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人,新思路,托起寿光乡村振兴新希望 中青年成大棚种植主力军

大众日报 2021-02-10 09:30 大字

□ 本 报 记 者 杨国胜 石如宽

本报通讯员 任 杰

在寿光市洛城街道东斟灌村,1989年出生的李万庆目前种植着3个彩椒温室大棚,年收入过百万元。李万庆大学毕业之后干过汽修、做过技术工人,2013年,他回村建起了大棚,“父母都不同意我回家种棚,我压力很大。但是我年轻嘛,就是这一次失败了,也可以从头再来。”

回乡第一年,李万庆种植的彩椒毛收入就超过20万元,是他在外打工收入的四五倍。“俺原想不让下一代再种地受累,但孩子喜欢,也干出了名堂,比我们发展得更好了。”李万庆的父亲李德福说。

2019年,李万庆投资60多万元建成了260米长的温室大棚,正常情况下,两年就能回本。洛城街道东斟灌村党支部书记李新生说,现在村里“90后”菜农已经达到了17人,“80后”达到了130人,“70后”超过了300人,成为乡村振兴的主力军。

采访中,不少返乡种菜的年轻人都说,现在菜农种菜早已摆脱了繁复的劳作,日常管理主要靠手机,即便最费人力的采摘和包装,也是在市场雇佣外来劳动力解决。“像我们现在种的这个大棚,安装了自动卷帘、防风、控温,还有水肥一体机,就是一个蔬菜工厂,管理起来既省时又省力。”李万庆说。

作为农业大市,寿光一直在“留才、引才”上大做文章,让敢想、敢干的新型农民回到农村、投身农业。如今在寿光,中青年已成为种菜管棚的主力军。

“原先做菜农们很累,现在也没有那么累了。现代化的设备都很齐全,比较省工省力。”寿光古城街道前疃村村民张鹏说。

原先,寿光市古城街道前疃村张鹏、杨晓丽夫妇在寿光市区有一份稳定的工作,2016年,他们听说村里整体规划园区,抱着试一试的心态返乡创业。自己的积蓄加上父母支持,建起了现在的大棚,当年就收回了成本。再加上现在村里的配套服务好,从买苗到卖菜都不用出村。“种棚虽然受点累,但是手里确实有钱了。这两年建了两个棚,家里也盖上了新房子,日子确实是越来越好了。”杨晓丽说。

蔬菜是寿光的金字招牌、支柱产业,在品牌优势以及诸多优惠政策的吸引下,化龙镇二十里铺村毕业于东北农业大学的崔坤堂也怀揣着农业梦想回到家乡,种起了特菜菊苣。近期,菊苣收割上市,供不应求的市场以及每斤10多块钱的行情也更加让崔坤堂坚定了当初的选择。“以后,我想做水培,常年生产,通过自媒体让咱们寿光的菊苣,走向全国各地。”崔坤堂说。

正是这些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农人投身蔬菜产业,才让新技术、新品种、新设施得到更快速的推广,也进一步加快了寿光蔬菜产业新旧动能转换的进程。

“近年来,我市把提高农民素质、培养职业农民紧紧抓在手上,充分发挥职业院校和蔬菜产业优势,通过‘校园’把涉农专业学生培育成‘准新型职业农民’,通过‘田园’把传统农民培育成‘新型职业农民’。”寿光市农业农村局局长王立新说,目前,寿光开展了30万农民科技大轮训工程,全市技术农民达到2.5万人。

新闻推荐

寿光建成城乡社区智慧治理平台 社区服务,进入大数据时代

□本报记者石如宽本报通讯员王卫锋“我们的大数据平台能够精确梳理重点区域的人员,提前预测疫情发展趋势,指导...

寿光新闻,家乡的大事、小事、新鲜事。在每一个深夜,家乡挂心上,用故乡情为你取暖,陪你入睡。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