验、观光、消费,与旅游、养老、文化等产业深度融合,带动乡村振兴。其核心点包括:城市消费者成为中小农业企业会员;中小农业企业按照约定生产并按时配送农副产品;农旅结合。会员可以定期到农场体验农耕生活,既是消费者也是生产者。简单来说就是打破过去传统的消费模式,“我有什么,就卖什么;卖什么,你就消费什么”的时代已经过去,以市场和消费者需求为导向的拉式供应链应运而生。“消费者和市场需要什么,就卖什么;卖什么,你就种什么、养什么、加工什么”。“以销定产”模式将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型和升级,值得每一个农业人去思索和实践。
(三农)
新闻推荐
潍坊科技学院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由寿光市人民政府兴办的一所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面积2400多亩,教职工近2000人,在校...
寿光新闻,家乡的大事、小事、新鲜事。在每一个深夜,家乡挂心上,用故乡情为你取暖,陪你入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