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潍北盐碱滩到贵州乌蒙山 ——读周习“扶贫”小说《蛋子王》

潍坊晚报 2020-12-12 09:15 大字

◇张世奇

周习是从寿光走到北京的著名作家,她一直关注着潍坊人在乌蒙山区的扶贫行动。中国自然资源作家协会出版的《大地文学》卷五十五,开篇就是周习“扶贫”题材的小说——《蛋子王》。

初看标题,觉得好奇,一个女作家用这样的标题,里面会写什么东西呢?但隐约感到与乡土有关。随着阅读的深入,思绪被文中的场景牵引,从乌蒙山到弥河边,从盐碱滩再到乌蒙山,乡土气息如大雾弥漫,浸润了十六页的文字,我也如“醉雾”一般,读完了,且久久不能从故事里走出来——小黑猪变着花样下山来,蛋子王倒提小猪要动手,芦菲嫂满脸红晕地看着蛋子王……一个个跳动的场景在眼前频频回放。

《蛋子王》是周习乌蒙山扶贫采风活动之作,虽然整篇文章没有“扶贫”二字,但让人感受到了既轰轰烈烈又扎扎实实的扶贫措施和成效,是对乌蒙山扶贫活动的文学解读。县委书记老肖动员群众养猪,支持酒厂养羊……一个个鲜活的故事塑造了一个朴实、务实、开拓进取的领导干部形象,尤其是那句和村民的对话:“我姓肖,叫我老肖,有什么事到县委找老肖就行。”让人为之心动。蛋子王作为畜牧局的技术干部,整天走东家串西家,不顾县委书记和客人的到来,直奔母猪产房接生,也符合基层干部和创业者的实际形象;光子办肉食品加工厂的故事,一方面反映了地方政府急于招商引资,真假难辨,甚至不乏欺骗造假的混乱现状,也对蛋子王乌蒙山养猪的真诚、执着和实效起了反衬作用;韩伊这个人物虽然“戏份”不多,也可以说是个线索人物,折射出的是青年人才的引入,所有的这些,都透视出乌蒙山扶贫带来的多层面的新气象和发展的后劲。

周习在山东农村生活过,对农村人情世故有着较强的洞察力和切身的体验。《蛋子王》在故事推进的同时,用朴实贴切的语言,向读者描绘了一幅潍北弥河流域盐碱滩上多彩的乡村风情画卷。蛋子王像变戏法一样割猪蛋子,一群孩子围观,干完活管饭的把猪蛋子留下,详细介绍做菜方法,不管饭的,就用铝盒带走,所有情节细腻生动,如同上演一段小品;对于小孩为什么割猪蛋子的疑问,婆说,割它的性子,长得快,还不会跑出来毁坏东西。而老开的说法是“割了蛋子的猪,好喂养,长肉快,猪肉也不臊气,还卖钱多。”同一问题不同的解释,反映了不同的认识深度和观察角度,周习对这些细节的处理,符合人物不同的身份特点。

书中写农村喝酒猜拳行令的场面:“老开的眼睛开始发红,眼角冒出了眼屎。蛋子王脸上白里透红,朝着我脸上吹了一口烟,我咳嗽了两声。我斜了蛋子王一眼,趁老开不注意,从他大腿上溜了下来,跑了。身后有几个愉快的声音追着我,六呀六呀!五魁首啊!四呀四呀!哥俩好呀!”声音、动作、表情俱全,甚至飘出了烟酒菜的混合味道;写卖猪的日子:“家家户户使出吃奶的力气喂猪……让猪使劲吃,嘴里带着感情,咾咾咾地唤着猪乳名,什么黑黑呀、大福呀、金旺呀,极尽温柔。卖猪的日子,弥河村的猪叫声压过了人声。”这些群众生活的日常,在周习的笔下,就像当下的视频,让人如临其境,如闻其声。读着这些有着泥土气息的文字,真像是一次愉快的乡村旅游,而沿途是根据小说片段编排的节目表演,周习是导演又是导游。

《蛋子王》是一部体量浓缩的小说,在极小的肢体上承载了社会生活的多元因子,如果放大开来,可以看到路遥《平凡的世界》故事编排的影子。小说是以养猪、阉猪为种子生根、发芽、成长的。故事开头的场景是猪场,芦菲陪嫁品是两头猪仔,蛋子王的称号更加直接,芦菲与蛋子王的交往也是从阉割猪开始,与光子的恩怨源于猪产品加工的梦想,还有县委书记的出场,都紧紧围绕这一线索,枝叶虽时有延伸,都点到为止,使故事整体的推进枝干清朗。

对于安排小说人物的出场,《蛋子王》明显的特点是在故事场景中,相关联的人物集中出场。小说开头,最先出场的老肖、韩伊就以特殊的身份,在读者心中掀起了波澜,已经把深耕主题的铁犁扎了下去,自然而然地引出了主人公蛋子王,把故事的场景由乌蒙山推拉到弥河村,进入作家文笔挥洒的旷野。蛋子王的传奇经历,通过不同阶段的叙述绵密编织起来,故事的穿插完整而有起伏,繁复而不紊乱,一件赏心悦目的织物浑然一体,呈现在读者面前,带着苦咸与海腥味,还有山野的青草味,伴着一路花香。

新闻推荐

寿光荷香园获国家级奖项

□记者石如宽通讯员李伟娜报道本报寿光讯12月3日,寿光园林建设集团施工建设的荷香园景观配套工程荣获“中国风景园林...

寿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寿光市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